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明牌有詐?有數據、經驗支撐,照樣慘賠?連代操高手都會誤觸的 2 個陷阱

2019-12-23·6 分鐘

本集介紹

先前我們常強調,投資一定要有規則跟紀律,才不會自亂陣腳。
但大家要小心的是,你得重複驗證你心中追隨的原則是否合理?還是跟獵巫行動沒兩樣,會捕風捉影、亂湊證據來佐證自己的想法?
例如你會聽信財經專家報的明牌,他們看好哪檔股票,你就覺得這些大師、高手都看好,財務指標看起來也沒什麼大問題的話,應該不會差到哪去吧?但問題可能不只是這檔股票好不好,而是你採取什麼樣的策略?畢竟,不同的進場策略,在同一檔股票上,可是會出現完全不同的結果。
不然就是太仰賴自己的經驗,不小心跟著直覺走,對自己熟悉的領域很有把握、覺得失誤風險一定就會比較低。例如,你會不自覺地,比較偏好買國內股票,想說台股至少是台灣的公司,應該比美股好投資吧!
但這很可能只是因為你覺得美股市場離你很遙遠,是不熟悉的地盤,不敢碰,可是你只要稍微了解一下,你會發現那裡你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可多了,比台股更好入門!
我剛提到的這些現象,有覺得似曾相似嗎?會不會覺得自己評估資訊的方式看似有憑有據,但其實很危險?
不要盡信專家之言,就算他們秀出來的成效很好
首先,針對喜歡仰賴所謂的專家報明牌,甚至找代操高手的傾向,先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在《非理性效應》這本書中看到的統計數據。
根據統計,要分辨到底只是運氣好還是真的技術好,需要將近25年的操作記錄才算數,所以你單純靠結果去查某個基金經理人是不是很厲害,根本很難查知真相,假如自己又毫無概念跟判斷能力,這樣盡信專家之言的行為是很可怕的。
所以,今天就要來教大家如何自保,不會一直犯下認知錯誤的毛病?
基本上,在下判斷前,你可以先做2個測試:
1.重複檢驗自己的假設是否成立
基本上,空有理論跟想法,卻沒有數據輔助判斷,算是很淺顯易見的錯誤,就不多贅述了。重點反而是,你找來支撐自己論點的指標、數據是什麼?
原因是,如果你緊追的指標,是沒有充分理由解釋相關性,也無法跟出現超額收益產生高度關聯的話,很可能是無利可圖。
講一個聽起來很荒謬但真實發生的例子好了。
過去有人發現,孟加拉奶油的產量和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的關聯性高達 95%,他們的變化走勢幾乎一致,但照理來說,用來解釋市場波動會參考的依據,應該是失業率、通膨率這種跟經濟發展相關的指標,你總不能因為抓到一個數據的變化跟你關注的事情走向很類似,甚至比你本來有在看的正確指標還貼近,就覺得那個根本毫不相關的數據比較準吧?
也就是說,你一定要反覆問自己,你關注的這個指標到底合不合理?不要變成搜尋了一堆資料,但都不是正確衡量依據的瞎忙行為。
可是,還有一個狀況是,符合經驗、也有理論、數據支持,但投資結果還是出現異常,意外摔跤的狀況。
這很可能是因為,許多投資人太想賺錢,一心急,就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條件:時間!
2.經得起時間考驗,才比較可能避開市場異常現象發生
例如學術上有一個名詞叫日曆效應,指的是例如調整投資組合、納稅、產業淡旺季等狀況,是會在特定時間進行或發生的,如果抓住這樣的規律,初期的確是有獲利空間,但很快也會因為愈來愈多人發現、彼此分享,導致過多套利者參與其中,讓這樣的獲利機會慢慢消失。
但如果你希望自己不是只能靠這樣的套利機會賺錢,你就得把思考層面拉到更上層,用長期經營的角度來判斷這檔股票的價值,釐清到底只是暫時的漲跌,還是已經成了長期的趨勢?
在這裡也有一個專有名詞可以跟大家分享,就是林迪效應,指的是只有能夠長久存在的價值和成長動能,才有可能兼具理論和數據撐腰,又是真的可以在市場上保持穩健發展的投資標的。這背後可能代表著是品質、原創性和發展潛能等意義,例如可能是這家公司的市值成長、產品品質或新品推出頻率。
這兩個原則,推薦大家納入下投資判斷前的參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