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介紹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14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淨下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修改、增刪、販售
編輯/出版:淨願蘭若 / 釋心賢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第14 卷/共20 卷)
在佛法的修學過程當中,有「聲聞道」跟「菩薩道」。聲聞法的修學是單一的,聲聞人的修學過程,一路走來就是一個心態:好好的都攝六根,直到自己了生脫死為止──所作已辦,更不管眾生是怎麼回事。
但是,菩薩道的心情就比較複雜了,你看看菩薩戒就知道,不但要自利還要利他,而自利跟利他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菩薩道面對自己乃是剛強──「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不能斷要他斷」,沒有商量的餘地;但是面對眾生,就必須處處包容、廣設方便、等待適當的時機,要有無量無邊的胸量和耐性。
所以,當你要行菩薩道的時候,你是兩種心態:對外,現出觀世音菩薩的千手千眼大悲心;對內,要像大勢至菩薩那種剛強的大勢力。所以大勢至菩薩多分來說,是比較偏重在大力、大勢,就是一種自我調伏的威德力,我們看祂所表現出來的特色,跟觀世音菩薩有些不同。往下看經文就會更清楚:
【天冠莊嚴】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寶臺;一一臺中,十方諸佛淨妙國土廣長之相,皆於中現。
佛陀介紹大勢至菩薩也是一樣,從頭乃至於手、腳,也是從上而下介紹的。
此菩薩的天冠,祂的帽子有五百朵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座寶臺;每一寶臺當中,能夠顯現十方諸佛淨妙國土、演說妙法的廣長之相。
【肉髻寶瓶】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
此菩薩頭頂的肉髻,猶如紅色的蓮華;「缽頭摩華」是指紅色的蓮華。肉髻上面有一個寶瓶;寶瓶當中,盛諸光明─充滿著光明,顯現出菩薩自利利他的種種波羅蜜。
【餘同觀音】餘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
那麼,此菩薩其餘的身相,跟觀世音菩薩等無有異。
觀世音菩薩的頭頂,是祂的本師─阿彌陀佛立像;大勢至菩薩是頂著一個寶瓶。寶瓶裡面裝什麼呢?古德解釋說:大勢至菩薩因地修行的時候很孝順,雖然出家修行,父母早已往生,祂就把父母的遺骨,裝在寶瓶當中頂在頭上,表示對父母的一種感恩與孝養之心。以下就更能表現出大勢至菩薩的特色,就是關於祂的坐態跟動態,先看大勢至菩薩動態的表現情況:
【地行妙用】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
這位菩薩在「行走」的時候,十方世界一切震動,表示菩薩的威德力,能夠突破一切障礙,也就是菩薩的行力強;在震動的地方即湧現五百億的寶華;一一寶華的大小莊嚴,就跟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的蓮華一樣,那麼莊嚴、那麼高大。這是講到菩薩在行動時,能夠觸動大地的震動。
