《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 129

2020-12-03·1 小時 27 分鐘

本集介紹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教育界的同道,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剛剛從「振興師道」,第三點是知本分,知應傳道授業解惑。第四點是安貧樂道,為國育才。我們要了解,「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栽培一個學生要相當的心血,所以安貧樂道才能為國育才,貧不是貧窮,貧是清貧。他的人生目標不是享樂,不是要賺很多錢,然後去花,他安在為國家培養人才的工作上,他很專注、不分心。因為他要教學相長,「學,然後知不足」,尤其我們這個時代,我們也是成年以後才學中華文化,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所以「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給孩子引導這些做人處世,講到一半卡住,自己理還沒有貫通,趕快回去好好聽經,好好查經典,才把它觸類旁通,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時時反省,時時精進自強,二十四小時都不夠用,哪還有時間常常跑出去吃這個、吃那個,買什麼名牌的衣服,我想那自己要提升德行、智慧都不容易。所以為什麼幾千年來,為師者都是安貧樂道,有他的道理,而個中的喜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夫子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因為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而無厭,有智慧;誨人不倦,仁德、仁慈,都想著利益學生,為國家培養下一代的人才。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他的喜悅是從內而外出來的。
  我們再換另外一個角度想,假如老師都是開BMW,都是開BENZ,在大陸叫奔馳、叫寶馬的,你看學生看了是什麼感受?老師怎麼可以賺那麼多錢?老師吸引他的是他的名牌、是他開的車、是他的錢,那學生怎麼向道?學生怎麼尊重老師?而以前是安貧樂道,為國育才,現在假如我們不守這個精神,變成追名逐利,安貧樂道變成追名逐利。所以現在有個說法,學校變成企業,一些大學教授,他的學生叫他老闆。此風不可長,老師追名逐利,最後就不是為國育才,有可能是誤人子弟,那有可能是摧殘民族幼苗,這是值得我們深思。因為追名逐利,這個名利心愈來愈重,看不到孩子的內心了。比方比成績,看到那些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可能言語就會傷害對方,這好名。甚至於成績不好的,把他調後面去,你給我轉學,那這不是摧殘民族幼苗嗎?為什麼?因為孩子內心裡,最尊重的就是父母跟老師,可是老師卻這樣對待他,對他的心靈是非常大的煎熬。為名!有的為利,這個學生沒有到我們家來送禮,找他麻煩。師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怎麼可以為名利變成摧殘人家的靈魂?所以為師者不能受尊重,我們都要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有沒有符合師德?
