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介紹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pay.firstory.me/user/cl03n4tkx2p680852d9ju2xm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3n4tkx2p680852d9ju2xm2/comments
第30章 三清河(天河)
“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亦稱“天清、地清、人清”,道經曰:“天得一則清,地得一則寧,人得一則聖。”故知三清乃是大道一理所生化;三清為混元古聖,道法無邊,故凡間學法之人,書符必先請三清,即符頂三勾也。四正者,就是身正、心正、言正、行正,人須守此四正,方能得道,故四正為登天之雲梯,世間學法之人,必在符下書“罡”字,意取四正,心身言行皆正,正經無偏,正神下降,而後書符,靈力顯赫莫測,此點世人大都不知。
今日課程中,過了南天門,濟佛帶李方明來到一條相當廣闊的河流前,河水清澈無比,好像劃成三線,濟佛說:“這裡是‘三清河’,在三十三天外,又稱‘天河’,此段是上游,晶明透澈,昨天我們直飛而過,所以你未發現這片景色,今日來此方能看見。”李方明說:“這條河怎樣才能渡過呢?”濟佛說:“蓮花出於污泥而不染,今日這座蓮台,若要浮游渡過三清河,恐怕不易,因蓮花性喜污泥之水,所以恐其無法適應此三清河水!”李方明說:“這是為何?”濟佛說:“是養份不夠。蓮花專吸收污穢之物,以顯其清白之體,今日三清河水已是清瑩澈底,無何雜質,故蓮花不適其性。”李方明有些疑惑,問:“蓮是植物,論理應該能適應清澈之水呀?”濟佛說:“你有所不知,蓮花代表著仙佛,仙佛能成為仙佛,必須普度天下眾生,但天下眾生皆沉淪於污穢環境中,酒色財氣、名利恩愛,混於一槽,仙佛必駕慈航而渡之,故蓮花生於污泥,意指仙佛生活于眾生之中,如無眾生,何能稱仙佛?無眾生之時,仙佛也是‘眾生’了。故蓮花處於風塵污泥之中,仍要保持自己清白品性,否則蓮花被污水浸爛而亡,哪能再生長出翠綠之葉、清白之花呢?如眾生之品性,皆如三清河水清白時,也無需蓮花了!世人只要性清品潔,一踏進三清河水中,自然能夠履水如平地,順利通行,自己就成了蓮花化身,蓋因人合三清,得一則成聖了。”李方明領悟,這是濟佛借物喻理,講述人與仙佛之間的關係,和如何得一成聖之理,說:“恩師說得是!”濟佛說:“天一生水,此三清之水,下注昆侖,流到凡間,化為塵水,則是黃河,故世間有:‘黃河澄清之日,聖人出焉’之說,系指三清之水,若直流至凡間,則上界有神聖順水下凡投胎了。”
正與濟佛說話間,李方明看到前面來了一位老者,行水而來,濟佛說:“他是河上公!方明向前行禮!”李方明上前叩見河上公!河上公說:“免禮!哦哦!凡人來到天河,難道是偷渡嗎?”李方明說:“不敢!我隨恩師奉旨游天堂,今日到此地,正聽著恩師說法,怎敢偷渡?”河上公笑道:“原來你無偷渡之意,其實也不怕你偷渡,如你腳底不淨,一涉三清河水,馬上沉了下去,化為烏有,吾有渡你之意,不知你覺如何?”李方明說:“謝謝!求之不得,請河上公賜筏渡我!”河上公說:“好吧!憶昔漢文帝時,其恭儉仁孝,躬修玄默,夙夜勤讀道德經,苦不得其解,吾化身下凡,結蘆於河上,自稱‘河上公’,有意度文帝傳以大道,文帝聞悉,便派遺使者前來,請釋道德經疑難處,吾曰:‘道尊德貴,非可遺人問也。’使者回後,將實情稟奏文帝,文帝即親來跪問,吾卻閉目端坐,視若無睹,文帝心生不悅,心中默念:‘子雖有道,但為朕之臣也,為何如此高傲?’吾已知其意,一躍而起,出了草蘆騰空上升,離地百丈之高,俯下而曰:‘今吾上不在天,下不在地,豈為臣民乎?’聲如洪鐘,震動天地,文帝聽後甚為悔悟,稽首謝罪,後來吾感其真誠,遂再下凡化度之。故世間之人求道,須虛心受教,否則不能遇見真人,今日李善生既來,吾自然化度之,你摸摸自己腳底,還有否塵埃?”李方明說:“慚愧,還有!”河上公說:“那以後再來吧,這三清河水不能讓你洗腳,還是到黃河洗吧!”李方明說:“到黃河不是更洗不清嗎?”河上公說:“不到黃河心不死,一到黃河死又生!”