【坐相妙用】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畟塞空中,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眾生。
其次,此菩薩「坐」的時候,即便是靜靜的安坐在祂所居住的──極樂世界七寶國土,也會產生動搖。怎麼動搖呢?從最下方的金剛佛剎,乃至最上方的光明王佛剎,這是最上和最下,那麼在這中間的國土當中,有無量無數分身阿彌陀佛、分身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都雲集到極樂國土,充滿在虛空當中,各坐在蓮華座上,演說妙法,度化苦惱的眾生。
從這裡我們看到大勢至菩薩──走路的時候大地震動,安坐的時候也是大地震動。從修行的角度來說,「震動」表示一種「突破」的意思。當然,我們現在解釋「震動」說是「地震」,地震在算命學上表示「變化」,一個國家一旦發生大地震,表示這個國家的經濟、文化乃至於國運,會有重大的變化,只是變好、變壞不知道。總之,這個國家發生地震之後,會有另一個不同的因緣出現,可能是往好的方向走,也可能是往壞的方向走,表示會有變化,算命學上是這麼說的。
從佛法的角度來講「震動」,雖然也表示變化,但是是往好的方向變;比方說佛陀八相成道當中,有四個相狀能令大地震動──首先,佛陀「出生」的時候,大地六種震動,表示在黑暗當中,光明即將出現,有人要為眾生說法了;第二個「成道」的時候,大地六種震動;第三個佛陀「初轉法輪」的時候,大地六種震動;第四個佛陀「入涅盤」的時候,當光明即將消失時,大地也會有六種震動。有這四種情況。
諸位如果受過戒,還記得受戒的時候,是怎麼得戒體的?第一個要「觀想」,對不對?你一定要觀想,不能在那個地方打妄想,打妄想得不到戒體,必須要──心境相應。什麼叫做『境』呢?觀想一切有情無情,都是你持戒的對象;以前這些境界都是你造業的對象,現在變成你持戒修行的對象。那是用什麼心態呢?用「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這三種增上心來跟這個境相應。
當「心境相應」的時候,第一個觀想什麼?大地震動!你一念的發心,大地震動,湧出白色的雲霧:第二個充滿在頭頂上方;第三個雲霧從頭頂灌進去,充滿你的身心,過去的煩惱黑水就從腳掌排出來,跟大地結合變成堆肥。從今以後,你就是法王座下添新生,你的身、口、意充滿了戒體,是一個新生命的開始,對不對?受戒它也是六種震動,表示我們的生命從今開始轉變了!
為什麼在修行當中很強調震動、變化?當然,如果你是看「天台宗」,那就不覺得重要,因為天台宗講「真如」是不生不滅的;如果你是學「唯識」,就會知道這個很重要。
<唯識學>解讀人生,認為人是有情識,所謂「識」就是情感。這個「情感」是什麼呢?事實上就是第七意識的一種執著。讀「唯識」你就會發覺人要改變很困難,非常困難──好比你前生喜歡喝咖啡,今生也一定喜歡喝咖啡;你前生喜歡喝茶,今生也一定喜歡喝茶,沒辦法改變的。為什麼?「唯識學」講「種現相熏」──因為阿賴耶識有種子,你為什麼喜歡它呢?你有這個種子,有這個潛在的功能,所以當種子起現行,你造作之後,現行又熏種子,種子與現行,這樣互為因果,輾轉相續,永遠就在惡性循環當中。換句話說:你有這種傾向,你就會去造作;去造作的時候,又加強這種傾向。
所以<唯識學>說,一個人想要改變,很困難,就是因為有「等流性」──你有這種個性,你就容易生長在這種環境;有這種環境,你又很習慣造這種業;你造了這種業,使令你來世又投胎在這種環境;也就是:「種子起現行,現行熏種子」──第八識的種子,把你習慣性的第六意識思考創造出來,第六意識的造作,又回去加強第八識的種子。所以才說:「七佛住世猶為蟻子」,因為沒辦法改變!