  曾經遇到年輕的學子,談到自己求學的過程,因為老師為名利,非常排斥她,還叫她轉學。我看這個年輕學子講話的時候都發抖,你看那個陰影過了十年、二十年,還沒有辦法釋懷,那對她人格是嚴重的障礙,我們真的對不起「老師」這兩個字。當然假如我們面對的學子、我們的親人,在求學過程當中,真的被老師給傷過怎麼辦?我們得引導他。老師他當初進教育界,他也是有愛心的,但社會一些功利的現象,他也受到影響,所以今天老師這個情況。給我們的啟示就是你以後當老師,不能犯這樣的錯,你不要名、不要利,你要表現出犧牲、奉獻,讓師德、師道在你身上恢復。老師給你的人生啟示就很有價值,要轉念!他一直留在那個傷害當中,他自己也很痛苦。轉念變成什麼?變成使命,轉危機為轉機,轉煩惱為智慧、為使命感,這就是會轉念。聖狂之分在一念,是煩惱障礙自己,還是變成智慧、使命感,去提升自己、去利益他人,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還有,不止要愛護學生,這個老師他也是有使命才進入教育界,現在被這個社會風氣影響,我們也要回報這個老師。因為老師可能有不對的地方,畢竟也有照顧過我們的這些恩德。又像剛剛講的「恩欲報,怨欲忘」。人的心中還有怨恨放不下,自己一定痛苦,不可能快樂,甚至作夢鐵定會做惡夢,還是不自愛。再來,自己常常不快樂,常常做惡夢,父母知不知道?能不能感受到?可以!所以人假如不愛護自己的身心,其實還是不孝,所以要懂得放下煩惱。父母的心很敏銳,我們內心有哪些苦悶,他雖然不能完全清楚,他還是會替我們擔心,所以為了父母什麼煩惱都應該放下,應該轉念。面對之前的這位老師,應該去利益他的人生,再度喚醒他教育的愛心,所以回到家鄉買好的禮物去看老師。我想你去看他,他一定會很驚訝:他怎麼會來看我?是!為什麼?人都有良心,他曾經這樣子對待這個學生,我想他冷靜的時候也是會覺得不對,只是拉不下這個臉而已。你不只沒有埋怨,還去看望他,還念著以前他對你的好,他感動,會慚愧。
  再來,又把《弟子規》,把傳統文化的書,還有像王琦老師、呂杰校長這些教育界,做得非常感動人的,現身說法的光碟、書籍送給老師。包含他從我們自己身上,他就感覺到,學傳統文化的人很有度量,我曾經這麼對他,這孩子一點都不跟我計較,還把這好東西送給我,還跟我講,老師,你的兒子不是讀大學了嗎?這一套光碟給他看很好。你替他想,愛護他的家人,那這個緣就轉了。因為這個老師假如不轉,他以後罪業很大,繼續為名為利會斷很多孩子的慧命。所以對他我們也要慈愛、慈悲,去讓他理解老祖宗的這些教誨。相逢即是有緣,把每個緣分有機會都要讓它圓滿,不要是衝突、遺憾、傷害。為國育才是我們的責任,古代當官的人戴的帽子叫進賢帽,古代連戴帽子都很有智慧,這帽子前面低,後面高。其實給我們當老師的人也是一種啟示,青出於藍勝於藍,希望教出來的學生都超過我們。而古人自己一有成就,回到故鄉第一個拜祖先飲水思源,拜完祖先就去謝他的恩師。您看孝道、師道都在一個人功成名就,回到家鄉當中完全把它表演出來。因為人小時候讀書,一般都是在家裡附近的私塾,整個道德的根基,就是這個私塾老師幫他扎下去的。我們回想幾千年來傳承的這些傳統,都特別有深遠的意義。
  第五點,振興師道要自我提升。因為在《韓詩外傳》當中提到,一個人師應該是,「智如泉源,行可以為表儀者,人師也」。這是人師一個很好的標準。在東漢末年,當時有個童子叫做魏昭,他雖是童子,但是他很懂得親近明師。當時候有個讀書人叫郭林宗,很有道德,也很有學問,他就一直主動的要去向他學習。然後郭林宗就問他,怎麼非得一定要跟著他學?他講出了一句名言,卻是一個童子講的,叫「經師易遇,人師難遭」。經師是很有學問,對某經典義理很通達,這是學問;但人師他是不止有學問,他還有很好的德行。所以就像剛剛這個標準,智如泉源,像河川的源頭活水一直出來,行是德行,可以為儀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啟發學子的德行。那整個為人師者的目標,就要不斷提升智慧跟德行,因為我們聽了魏昭這位童子的話,我們也有志氣,應該定位自己要為人師表,當人師。
