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與醫道3

2023-03-06·8 分鐘

本集介紹

佛學與醫道(三)
人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所組成,四大不調,身體就會產生疾病,這是屬於生理上的疾病。而藥物、物理或飲食等方法,都是針對生理所研發的治療方式。身體生病了需要醫治,必須要先追究疾病的根源。現代醫學發達,根據醫學上分析、研究,發現細胞或基因出了問題,都會產生生理上的病症。知道病源起因,然後對症下藥,疾病便能很快痊癒。
細胞、基因為什麼會產生病變呢?就佛法的角度而言,任何事都不離因緣,我們之所以會生病,是因為有這個身體的緣故,長久以來對於色身的執著,心中的起心動念和身體四大的轉變,彼此互相影響著。
就佛法的角度而言,要治好疾病,就要仔細地分析、思惟身體當中種種成份與現象,身體中如毛髮、指甲、皮膚、骨骼、內臟、肌肉等固體的部分,屬於地大;血液、唾液、汗液、尿液等液體屬於水大;呼吸屬於風大;體溫、熱量屬於火大,分析到最後,了解這個身體原來只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本非實有、本性是空,既然身體是空性,那麼病也就無由而生了,用這種思惟、分析的方法來破除眾生對於身體的執著,對身體的執著放下了,證到我空,就能治凡夫的病。
《佛說佛醫經》
人得病有十因緣:一者、久坐不飯;二者、食無貸;三者、憂愁;四者、疲極;五者、婬泆;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風;十者、制下風。從是十因緣生病。(即:(一)久坐不食,(二)飲食無節制,(三)多憂愁,(四)過度疲勞,(五)淫慾,(六)瞋恚,(七)忍大便,(八)忍小便,(九)忍呼吸、哈欠、噴嚏等,(十)忍放屁。)
《摩訶止觀》指出造成疾病的有六種因緣:
一、四大不調,四大是「地水火風」,在釋迦佛眼裡,我們的身體,不過是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的和合。在《圓覺經》中,釋迦佛指出,「地大,以堅硬為性,如人身中之發毛、爪齒、皮肉、筋骨等均屬之。水大,以潤濕為性,如人身中之唾涕、膿血、津液、痰淚、大小便等均屬之。火大,以燥熱為性,如人身中之暖氣屬之。風大,以動轉為性,如人身中之出入息及身動轉屬之」。四大不調就是生病的別名。生病,佛門稱之為「四大不調」。《彌陀略解圓中鈔》中講,「地大不調,舉身沈重;水大不調,舉身胖腫;火大不調,舉身蒸熱;風大不調,舉身倔強」。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云:「凡四大之身生病,悉由多食所起,或由勞力而發。」
外在的四大不調雖是致病的因素,但內在的貪、瞋、痴三毒是引發各種疾病的主因。《維摩詰經》說:「我現在所有的病,都是由於過去的妄想所造成的。……眾生因為執著了我相,所以才產生煩惱和疾病。」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來自我們內心攀緣外境所產生的妄念。
戒經:「不謗亦不嫉,當奉行於戒,飲食知止足,常樂在空閒,心定樂精進,是名諸佛教。」
兩漢崔瑗的《座右銘》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