除非有一天你遇到<楞嚴經>,開始懂得迴光返照──用我空、法空的智慧,觀察這一念心─「你從什麼地方來?」我們的煩惱習氣這麼多,是怎麼有的?其實我們以前是心隨妄轉,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這時候你開始迴光返照,從你內心深處去找答案。只是我們已經忘卻來時路,都不知道「家」在哪裡?離家太遠了。那麼<楞嚴經>說:你要向內找生命的根源、找到生命最初的本來面目,這時候你才真實的開始改變,大地六種震動就是這個意思。
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自己願意改變,誰拿你都沒有辦法。你念佛念了三十年,個性還是這樣,很正常。因為你不想改變;佛陀可以現出無量的相狀,進入到你的心中,但是祂不能幫你改變,沒辦法,沒那麼容易!一定是你自己想要改變,佛陀才有辦法幫你改變。
你看觀世音菩薩的相狀,祂是以「手」為主─利他,現出慈悲的光明,普遍的攝受眾生,祂是一種調柔相。但是大勢至菩薩祂那個腳在走路的時候,十方世界一切震動;他的腳,雙腿一盤的時候,七寶國土一時動搖,都是在調伏我們的妄想習氣。諸位看<念佛圓通章>的結尾:『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所以在利他的時候,是「普門示現」;但是到了佛堂之後,開始要「都攝六根」,把所有的分心全集中起來,這是自利和利他心態上的不同。
諸位如果有因緣去蓮因寺,會發覺到有一個特色,你看懺公師父,他把大殿莊嚴得跟皇宮一樣,法王住的地方,那是具足種種莊嚴──有蓮華的莊嚴、光明燈、幡蓋,五花八門,非常多元化。但是如果到懺公師父的寮房,就完全不一樣的世界,非常的單調;就是一張很古舊的桌子、然後幾張椅子、旁邊一個窗戶,只有這樣。所以從大殿進入到懺公師父的寮房,就像進入到另一個世界,兩種景象好像兜不太起來。其實,懺公師父的精神就是這樣──攝受眾生是普門示現,大殿是給大家用的,必須讓大家生起歡喜心、恭敬心;但是自受用的時候,他的寮房卻很單純。可以這樣講:老人家在設計佛堂的時候,是取觀世音菩薩的精神,但是自己的用功佛堂是取大勢至菩薩的精神,修行越簡單越好。所以才說:個人用功和利他,那是兩回事。
【結示觀名】作此觀者,名為觀見大勢至菩薩,是為觀大勢至菩薩色身相;觀此菩薩者,名第十一觀。
這一段做個總結,說:我們能夠做這個觀,就是觀察大勢至菩薩的真實色身相,這是第十一觀。這樣觀想成功之後,有什麼功德呢?
【觀成之益】除無數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觀者,不處胞胎,常遊諸佛淨妙國土。
第一個,從現世的安樂來說:過去所造的種種五逆十惡的生死重罪,在觀想菩薩的相狀過程當中,即能滅除。其次,講到來生的功德:若是能將大勢至菩薩觀想成就,來生不處胞胎。三界的輪迴都是以胞胎為主,不處胞胎表示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蓮華化生,就能夠遊於諸佛淨妙國土,得到身心自在,
【總辨觀成】此觀成已,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
此觀成已,名為具足觀想「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色身相。
到這個地方整個正報的觀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其實已經圓滿了。這個「觀想」是怎麼回事啊?<楞嚴經>講到觀想的修行,有舉一個譬喻說,為什麼我們要觀佛菩薩的相狀?這叫做「如染香人身有香氣」。菩薩每一個相狀的出現,都是不簡單的,「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菩薩的相狀都是功德所成就的。所以祂的相狀在我們身口意運轉的時候,就像我們的身上沒有香氣,但是我們經常把佛菩薩的相狀在心中轉來轉去,ㄟ,我們身上也有戒定慧的香氣。有一種所謂的「淨法熏習」──功德熏習的意思。
<楞嚴經>裡面說,我們心中經常出現什麼相狀,會影響我們來世輪迴到哪裡去。它有講到十二類生,就以人道跟畜生道來說,如果一個人,經常生起一種欲想的相狀,比如說你這個人很重感情、有情有欲,那你來生是胎生,因為有情有欲的相狀是粗重相,所以就會在地上活動。那為什麼牠會做鳥呢?同樣是畜生,為什麼有些畜生是在地上跑,有些是在空中飛呢?<楞嚴經>說因為他心中的相狀,輕舉躁動,他這個人做什麼事沒有定性,一個東西玩幾天就沒有興趣,所以才做鳥,牠的相狀是一種「動相顛倒」。你看那些鳥飛到地上,在地上叼兩口,然後東看看西看看,又飛走了,鳥類的眾生沒什麼耐性。而這當中的動態有兩種:一種是天上的飛鳥,一種是水類的魚,叫卵生。胎生是屬於「欲顛倒」,牠是有情、有欲的;卵生是屬於「動顛倒」,牠的習性是躁動的。