  那如何有智慧?《中庸》告訴我們「好學近乎知」,好學是怎麼樣?學習不厭倦、不中斷才有智慧。三日不讀書怎麼會有智慧?面目可憎。我們一個學長說現在的狀況,三小時不讀書就面目可憎。比我還好,我不用三小時,只要一個小時不讀書就不行,可能妄想、邪念、雜念就很多。所以智慧得要不間斷的精進用功才行,精則不雜,進則不中斷。就像鑽木取火,能鑽出火來,火就表智慧,那要怎麼鑽才會出火?你要不間斷一直鑽鑽鑽火就出來了。你假如鑽一下手好酸,休息一下,三十秒再說,三十秒了鑽鑽鑽,請問大家,這麼鑽什麼時候火會出來?怎麼鑽都鑽不出火來。所以為什麼孔子說「學而無厭」,不能厭倦,一厭倦就中斷,前面的功夫就退了一大半。所以李師公(李炳南老師),他說人學習傳統文化學一個禮拜,去看一場電影就全完蛋了。所以《弟子規》才提醒我們,「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甚至於控制不了脾氣,在當下不能提起經教的教誨,一發脾氣,火燒功德林,所有的修學全部都退回去。這個好學,我們待會依孔子的風範再來學習。
  「行可以為表儀」,德行可以為學生跟當事人的表率。有這麼好的德行,決定從解行相應來的,他理解了然後他好好去落實。比方他理解孝道重要,他學一句去做一句,他一行他的德行跟心境就提升,一提升他解得更深,解得更深又行得更徹底,所以一解行相應智慧、德行決定會提升。一個人學了以後,身邊的人不認同,絕對出在解行不相應。所以《弟子規》特別提醒我們,「不力行,但學文」,有解無行,變什麼?「長浮華」。不止不能做人家的表率,人家看了不認同,「長浮華,成何人」。我聽不少朋友講,我丈夫學了以後處處要求我,壓力很大。要求別人不是傲慢了嗎?「但力行」他有行,「不學文」,沒有去深入經典,沒有去聽師長開解。「任己見,昧理真」,那他也是有行無解,就變成照自己的意思,就落實錯了、體會錯了,所以解行相應重要。其實我們真的要提升德行,只要學一句之後,時時刻刻不忘這句,都能感覺到自己的德行在提升。比方我們今天大家共同來落實一句,下個禮拜我們來交流心得,一個禮拜就會有感受,但是要不間斷的落實。
  「念念為對方著想,念念為他人著想」,就落實這一句,專注去做,您做一個禮拜、兩個禮拜,可能你的親戚朋友會過來跟你說,我覺得你最近變了。人家覺得我們變了,行可以為表儀。大家冷靜觀照,我們雖然學了這麼多年,《弟子規》哪一句我們徹徹底底把它落實?所以這個行還是很不足。這段時間全神貫注把這句落實下去,告訴大家,這學問很有意思,不是學知識,不是學一條會一條,會一個標準答案而已。我們的學問是心性之學,會觸類旁通,你《弟子規》這一句、這兩句真的落實,其他的就觸類旁通都做得到。為什麼?你一句做到你的孝心出來了,其他的就很容易落實;你一句做到了,恭敬心現前,其他的都不難。你今天做做這句,明天碰碰那句,最後就沒有一句紮紮實實落實。好,所以自我提升,尤其「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所以真的能不斷提升悟性跟智慧,溫故而知新,道理愈悟愈深、愈悟愈廣,然後經典,古代這些教誨完全貫通,可以用在現在的處事待人接物,這樣的人愈老愈受歡迎、愈老愈有智慧。現在這個時代,假如不走學習聖教,可能愈老愈沒信心、愈老煩惱愈多。好,這是在振興師道,第五點跟大家的交流。
  我們現在再一起交流第六個大點,就是已經期許師道尊嚴,從我們身上振興。我們得從哪裡學起?從跟至聖先師孔老夫子這麼好的榜樣學起,學他如何學習,學他如何教學,都能從老人家一生得到非常多的啟示。所以第六個大點,叫教育工作者之典範,至聖先師孔老夫子。我們第一個大項,孔子治學的態度,這個治學不管是夫子自己講出來,還是他學生的分享,我想學生的分享,也是從承傳夫子教誨得來,都在我們學習的內容當中。第一個,夫子說到他的學習,「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夫子所講一切經教,都是古聖先賢教導他的,沒有他自己的創作,這就是不傲慢。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動不動就覺得這個道理就是自己發明的。其實我們看到現在的教育理論裡面,常常提到預防法、及時法、循序漸進法、觀摩法,這些方法都說是某某人他的理論。其實這些方法,我們幾千年前的經典都記載。就像《禮記‧學記》裡面講,「禁於未發之謂豫」,預防。夫子也教了,「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這就是預防,這些話就是在提醒每個人。「當其可之謂時」,學生犯錯的時候,夫子不是馬上提醒他嗎?夫子是表演,經教的理論都有。「不陵節而施之謂孫」,循序漸進法。
