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苦中解脫8

2022-09-21·10 分鐘

本集介紹

上集談到「求不得苦」,這集繼續延續求不得苦
「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因為只要有所求,當求不到或得到太少時,就會起煩惱,這就是求不得苦。佛法中提到:「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妄想的心歇止,清明的心自然現前。儒家也是這麼講:「人到無求品自高」,一個人心中沒有貪求,品德自然高超。
有人會問,如果什麼都不求了,不是消極悲觀嗎?其實,真正心中達到無所求,亦不妨礙有求,因為有求就是用,無求就是體。這念心無欲無為,有求就是這念心的起用,心中安住正念,起用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求,要從因上去求,求自己時時刻刻起善念,不起惡念;求自己要不斷精進、發大願,修一切善,斷一切惡;求自己要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所以求了以後,又歸於無所求,就是真正的菩薩行,真正的般若智慧。如此,我們的心就安定下來了。心安定下來了,我們的智慧、定力,乃至於福報無形當中就會增長。
想要無所求,就要把名利財色看破,心能作主,不隨境界攀緣、馳逐。放下執著與貪欲的煩惱,心平靜了,本具清淨的智慧自然現前,此時就是定慧、解脫與自在。這時亦不妨礙有所求,因為這念心始終如如不動、處處作主,有求、無求都不離當念;都是自在解脫。
例如,靜坐的目的是在求解脫,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知見觀念正確,參禪打坐便能得到佛法的受用。然而,很多人學打坐,並不知道這個道理,反而是在求感應、求神通,起了這種心念,雖然修習的是出世法,也變成世間法了。如此不但得不到解脫,可能還會走火入魔,這都是因為想法不正確,心念不清淨所致。
由此可知,同樣是一件事情,由於觀念不一樣,所得到的果報也不一樣的。所以要時常檢討反省,看看自己的心念,在日用中、在有求的事相中,心中有沒有貪求、得失的念頭?如果有了過失,就要馬上改進,回歸當下無欲無為的這念心,凡事要在因中努力,不在果上執求,如此才能遠離求不得的苦惱。
這集「求不得苦」的心得,做個總結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 (第6卷)》
云何求不得苦?求不得,謂悕求可意色聲香味觸、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諸資身具,不得不獲、不會不遇、不成就、不和合,總名求不得。何因緣故說求不得為苦?謂諸有情求不得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廣說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說彼為苦。復次求不得時受二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求不得苦。
在求職,求升官,求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求身體健康偏偏諸病纏身,求心想事成偏偏不得心願,求之不得,心中慾壑難填,內心苦不堪言這就是苦苦;意念念念不停就是行苦。《仁王般若經疏》也說:「事與願違者,即是求不得苦。」《達摩二入四行觀》無所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要離求不得苦,在日常活
有一首「不知足」詩:終日奔忙只為飢,才得溫飽又思衣;衣食兩般皆足夠,房中缺少美嬌妻;娶了嬌妻並美妾,又無田產作根基;置下良田千萬頃,因無官職怕人欺;三品四品還嫌小,一品二品仍覺低;一日當朝為宰相,又想帝王做一回;做得君王猶不足,還把長生不老期;欲壑未滿夢未醒,一棺長蓋抱憾歸!這首詩道盡人們心中貪求念頭,就像在病房裡的病人,不好時就想趕快結束自己生命,但若好些時,想盡辦法想延長生命。有一篇短文與各位分享
人總在貪婪中失去幸福,在忙碌中失去健康,
在懷疑中失去信任,在計較中失去友誼,
在痴迷中失去分明,在執著中失去寧靜,
在傲慢中失去自我,在追逐中失去風景。
願大家在自己的心田耕耘「知足常樂」,要知道有求皆苦,無欲則剛,必能收穫滿滿!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