那麼同樣是畜生,為什麼牠會變成濕生呢?就是遇到水、光明溫暖牠就會化生,從水裡面化生。這種人的相狀喜歡趨炎附勢、唯利是圖,他看誰有福報,就喜歡靠上去。這種人喜歡攀緣別人,以這個攀緣為相狀,來生就容易變成濕生。又什麼叫化生呢?「化」就是「假託」,他喜歡假託A 去傷害B;喜歡用假託的情況,就變成化生;像蝴蝶小時候是毛毛蟲,長大之後變成蝴蝶,牠就是以假託為相。
這是講到眾生輪迴的相狀,都是屬於一種顛倒相,如果我們心中經常生起顛倒相,就是「是心作眾生」,結果「是心是眾生」。在生命的惡性循環當中,過去造了很多顛倒的罪業、生起顛倒的煩惱,所以很容易生起過去的等流習氣、產生顛倒的相狀。怎麼辦呢?怎麼改變呢?佛菩薩有無量的功德方便,祂設定了很多相狀,然後進入到我們心中,讓我們產生變化──「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我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只要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憶念觀世音菩薩的功德、憶念大勢至菩薩的功德──能得佛菩薩的加持而具足種種功德,就如同染香的人,身上自然會有香氣,是這個意思。
關於這個觀想,當然你要信心具足,你要相信這就是十方諸佛、菩薩的化身,你用真實的信心去觀想諸佛的相狀,那真的能消除罪障,乃至未來能夠常遊諸佛國土;也就是以真實的相狀,來破除我們過去的顛倒相,是這個意思,這叫做「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啊!
辛六、第十二普往生觀
其實到這個地方,整個依報、正報觀已經結束圓滿了,以下這兩個觀,是做總結收尾的。
所謂「普」就是「普遍」的意思,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解釋:
第一個,從修行的內容來說:它是普遍的含攝一切依正莊嚴。前面的觀想都是單一的依報,或者單一的正報,那麼以下是一個綜合式的,涵蓋一切的依、正二報,所以叫「普遍」,這是從修行的內涵來說。
第二個,從加被的根機來說:這個修法比較簡單,人人都可以修,因為普被三根,所以叫做普遍。
【結前啟後】見此事時。
【作自生想】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
『見此事時』,「此」包括前面的依報、正報,觀想成就之後,接下來要做兩個觀想;這兩個觀想非常重要,古德說如果前面的你修不來,起碼這兩個要把它修起來:
首先,『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
是說:這個時候你要觀想你這一念心,跑到那裡去了呢?是往生到極樂世界七寶池、八功德水的蓮華去了。然後結跏趺坐,就在極樂世界的蓮花當中,兩腿雙盤。總之,你要經常觀想你的心投生於極樂世界蓮華當中,而不是投生到胞胎裡。之後,結跏趺坐,要做什麼呢?有兩件事:
第一個,『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坐上蓮華的第一件事情,要觀想蓮華合起來,因為這個時候你要遠離娑婆世界,然後一剎那間離五濁,屈伸臂頃到蓮池,觀想這個蓮華飛到極樂世界去;到了之後,再觀想蓮華開了。
第二個,蓮華開了之後,看到有五百色的光明來照身想。這個地方後文會說到:到極樂世界華開見佛的時候,佛菩薩不是馬上為你說法,大部分是先用光明來照我們,為什麼呢?先消除業障。照了之後我們的心眼就打開了,心眼打開就是指業障消除、智慧開啟──見到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佛菩薩充滿虛空當中,正報莊嚴。而且還聽到旁邊的八功德水、鳥類、風吹樹林、以及諸佛的音聲,都在演說種種妙法,所說的妙法,都跟大乘的十二部經相合。
【定散常憶】若出定之時,憶持不失。