  所以孔子講「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就是這個學生他的內心,沒有非常積極想要深入學習,這就是時候還沒到,你給他講太多他聽得不受用,覺得煩,循序漸進不要太急。不悱不發,悱就是他好像有些理有點貫通,他表達不出來,想跟你會報表達不出來,這時候夫子看出來,主動去引導、發明,對對對,師生就交融,但學生還沒到這個態度,他也不著急。舉一隅,好像房子的一個角落,不以三隅反,就是代表這個學生還沒悟到,沒關係,不急。不然硬填鴨式給他灌下去,會把他的悟門給堵塞,不能舉三隅反,則不復也。比方說像我們在跟學生談話,你談、談,然後他眼睛已經快要不行,雖然他在那裡點頭,但是他的眼睛告訴你,聽不懂、聽不懂,真的有,他也很努力,但是你看他的眼睛就不是那種,因為人聽懂的時候那個眼睛會發亮的,會愈聽不知厭倦,愈來愈亮。這就是機緣,就順勢的再不斷引導,可能他就貫通。但是你一去跟他講,他眼睛愈來愈沒有神,那就不要操之過急,也是循序漸進。「相觀而善之謂摩」,那夫子讚歎顏回的時候,不就讓其他的學生來效法學習嗎?夫子都表演出來。
  這些方法幾千年前,我們老祖宗就講了,那現在這麼多世界上的專家學者,沒讀過我們的古書,還說我發明的,我發明的。他發明的這個可能是對的,其他所想的不見得是對的,那他愈來愈相信自己的看法,那就很危險。世間的真理、好話,聖賢、祖宗都說盡,你一有什麼想法,要對照經典,才能知道正不正確?所以現在教育理論那麼多,怎麼下一代教得一團亂?還有拿狗做實驗,拿貓、拿老鼠做實驗,我們祖宗從來沒有這麼教。所以夫子這個態度非常重要,述而不作,沒有自己創造發明,完全對照經典。人有這個態度就謙卑,謙卑就受教有地,「滿招損,謙受益」。信而好古,就不懷疑古人,很有信心,好古是他非常積極的學習。孔子在「述而第七」當中有說到,是「好古,敏以求之」,這兩句都是在「述而第七」,大家回去找的時候就很方便。你看尊崇古人的教誨,敏就是非常積極主動去學習。比方到周天子管轄的地方,孔子去向老子問禮,每個學習的機會都不放過。包含聞韶樂在齊國,夫子覺得這是天下多好的樂教,趕緊自己去深入,要去傳承,敏以求之。
  第二個求學的態度,就是立志。孔子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這在「為政第二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段話很多含義在裡面,第一個是學習一定要先立志。再來,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不能知少而足,不能求學久了就疲乏,沒恆心,立是什麼?屹立不搖。不能遇到逆境就退縮,不能遇到順境就貪著。而且志於學學什麼?就是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學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學問,十五歲。請問我們看到這句要怎麼反思?我三十歲才學,那代表什麼?我們的學習要比孔子更用功!這樣我們才趕得上。三十而立,在一切境界當中不被誘惑,立得住腳跟,立得住德行。四十而不惑,這個不惑,他是在一切境界當中無可無不可,他可以因人因事因地,因人而異去靈活的運用這些學問,可以通權達變。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好像遇到一些境界,不知道是這樣好,還是那樣好,自己也拿不住主意,好像這樣也有道理,那樣也有道理,就在那裡猶豫。這個惑不是迷惑,就是他在每個境緣當中,判斷應該依循哪個經教他非常清楚,不會舉棋不定。
  五十而知天命,知道自己這一生,對於整個民族文化的使命。對於我們的受用,我們可以把它延伸開來,我們清楚自己對家族的使命是什麼,自己對教育界的使命是什麼,自己對於整個中華民族的使命,甚至於是對這個世界的使命是什麼。尤其我們馬來西亞的華人,應該承擔起把中華文化介紹給西方社會。因為天下哪個地方亂了,其他地方都受影響,要有這種胸懷,而且中華文化確實是世界的瑰寶。有個俄羅斯的女孩,她就來聽課,我們一個學長幫她翻譯,她就很喜歡聽,她說每次聽完傳統文化的課,她的心就安定三天。不同民族她也可以受用,很歡喜!還有某個國家的元首,派了一個部長到馬來西亞,來拿《群書治要360》英文版的書。所以把傳統文化翻成英文,是馬來西亞華人的責任,OK?不只要拿去,還要宣講,這個我就沒有辦法,my english is very poor(我的英語很差),這是知天命。
