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103 對中國疫情的幾點擔憂 by 生物狗Y博 Yebin

2023-01-03·40 分鐘

本集介紹

12月31日早上我看到Yebin在微博發了一篇長文,名為”對中國疫情的幾點擔憂”。寫得非常清楚完整!但也擔心這顯然是一篇在中國政治非常不正確的文章,會不會被思想審查呢?
晚上去看,這篇已經消失了。和Yebin詢問,果然是自動被消失的。但我希望這樣理性科學的聲音應該要被更多人看到,特別是被更多牆裡面的人看到。因此徵求Yebin的同意轉載於此!全文請見
https://linshibi.com/?p=41092

Yebin是在美國工作的中國人,是我這兩年在Clubhouse上一起科普的好夥伴,他是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遺傳學博士,目前在藥廠工作。這兩年來寫了非常多新冠科普文章。

微博
https://weibo.com/u/7597822550
------------------------------
對中國疫情的幾點擔憂
1.我們對疫情狀況毫無了解。中國在12月初的防疫轉型中沒有做到疫情檢測的轉型,而是沒有更新感染病例收集方法的情況下突然放棄絕大部分檢測。導致如今沒有任何可信的感染病例數據。如今疾控中心播報的病例不是低於實際感染多少的問題,而是根本反映不了疫情走向、趨勢、擴散範圍中的任何一點。如果說中國正在和疫情作戰的話,我們等於在戰場上毫無情報支持。僅這一點,就應該讓我們恐懼。

2.我們對病毒的變化毫無把握。三年疫情,如果有什麼經驗教訓值得銘記,那突變株對疫情走向能產生翻天覆地的影響,這一條最不該忘。從Alpha到Delta再到Omicron,每一個主流突變株的出現,都對全球疫情走勢、防疫措施有效性產生了巨大影響。對病毒演變的監測在疫情越是嚴重時越不應該放鬆。但如今中國對突變株的監測做得如何呢?整體疫情檢測都成了笑話時——我相信有些人認識的新感染的人,完全可能超過疾控中心報出來的某個省的新增感染人數,何來有效的突變株監測?即便有新突變株出現,按當下的情況,國外的一些機場海關的病毒基因組監控可能比國內的監測還要早發現。

3.我們把一切的防疫責任都推給了醫療工作人員。過去三年,全球積累了多個有效的防疫工具,這些防疫工具共同點是什麼?就是讓人不用去醫院。高效的疫苗即便面對免疫逃逸嚴重的Omicron,也能一定程度上減少傳播,並且長時間大幅降低重症風險。高效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如paxlovid則能幫助高危人群進一步降低重症死亡風險。

而國内的工具是什麼呢?如果說疫苗,滅活疫苗有充足的證據證明其有效性顯著弱於國外主流mRNA疫苗——包括降低重症風險的起始有效性、持久性,巴西、新加坡等地都有證據表明滅活疫苗更弱。抗病毒藥物方面,準備不充足顯而易見——最近剛批了默克口服藥,之前僅有paxlovid,實際上瑞德西韋早就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有效性,但已被中國遺忘。考慮到龐大的人口基數,這三個藥不僅應該在開放前批准,還需要在開放前儲備充足,做好相關使用培訓。如今不僅是儲備不夠,連怎麼用都是糊里糊塗。

4.我們在提供權威但不真實的信息。國內有很多機構以及專家不斷提供各種說法,遺憾的是其中不少部分存在問題,還有一些是明顯的誤導。

5.我們在信息不足的情況下可能有太多盲點。當我們的專家信口開河說估計北京有80%的人已經感染的時候,小城市、鄉鎮、農村的情況是怎麼樣的?這些地方的防疫準備又是什麼?

6.我們在虛構現實,抹殺真實的記憶。某些專家不久前還在宣稱Omicron致死率比流感高六七倍,如今卻大言不慚稱一直跟踪病毒變化,Omicron致病力已大幅下降。至於打有準備之仗的說辭,更讓我懷疑準備二字是否有了新的定義。如果說Omicron疫情終能過去(這點專家們確實沒說錯),只是代價高低,過了寒冬就是春天,對於疫情或許是真的。可是這種抹殺現實的危害呢?是否會止於2023年春?

在這2022的最後時刻,只能希望一切擔憂都是杞人憂天。

歡迎追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04b的發聲管道!
我的電子名片
https://lit.link/linshibi
希望大家當我的種子教師,推廣正確的新冠衛教。科學防疫,不要只以恐懼防疫!

歡迎贊助林氏璧孔醫師喝咖啡,讓我可以在這個紛亂的時代,繼續分享知識努力做正確新冠相關衛教。
https://open.firstory.me/join/linshi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