這是說:首先觀想我們在娑婆世界,因為一念的清淨信仰以及願力,出現一朵蓮華;我們端坐在蓮華中,然後蓮華合起來,就飛到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中,之後華就開了。華開之後做什麼呢?佛陀放光照我們、為我們說法。入觀的時候,必須專一,出觀的時候,也要把極樂世界的境界,經常放在心中,憶持不失。
【結示觀名】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名第十二觀。
【三聖來現】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當我們觀此成就,見到極樂世界依正二報,就等於見到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或者講『普往生觀』。那麼,無數的無量壽佛化身,以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就經常能夠跟修觀者感應道交,加持護念。
古德說,這個觀法,最好每天晚上睡覺前要觀一次,因為這一觀對我們往生來說很重要!這個觀法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熏修「念死無常」:我們凡夫最可怕的執著就是「常見」,我們昨天活著、今天也活著,這樣一天過一天,就會產生一種錯覺,以為可以永遠活下去,所以會作無止境的佈局,貪求無厭。因為我們假設還會活在這個世界上,當然要做很多的準備。等到死亡到來的時候,糟糕啦,沒辦法接受,手忙腳亂。所以這個觀想可以提醒我們,死亡總有一天要到來,我們終究只是娑婆世界的一個過客。
換句話說,「念死無常」就是告訴我們平常要慢慢放下,臨終才能放下。我跟大家講那是慢慢的放下,因為你不是六祖大師說放下就放下,這種人太少;我們是今天放下一點、明天放下一點,一般人都是漸修的──理可頓悟、事要漸修。如果你每天觀想蓮華、到極樂世界去一次,你就會提醒自己,原來娑婆世界對你而言只是暫時性的。這是第一個熏修念死無常。
第二個熏習「往生的願力」:一個人難免會有很多的規劃,更重要的是「來生你要去哪裡?」一定要先規劃好。很多淨土宗的念佛人,不一定有來生的規劃,比方說有些人雖然念佛,但是當他面臨死亡威脅時,還是感到恐懼,可見得他對來生的規劃並不明確。一般人大概都只規劃到今生,什麼時候讀書、什麼時候工作、什麼時候退休、然後怎麼怎麼的…總之,今生死了之後,未來的生命,就是一片空白,這樣的觀念是不對的。
當你想到死亡,你會感到恐懼,表示你來生還沒有作好規劃。就像我們對一個不知的東西才會恐懼,你以為你要去一個陌生、不可測的世界,所以你會感到恐懼;好比我們遇到黑暗也會恐懼,因為我們不知道黑暗前面是什麼。臨終要做到生死無懼,一定要把來生這一條路走得很熟,所以蕅益大師說:修淨土宗的人,想要「熟處轉生」啊,必須要先「生處轉熟」!
什麼是「熟處」呢?世間的這些塵勞事務、五欲境界都是熟處。一個人想要放下世間的因緣,必須把來生的因緣先提起來,就是「生處」──對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這條路你要走得熟悉,說清楚一點就是:一定要做好來生的規劃,才可能把今生的因緣放下。淨土宗「是用來生帶動今生」,是為了未來,所以才說:「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
上面的熏修,意思就是告訴你:你今生一定要死亡,死亡以後你去哪裡呢?一定要到極樂世界去,蒙阿彌陀佛光明的攝受、阿彌陀佛說法的開導,每天都要把這些因緣走一趟,讓它由生轉熟,這個叫「普往生觀」。
我們前面熏習阿彌陀佛的相狀、觀世音菩薩的相狀、大勢至菩薩的相狀,並沒有明確說要往生;只是藉這些相狀來消業障、啟發善根而已,這個地方就實際的付諸行動了。
辛七、第十三雜明佛菩薩相觀
所謂「雜」,是說它是綜合式的。前面是綜合式,此觀也是綜合式,那這兩個有什麼差別呢?前面的「普往生觀」是講到臨終的往生,這一觀是往生以後的事情。
那麼前面的普往生觀,是提醒一個淨土宗的人,要趕緊做好來生的規劃;要把來生的道路趕緊把它鋪出來,不能等到臨命終的時候,才說:我來生去哪裡都不知道?這就糟糕了!一定要在死亡到來之前,先把來生的路鋪好,然後熟悉極樂世界的相狀。
【正告當機】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
佛陀告訴阿難及韋提希:如果真的發心想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除了「普往生觀」之外,應當經常跟諸佛菩薩結緣,如何結緣呢?