  所以二十一世紀是中華文化的世紀,每個中華民族的兒女,都應該知這個天命。孔子知天命,他這一生不空過,他這一生不辜負老天對他的期許。你看夫子在危難的時候毫無恐懼,「天之未喪斯文也」,上天要把中華文化的道統傳下來,「匡人其如予何?」匡人,宋國的司馬桓魋根本就傷不了他,確實這些危難夫子都平安度過。這個意思,就是發願承傳中華文化的人,可以逢凶化吉。我們再延伸,不只逢凶化吉,還可以延長壽命是不?你們好像不大相信我的話。你看我們師長老人家本來壽命只有四十五歲,你看老人家以天下為懷,整個儒釋道的傳承繫於一身,今年八十七歲,延壽四十多年,現在還這麼健康,不是最好的樣板給我們示範嗎?有這麼好的榜樣自己有信心進而什麼?要效法,「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已經契入境界。耳順,一聽經典就完全貫通那個道理,人家一講什麼話就明白他的心意,這是證入的境界。七十而隨心所欲,就是起心動念、一言一行完全不離道了。
  第三個學習的態度,第三點完全都是在談好學。「公冶長第五」當中有講,「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夫子講到,十個大家庭居住的地方,必定有忠信這些好德行的特質跟我差不多。我們尊重夫子,這個丘是夫子的名,我們不直接稱名,我們把它讀成某,不如丘之好學。所以夫子這點也強調,人雖然有很好的本質,還要後天勇猛精進用功,才會有好的成就、學問。這個好學體現在哪裡?在「子罕第九」當中有講到,最主要好學要有恆心。「子罕第九」裡面談的,「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夫子是用比喻的,你今天要用土造一座山,只差一笸土就做成了,可是我們停止了,那還是前功盡棄,所以有恆為成功之本,有恆才是好學。在商湯他洗臉的盤銘上,寫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苟日新就是立志向學,苟就是我這一生一定要做聖賢,叫苟日新。我們剛剛講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就是不要知少為足,每天都要有進步;又日新,就是不要半途而廢。
  古人這些話都表很重要的學習態度,所以這段話夫子用譬喻的,譬如平地,這個地你要把它填平,你雖然只有一笸土下去,只要你鍥而不捨,總有一天一定把它填平。古人有個寓言故事,叫「愚公移山」,最重要就是恆心。「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剋果」,一定可以做得到,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再來,我寫一個數字來表達,就知道是夫子《論語.雍也第六篇》講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此不疲、樂在其中,他這好學的狀態當然是不一樣。對照一下我們現在是知之者,還是好之者,還是樂之者?知之者是知其然,好之者是知其所以然,樂之者是知其所以然之後又不斷的去深入、去落實,樂此不疲。比方為善最樂,那為什麼為善會樂?為善的時候跟我們的性德相應,所以真正的樂是從內心出來。那理解了,真的去做了,愈做愈歡喜。我們看身邊有很多人去做義工,他們愈做覺得自己的心量愈來愈擴大,愈來愈能夠體會大眾的苦難在哪裡,愈做愈覺得生命有意義,這就變樂之者去做。
