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介紹
這一集,主持人安力.給怒、比黛.A宓特別到台中纖維工藝博物館,採訪原住民經典文物貝珠衣的主題。安力第一次看到源自本身文化的貝珠衣,居然不是在部落,而是留學時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才被這項藝術品所震撼。為什麼部落看不到,反而是在國外相遇? 台中纖維工藝博物館台灣珍貴的泰雅貝珠衣幾近消失的泰雅貝珠衣目前收藏於國內外博物館內如今,節目就要帶您到台中纖維工藝博物館,來認識原住民族物質文化中,早期幾乎快被遺忘的物件lukus kaha貝珠衣。它更是台灣紋面族群,像是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的織者—織布藝術者最高的技術表現!首先,我們在博物館現場採訪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貝珠專家悠蘭.多又。山居的泰雅族群,為何會有材料來自大海的貝珠衣?從泰雅源流、語言、甚至大航海時代的貿易變遷,都可能牽繫到貝珠衣的由來!主持人採訪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貝珠專家悠蘭.多又(中)1895-1905年,可說是原住民物質文化「失落的十年」,造成原住民部落傳統文物稀少。文化的大斷裂延續百年,失傳的不僅是貝珠衣編織技術,也包括貝珠衣的意義與獨特的文化,以致不少人反而是在國外看到源自台灣的貝珠衣。所幸在今天,貝珠衣已成為備受重視的台灣文化資產,本地博物館也有了自己的館藏。猜猜看,一件貝珠衣需要多少貝珠製成?答案可能讓你嚇一跳!需要多年累積、多層次工法才能完成的貝珠衣,到底是給誰穿的呢?古時老照片,身著泰雅貝珠衣,戴貝珠頭冠的頭目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收藏泰雅貝珠頭冠臺師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悠蘭.多又老師介紹泰雅貝珠文化! ( 後景為全息影像復原貝珠衣帽等穿法)我們也訪問到東華大學講師、台灣玉石工藝達人林盛火老師。令人好奇的是,大量的貝珠是如何鑿出細小的孔,製成貝珠衣?因為技術已然失傳,以今日技術的眼光,都還沒辦法推測出以當時的工具與材料,如何完成如此艱巨的工藝!要精準穿孔而貝珠不破,即使動用鑽孔機與超音波,學生都未必每次都能成功製作。今日的研究方向為何?台灣玉石與貝珠的材料工藝,有哪些異曲同工之妙?林聖火老師分享近代工藝的穿孔技術澳洲原住民藝術家Judy Watson教授接受訪問澳洲原住民藝術家Judy Watson教授蒞臨這項特展,也接受了主持人的訪問。她的作品跨越繪畫、版畫、素描、雕塑甚至影音,多次獲獎。她談到在澳洲,貝殼也被用來交易,從澳洲北部的海岸一路交易到當地原住民的土地,從旁印證了泰雅族在山區也能取得貝珠材料。然而,她卻從來沒有看過像貝珠衣這樣的文物。這次受邀來台灣認識其他藝術家,一起創作,也討論共有的殖民歷史和文化記憶,讓她有很多的啟發。澳洲原住民藝術家Judy Watson教授介紹當地原住民藝術Judy Watson教授帶領學員實際操作澳洲原住民藝術家Judy教授示範創作工作坊學員認真學習創作深奧的古老技藝、智慧,深深吸引藝術家與民眾。從現場兩位參與貝珠工作坊學習穿孔體驗的學員分享,我們也能體會到貝珠工藝的魅力,以及年輕人對古老傳統缺乏興趣,讓人不禁憂心,更激起藝術家將傳統工藝融合現代創作的使命感。林聖火老師示範穿孔技術回到悠蘭.多又的專家觀點,她則深入分享貝珠衣的特色,包括精美的鍛金線,用來承載貝珠重量的各項編織技法,以及最新的研究方向。對於貝珠衣的復振,和文化知識的再現,當前最大的挑戰為何?需要哪些學術領域與耆老、新世代的共同投入?當初貝珠衣的材料,是如今已被歸為保育類生物的硨磲貝,要復振貝珠衣,該怎麼辦呢?還有不懂要問小單元,探討台灣原住民的織繡工藝,排灣族、平埔族、泰雅族各自有何特色?與貝珠有何關聯?主持人安力.給怒在現代藝術中,如何響應貝珠文化的復振?感興趣的聽眾可以透過哪些管道來深入了解這項藝術呢?歡迎收聽!貝珠衣原材料硨磲貝已被歸為保育類生物,所以要復振貝珠衣文物,有學者利用替代性材料取代 貝珠衣上的珠子如筆尖大小(現代復原同比例大小的貝珠衣) (從左至右)悠蘭老師,林聖火老師,安力牧師,Pitay E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