【先觀小身】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前面的阿彌陀佛觀是:「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那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但是這個地方講丈六的像狀,一丈三米三就比較容易觀了。而阿彌陀佛就站在七寶池、八功德水的蓮華臺上,就是我們往生之後有阿彌陀佛站在那裡,當然旁邊還有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佛力得成】如先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
【比較顯勝】但想佛像,得無量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
如前面所說的,無量壽佛的身量高大無邊,祂的色身不是凡夫所能觀想到的;但是如來有宿願力,因地發了四十八願──『有憶想者,必得成就』,除了想像,我們也可以憶念祂的功德,一定可以感應道交。單單觀想佛像,就能得無量福德,何況能夠觀佛的具足身相呢!
這裡,我們再說明一下:前面偏重在觀想,當然就比較偏重在實體的相狀上──於境取相。但事實上我們的心比較暗鈍、羸弱,所以很少人可以把阿彌陀佛的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觀出來,因為實體的相狀,對我們凡夫來說有一點困難,超出我們的能力。所以佛菩薩有一個方便,祂說:可以用「憶念」的方式。這樣講就跟<念佛圓通章>有相融通的意思,因為<念佛圓通章>也是講憶念──「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然必定見佛。」
這是譬喻說:「諸法因緣生」,人跟人之間,在這麼浩大的宇宙當中,為什麼你跟他會相遇呢?因為你前生憶念他的優點、憶念他的好處,他也憶念你的好處,兩個人今生就相遇了。所以在這麼多人群當中,你看到他起歡喜心、他看到你也起歡喜心,兩個人就結合了。如果你是單方面的憶念,他早就把你忘掉了,那你們來生在一起就產生不了感應,因為單方面的憶念沒有用。
這是什麼意思呢?是說:雖然我們沒辦法觀成阿彌陀佛的相狀,但是起碼可以憶念祂的功德!換言之,十方眾生,祇要有信心、歡喜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可以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這種憶念就容易做到,臨終即可蒙佛慈悲攝受。
人跟人之間的感應,這個「憶念」很重要。過去在「讀者文摘」裡,有講到一個實際的公案:美國的高速公路,有一天發生重大的車禍,有一台轎車被撞得很嚴重,裡面的駕駛員幾乎快死了,轎車就被拖到路邊。這時候突然有一部車停了下來,有一位老太太她是基督徒,望了那部車一眼,她沒有看到人只看到車而已,就起慈悲心為他禱告──願主的光明能夠照耀這個死者,讓他的靈魂能夠得到安息!禱告完之後,車又開走了。
過了幾天之後,有人來敲她的門,對她說:「某某人啊,其實我們沒有見過面,我也不認識你;但是你記得嗎?幾天前你經過高速公路的時候,看到了一樁重大車禍,車子裡的人就是我。其實那個時候,我的神識已經飄到虛空中,當時感到非常恐懼不安。但是我感受到有一個很溫暖的光明,在為我禱告、為我祝福,也因為你的禱告,讓我感受到一種光明的力量,讓我又回到世間來。我當時有看到你的車牌,所以來找你,表示感激,是你那份虔誠的禱告,把我從死神中救回來的!」
諸位想想看,這位禱告者,她可以把祝福的心念傳給對方,事實上她也不知道對方長得怎麼樣,只知道憶念,結果他接收到了。所以當你覺得觀想有困難,可以用憶想──「觀其像、憶其德」,憶念佛菩薩的功德也可以。憶念是比較抽象,我們可以觀想阿彌陀佛放光照我,光明當中有四十八願可以救拔我,讓我今生消業障、讓我臨終往生,就是透過憶念,把這些功德帶進來,是這個意思。