  再來第四點,就是學習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態度,我們剛剛其實也提到,就是要主動。這是在《論語.衛靈公第十五》,「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如之何就是怎麼辦的意思,一個人遇到挑戰情況,他自己在那裡思考,該怎麼做、該怎麼解決、該怎麼突破,如之何如之何就是他很主動的要去想辦法。一個人都沒有這個態度,那我也拿他不知道怎麼辦,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一個人不主動去承擔解決問題,別人很難幫得上忙。所謂「天救自救者,天助自助者,天棄自棄者」,你自己都放棄自己,都不主動去學習,不主動去找方法,別人也很難幫得上忙、使得上力。又有一句俗話叫「扶不起的阿斗」,所以夫子也只能感嘆,那我也拿他沒辦法。這種態度很容易自怨自艾,自己在喊:沒辦法,我沒救了!這樣。所以別人能幫上我們多少忙,跟我們的態度成正比,比方說孟子他跟孔子學習,孔子已經不在了,但是他學習的態度是萬分誠敬的心,所以他學得比孔子直接教的弟子都還要好。我們得力處完全跟誠敬、恭敬的心成正比,所以為什麼古人說「反求諸己」,在很多事情當中都可以印證。剛剛這是主動的態度。
  第五個態度,要不自欺,孔子對子路講到,「子曰」,叫著子路的名,「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我很感動你們都還記得,你們是溫故而知新),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個學習態度就是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不要打腫臉充胖子,說自己知道,這樣師長就不知道怎麼指導我們。所以是知也,這是一個求學很重要的態度,包含這樣才是一個明白的人,知道必然要誠實,要不自欺面對自己的師長,這才是正確的。有句格言說「強不知以為知」,不知道還裝作知道,「此乃大愚」,這樣就太愚昧了。本無事而生事,本來家庭、團體沒事,我們去饒舌把事情都搞起來了,「本無事而生事,是謂薄福」。這兩段格言,也對我們求學跟處世很好的啟示,因為不該講的話,是非話講多了,有時候沒事都變有事,小事都變大事。
  第六,學習的態度要格物,這點很重要,因為我們讀《大學》說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這個脈絡都是務本,「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就是大根大本,格除物欲。所以夫子在「里仁第四篇」當中有講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那代表這個求學,就是物欲要降低,不然整個精神統統跑去追求物欲享樂了。「欲令智迷,利令智昏」,而且「欲似深淵」,那不可能有成就。所以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不是叫你去餓肚子,也不是叫你住破房子。就是生活的享用夠用就好,甚至於能夠樸素、節儉,以苦為師更好。在另一句格言當中有講到,一個讀書人志於道,然後「而恥惡衣惡食者」,吃得不好他就在那抱怨,沒有穿名牌他就覺得很丟臉,這樣的人根本就不可能修道,他虛榮心、享樂的心太強,「未足與議也」,他沒辦法學道。
  念完這一段,我們就想到許哲女士,她說她的衣服都是從垃圾桶撿回來的。新加坡的經濟很好,衣服退了流行,就丟了,不穿了。你們穿不穿?穿。好,這幾天有機會去找一件衣服回來穿,對,不然都很糟蹋。比方你們單位有這些衣服沒人認領,你就把它認領起來,這就是行道,不要糟蹋東西。你說它是襪子,洗乾淨就好了是不是?你們沒什麼反應,人家穿過的襪子你還敢穿?一來是洗乾淨了,二來對治愛憎的心,愛憎是嚴重的執著,喜歡、不喜歡。只要洗乾淨了,沒有喜不喜歡,你就提升。吃飯是不是行道?你從這個喜歡、那個不喜歡,到全部都喜歡,你功夫提升了。《弟子規》不是說「對飲食,勿揀擇」,這一條也是行道,把好惡愛憎的心放下,就從食衣住行當中去放下。