濟佛笑著接話說:“還是請河上公,說說此天河水的妙用吧!”河上公說:“好的!三清河水之妙用,世人無人知之。溯自元始一氣化三清,此河就是原靈出世的‘水精子’,精血如水,世人之生育,由父精母血相交而懷孕,父即木公,母則金母,欲火則火精,精血則水精,黃老為婆,相交孕化,故能生人。然天河之水降落凡間,下注昆侖,中流黃河,小注四大部洲,故土中能夠生水,此即黃老之造化也。水精之成形,如蝌蚪,乃屬陽性,感水中之陰性,故能蛻變成蛙,人類生化亦同此理,人秉陰陽之氣交感而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故蛆繭化蝶,蝌蚪成蛙,種子能成菜成樹,萬物之化生,不離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故言五老有生人、生萬物之功。所以世人修道,須先脫去五行之氣,如脫去種子之芽,則萬物不生不滅,可以回復無極虛空;此芽若不脫去,又成輪回種子,生生滅滅,如子之成菜,菜又結子,子又生菜,一而化二,二而化三,三而化四,四而化五,一本而散萬殊;人之欲念萌芽,即是輪回種子,故雲‘欲起則生死續,念生則輪回生’,種子可種於中土,也可種於西方,更可種於南方、北方、東方,但因五行之氣不同,氣候水土有異,生長形態也就有了差別,故今日世界有不同的人種及不同的膚色。今日世人修道,須化去表面的不同點,而尋其‘根’本,世界萬物,乃是元始上帝一粒種子撒下所化,故修道必由五方而歸三清,三清而歸一氣,經三清之河,進入本源,而修成無極上乘道果,超出三界、跳過五形之拘束,自然能夠逍遙自在,上帝創造萬物之功能,奧妙如此!”濟佛說:“感謝河上公指破天機。”
正說話間,李方明看見前面又來了一位道長,容貌甚為年青,渡河不用舟,順水而來,到面前時,李方明拜見此位道長,請以示仙機,青雲道長說:“我自上清宮而來,系靈寶天尊弟子,今日心血來潮,知濟公活佛與李善生遊天訪道,故來三清河一敘,剛才河上公已將河起源,敘述一番,故特別再向李善生分享‘修道三步驟’,世人修道,往往心志不堅,戒律不嚴,每每一再原諒自己過錯,終於造成無可挽救的地步,今特闡明的修道三步驟,如能確實做到,保證可以渡過三清河:
一、天清:人之頭為‘天’,藏玄關靈竅,必須竅開靈活,絕邪思、去欲念,則神智清明,靈台通天,一旦三寸氣絕,真靈飄飄而上天堂,此謂之‘天清’。
二、地清:人之肚腹為‘地’,脾胃屬土,食五穀以養生,戒葷腥以衛生,肚腹純真,無積腐敗肉,三寸氣絕,清氣還原,神靈必歸於淨土,此謂之‘地清’。
三、人清:人之下部謂之‘人’,男女情欲動,必泄其精血,夫妻以外則謂‘邪淫’,邪淫則亂陰陽、乖人倫,精血為人種之根,妄泄妄施,濫交不節,顛倒錯亂,毀滅靈種,即如殺害生靈;精血混,則河水渾濁,好色邪淫者,以為‘只羨鴛鴦不羨仙’,正所以消道念、長淫欲,魂魄消沉,色魔高揚;人之淫根,生於海底地下,人道為眾污穢彙集排泄之處,熱衷此者,三寸氣絕,自墮大海之下的陰曹地府;反之,清淨淫根化為善根,貞潔苦海化為道海,則人欲淨盡,天理流行,三寸氣絕,自然由人道接地道而歸天道。然世上修士,每有修道之志,惜無遠色之心,陷其溝壑者,不乏其人,故死後隨濁波亂流,沉溺愛河,或禁地獄,或生人道,輪回不息。今值普度,眾生修道,如能去色存清,則人身三部,‘上中下’三清無礙,即可考驗通過三清河,可證無極道果,歸三清聖境;否則功果雖多,死後亡靈,必賴諸天仙佛靈光加被,再加磨煉,至心性純真,始可逐步上升,願天下眾生悟之。”李方明說:“感謝青雲道長開賜金言。”李方明拜別青雲道長、河上公,隨濟佛回堂,拜別恩師,結束了今天的課程。
回到堂中,見今日天色尚早,便在無極殿前細思自己經歷,他覺得自己思想、身體和外界好像一直在相互作用,有點明白量子理論中“意識決定物質”的感覺,中土流行的理論則是“物質決定意識”,以前李方明也認為世界絕對是這樣,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他在親身經歷中已經感到,若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意識,隨順外界物質變化,最後結果都是墮落冥界,他得出一個自己的結論:“物質對意識是有影響,會讓人不斷產生欲望和追求享受的思維;而思維對物質有決定性的作用,自己的心念意識決定自己的境遇,外界的環境變化,是會影響生存條件和思維想法,必要能堅定信心,弄清楚事務來龍去脈,就能掌握物質世界變化的方向。”突然他有所明悟:“這不就是仙佛恩師說的‘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做自己的奴隸’嗎?”想通後,他淡然一笑,結束了打坐,回房休息去了。
後記:蓮台靜坐,心花大開;紅塵苦海,樂極生災;繁華幻夢,何日醒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