【自在所現】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
『阿彌陀佛,神通如意』,阿彌陀佛祂有廣大的自在力。什麼自在力呢?能在十方的眾生世界,做種種色身小大的自在變化,可以現出大身相,八萬四千相充滿虛空中;也可以變成小身相,比方說現丈六高相,或者八尺高相。像懺公師父拜佛的觀想是說:「佛陀八尺金身放金光」,就是觀想八尺高的小身佛相。但是所現的身相都是真金色;圓光及光中化佛、寶蓮華座,都如上文所說的。
【菩薩助化】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
至於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於一切處,身同眾生』。這個地方已經把佛菩薩人性化了,不再說幾萬由旬、幾千由旬了,就是用人的身高來擬同佛菩薩的身相,所以說「身同眾生」。那麼,我們觀察菩薩的首相,就知道是觀世音、還是大勢至,因為觀世音菩薩頭頂上是一尊立佛─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的頭頂是一個寶瓶,不太一樣。這二尊大菩薩,是來幫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眾生的。
【結示觀名】是為雜想觀,名第十三觀。
「雜想觀」的目地,就是要讓你心中存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經常憶念祂們的功德、經常憶念祂們跟你同在,是這個意思。不一定要透過相狀,也可以憶念祂們無相的功德。
懺公師父每次教蒙山施食,都會教很多咒語,當然懺公師父的咒語發音很標準,他是用梵音讀誦的。但是每次教咒語,他都會講一個公案,這個公案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他說有一位西藏的上師,帶了幾位徒弟在行走的時候,在高山上看到有一個茅蓬上面大放光明,出現了大白傘蓋。他心想這個茅蓬一定有大修行者,所以就去拜訪。這位修行者很謙卑並頂禮上師,上師問說:「你是修什麼法門?修得這麼好。」他回答說:「沒什麼特別法門,我每天就唸:嗡嘛呢唄咪『牛』。」這位西藏上師說:「你修得很不錯,但是不是這樣唸的,應該唸:嗡嘛呢唄咪『吽』才對!」喔,修行者聽了很感謝上師,就跟他頂禮。講完之後,這位上師就離開了。
上師走了一段路,再往後一看,吔,茅蓬的光明竟然消失了!寶蓋也沒有了!上師就很緊張,趕緊走回去跟修行者說:「對不起啊,我剛剛教你教錯了,『嗡嘛呢唄咪吽』不對,你還是唸『嗡嘛呢唄咪牛』好了」,等這個上師走了之後,回頭一看,茅蓬上面的光明、大白傘蓋又再出現了!
這是說明什麼事情?「心態」比「相狀」更重要啊!就是說:雖然我們沒有能力很清楚把佛菩薩的相狀觀出來;但是我們真的想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我們不喜歡繼續活在過去的妄想中,那麼現在有兩個選擇:第一個,跟著過去的妄想走,繼續流轉,這個就比較容易,這個是熟境界;第二個,從今以後選擇跟著阿彌陀佛的光明走,滅惡生善、求生淨土。
問題是:我們沒有力量把阿彌陀佛的相狀觀出來,怎麼辦呢?我們可以用憶念的方式──憶念祂的功德,生起強大的信仰、堅定的願力,照樣也可以往生。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的法身有無量的自在力!就像經文講的『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
阿彌陀佛的法身有自在力,祂可以用任何的方式,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這個地方主要是講這個理念──佛菩薩是有善巧變化的,不是一個固定的東西。
經文到這裡,等於是整個<觀經>的因地修學,所謂的十三觀全部圓滿了,接著就講到果地的功德─三輩九品,這個問題我們等下堂課再來說明。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