  再來第七,這個學習的態度當中,就力行的態度很重要,學了馬上去做,夫子就是這樣的風範,他才有這麼高的成就。在「述而第七」夫子講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每天自己的道德有沒有提升、有沒有修正,然後學的這些經教,講是講究,學了之後有沒有很好的去思惟,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世待人,去深解這些經教,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聞到道義的事情,有沒有能夠馬上見義去勇為。比方說現在整個文化遇到了存亡危急的時刻,我們能不能放下享受的日子,多為文化承傳付出,這就聞義。所以大家看夫子聞義能徙是做得非常徹底,你看,夫子為了天下能走上安定,他離開魯國,周遊列國十四年就是為了行道,把《周禮》能夠藉由一個示範區,哪個國家願意用他,他把它落實了以後就成為天下的榜樣,大家一有信心全部來學習。那當時候沒有國君用孔子,那也是當時候的天下福報不足,但是老人家不辭勞苦,周遊列國十四年。
  包含我們在團體當中,可能學校的領導,這個時代當領導真的不容易,為什麼?他管理那麼多人,大家做人處世基礎都不是很夠,所以他要花很多精神去溝通,去疏通,去勸請、勸告。假如剛好有件事情大家都不願意去做,這個時候你主動幫領導分憂解難,這也是義能馬上去徙。那吃不吃虧?你們好像都沒做過這樣的事情,是不?有捨有得,大捨會有大得。很有可能你去承擔了,別人都覺得是吃虧辛苦的事,很可能變得很好的事情。這個大家可以用以後的人生去感受,人欠你,天會還你。發覺自己的缺點就馬上去改,這是夫子每天在擔憂自己的不足,然後很下功夫的地方,所以那力行很強。我們每天在擔憂什麼?跟夫子比一比,今天的菜不怎麼好吃,那個人今天看我的眼神不大好,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今天那個人講我壞話,怎麼可以這麼不信任我?我們都憂這些東西,就耗一大堆精力。夫子都是在道德、學問上下功夫提升,這力行。
  第八,學習要認真學,還要認真尋思義理,把義理可以貫通,把義理可以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世待人。因為夫子有講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段話是在「為政第二篇」裡面。我們學了經典去思惟它的義理,這叫深解義趣,比方說孝應該從哪裡去落實?假如我們有去思惟、有去聽經,那就會想到,落實在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向、智慧,他這一思惟,他知道下手處在哪裡。所以這個時代學了之後,還得要多聽這些修學過來人講經,我們才知道怎麼去深解義趣,進而怎麼去落實。不然學了不去思惟經教,那學了就當知識而已,不是結合生活的實學。所以這個罔就惘然無所得,沒什麼收穫,甚至於學了之後不去思惟,就覺得這些學問沒什麼用,他起了這個念頭,他覺得聖賢的學問沒什麼用,他就有可能誤解聖賢人的教誨,就「誣罔聖人之道」,他誤會了甚至去毀謗這樣就很不好。所以「聖教無人說,雖智莫能解」,多聽修學過來人講解,可能我們對經義就能領悟,觸類旁通。
  因為沒有所得,又把聖學當知識,他自己也用不出來,或者是用偏掉了,那有可能會愈學愈執著。比方說我們學傳統文化,學了之後身邊的人反而更有壓力,這就是學而不思,他做出來了跟經典這些精神教誨,是相違背的,那就用錯了,愈學愈執著的現象就會產生。所以我們自己有沒有愈學愈執著,看身邊的人就知道,假如身邊的人,我們學了以後愈來愈笑不出來,愈來愈常常嘆氣很無奈,這我們就要調整一下。比方我們剛剛講,念念為人著想,這句話我想幾乎我們每個人都聽過,學了有沒有思惟?有沒有去想怎麼落實?沒有,這就是個知識,我們跟人家相處,還是不能替人想。比方說我們一起學習,住在一起,自己走路很大聲沒注意,常常把人家吵醒,那沒有念念為人想。他假如有思惟,我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不能夠造成人家的困擾,都要處處給人方便,那他這個思,就能夠讓它落到這些生活的細節裡面去。
  比方晚上熄燈,自己又晚睡可能都影響別人,自己都沒察覺。或者你晚上睡覺,一定要聽師長講經才睡,那是習慣,但是你學了念念為人想,那你可能聲音要注意。甚至於說剛好跟我們住一起的人,不能有一點聲音,可是我不聽會沒命,那變執著,你學了聖教要什麼?捨己為人,關了他能睡著,我非常歡喜。聽經也會執著,會執著到惱害別人自己不知道,那不也是執著!所以我們現在執著到哪裡?喜歡聽經,不喜歡改習氣。聽了:好,講得好!一句也不去做。別人一批評不高興:你講我,你自己也沒哪裡好。所以那天聽到一個朋友講,談起話來句句都是道理,做起事來都不講道理。這個很麻煩,我們怎麼落差太大了。所以理有頓悟,事還要漸修,真的要處處放下自私自利才可以,這些煩惱才對治得了。放下高下的念頭,這個傲慢才伏得住,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一直在那裡思考、思惟,但是不學經典,就會愈想愈累,因為又沒有經典的標準,想來想去還是懷疑沒有依據,懷疑不能決斷。所以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一整天不吃東西,「終夜不寢」,一夜沒睡,「以思」,自己在那裡思考,想到最後沒什麼好結果,「無益,不如學也」。而且這個學當中,還表了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要依法為師,依經典為師,要深入經藏,才能智慧如海。我們現在的人,好像在這個時代就很喜歡想東想西,都沒有一個標準,其實都是浪費自己的時間跟精力,那我們這個學習就要學思並進,解行相應。
  再來,夫子第九個學習的態度,在「述而第七」,夫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個學習態度就是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人、一切事都是老師,只有自己是學生。有這個態度一切時、一切人事都在提升自己,這個學習的態度也非常可貴。我們假如不會學,善緣就搞情執,惡人就搞對立,順境就搞貪著,逆境就搞退縮。會學的順逆皆佳境,惡善咸良緣,確實逆境磨鍊人,提升得很快。夫子在陳蔡絕糧七天,在那個因緣當中,老人家是提升得很高的境界。所有的學生都不行,老人家在那裡彈琴,完全不被境界所轉。然後,後來解難了,弟子說太不幸了,遇到這樣的事情,希望以後都不要遇到。夫子對學生講,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跟著我同時經歷陳蔡絕糧的學生,以後都會很有成就。因為他們經歷以後,他們的一種志向,他們的一種意志力,種種都會有相當的提升。確實後來好像這其中,很多弟子都很有成就。再講白一點,我們閩南話說「吃苦當作吃補」,現在年輕人很成熟、很懂事,你去看他人生過程,必然都有不少的歷鍊跟磨鍊才對。
  第十,夫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夫子學習他並不是好像記很多的知識,他是抓住綱領,貫通他的學問。夫子一以貫之是忠恕之道,其實坦白講,所有的學問離不開忠恕兩個字。所以師長老人家到聯合國去刻了印章,非常莊嚴的印章送給各國的領導者,刻了八個字,儒家刻了「仁義忠恕」,佛家刻了「真誠慈悲」。其實儒道釋三教的經典,全部都不離這個綱領,沒有一法不是從這裡流露出來的。而我們來體會忠恕,盡己之謂忠;恕,推己及人是恕,寬恕、感同身受。一個人可以時時想著,盡其在我,盡己之力,那他能夠反求諸己;他能推己及人,「推己之謂恕」,他就能推己及人。人能夠反求諸己,他就能時時從內去找問題,這是主觀,他能夠掌控的,推己及人是外在的客觀狀況。時時反求諸己向內,就是內學,就能成就自己;對外都是寬恕,都是仁義,成物。一個是內的主觀,一個是外的客觀,合外內之道就是契入仁愛的大道。所以落實忠恕,然後契入仁愛之道,這是掌握綱領。孟子有講「強恕而行」,一個人從勉強自己時時都能寬恕,都能設身處地,推己及人,慢慢就能夠視人於一體去設想。
  好,那今天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