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 019

2020-11-30·1 小時 27 分鐘

本集介紹

  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群書治要360》,在這一段時間談的都是「君道」,上一節課談到「反身」。我們學「君道」,就是為人君者、為人領導者應該依循什麼倫理道德標準,才能把領導者的角色扮演得好。一個國家有君王、有領導,一個家庭也有領導就是父母。在《易經》當中「家人卦」裡面,就有提到「家人有嚴君焉」,也是有非常威嚴的領導者,「父母之謂也」,父母是一家的君、一家的領導。這個君當然以身作則帶動家風,同時嚴君他是有道德的威嚴,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也能及時給予引導、給予教誨,這是一家之君應該盡的本分。我們在學校教書,整個學校的君是校長,在班級裡面老師是君、是領導者,所以君親師都離不開為君的,一個角色、一個精神。所以中華文化的道理,我們學的時候很能夠體會它的精神,舉一反三。事實上這個為君之道,應該對每個人在家庭、團體當中扮演的角色,都是非常好的指導原則。而我們學的是為君者的修養應該如何提升,當我們身為下屬,在聽到君道的這些道理,我們不是聽了以後,把這些道理變成拿來要求自己的領導者、指責自己的領導者,那這個心境可能就會偏頗。
  我們想幫助領導者,但是我們是用指責的、要求的,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學經典不是學了以後去指責別人,很重要的是每一句反求於自己,這才是「反身」的精神。我今天是為人君,我有沒有照著這些道理去奉行?我今天為人臣,了解到領導者並沒有依照經典做事,我看得很清楚,因為我懂。清楚以後決定不是指責、不是批評,而是我們為人臣者應該善巧的、應該柔軟的,把這些道理提醒領導者。我們堅信人性本善,有這些好的道理提醒,他觀念轉過來,正念提起來,問題就能解決。所以我們不管扮演哪個角色,都要先正己,別人對不對現在不是最重要,首先我自己要做對。領導者有不對的地方,我一個下屬現在應該做什麼對的事?《孝經》當中說到,「進思盡忠,退思補過」。領導者有不對,怎麼樣用他能接受的方法,用善巧、用體恤人情的方法讓他能接受,而不是反彈。
  君臣如此,五倫關係都是這樣,記得有一次,我們辦大專的幸福人生講座,這些大學生也很好學,吸收能力都特別好。他們了解到,為人子應該「親所好,力為具」,應該冬溫夏凊,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的這些道理。而他們想到,自己家庭當中三代同堂,而他的奶奶卻是住在小房間,他父母還有他住大的房間。他明理之後,就覺得對奶奶是不孝的,所以他自己把自己的房間給騰出來,讓奶奶睡他的房間,本來他的奶奶,是住在家裡旁邊的一個很小的房間,可能也很簡陋。他把他的房間讓出來,他自己睡在客廳的沙發上。他的父母這麼做,是不妥當的,而他並沒有回去拿著道理指責他的父母,反而是從自己開始要求起。他不只把房間讓給奶奶,在往後的日子,對奶奶生活也是盡心盡力的照料關懷。沒多久他的父母看了之後都被他感動,之後也對奶奶態度轉變,懂得盡孝。所以在家庭裡面他的父母是君,他是臣,他是為人子。所以對上要感化,要善巧的感化;平輩之間多勸化,好言相勸;對晚輩要教化,教育他們,抓住每個機會點引導他。所以這個大學生雖然年紀一、二十歲而已,但是在體恤人情上相當的柔軟。這是父子的一個例子。
  夫妻之間,太太也非常尊重先生。在周朝有一個中興的天子叫周宣王,在他那個時候政治算是比較下滑的。而有一天他早上睡得比較晚,「晏起」,那上朝就拖延了很長一段時間。當天他的皇后姓姜姜后,姜后是齊王的女兒,這個女子她是從名門出來的。我們每個人在社會當中,都代表自己的家庭、家族,所謂「德有傷,貽親羞」,我們做得不好,人家說我們沒有家教,這以身就辱了父母、辱了家族。我們走出國門,假如我們行為不檢,可能羞辱的是自己的國家。所以人德行能增長,沒有別的,他羞恥心時時能夠提得起來,不能羞辱父母,不能羞辱祖先,當然也不能羞辱自己、糟蹋自己。而女子出嫁也是如此,出嫁之後相夫教子、孝順公婆,社會大眾讚歎一定是讚歎她的父母會教女兒,所以我們行為好,會讓父母感到欣慰。
  姜皇后,姜后她也代表齊王、代表齊國,她本來就享有賢德之名,而且行為非常謹慎,「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這些在她們那個時代,女子從小都受到非常嚴謹的教育。而那天看到周宣王晚起,這等於是荒於國政,宣王做錯了,姜后也看到,她怎麼勸?她自己把自己的簪子,就是在固定頭髮的那個首飾簪子,還有耳環這些貴重的手飾,統統把它卸下來,低著頭站在巷子裡,表示非常的懺悔、慚愧。然後請她的保姆去跟宣王報告,說因為她做得不對,才會讓宣王晚起,所以她婦道沒有做好,才造成這個結果。所以丈夫有不對,她首先反省她自己。宣王聽了之後,誠惶誠恐,馬上給自己的皇后回話:這是寡人之過,不能怪太太。姜后本來脫下首飾是希望宣王降罪,甚至把她這個皇后的位置去掉。宣王感佩太太的德行,還有太太的提醒,馬上反省自己,恢復姜后的位置。這個例子也讓我們體會到,確實提醒丈夫、提醒領導者,都要有非常善巧的方法,而不是指責,而不是要求而已。
  我們上一次談到「反身」是在第六冊八百一十九頁,我們請大家翻到《管子》的這個部分。我們上一次談了:
  【故明王有過則反之於身。】
  反求諸其身,反省自己。
  【有善則歸之於民。】
  有好的善行、善事都歸功於臣民,這個處世態度非常重要,等於是好事向他人,絕不邀功;一有錯誤了,他一個為君者先反省自己,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才造成這個結果。就像古聖先王講的百姓有過在於他一人,「朕躬有罪,無以萬方」,大家念得出來,就是代表上一次回去有背了,「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而我們看每個人他的態度是個因,它就會感來一個結果。比方愛人是因,人恆愛之是果;敬人是因,人恆敬之就是果。所以天地之間任何事情,都離不開因果二字。一個為君者有過,他就反求諸己,這是他的一個態度,這是因,會感來什麼結果?
  【有過而反之身則身懼。】
  時時反省的人,他表現出來就是能謹慎,戒慎恐懼的修養,時時反省自己成就他的學問。
  【有善而歸之於民則民喜。】
  功勞、善事都歸給臣民的付出,老百姓覺得很被認同、很被理解,整個團體、國家向心力更強。
  【往喜民。】
  功勞給老百姓,老百姓歡喜,願意為國家、為團體做事。
  【來懼身。】
  遇到事情都反省自己,自己謹慎的態度,修養不斷提升。
  【此明王之所以治民也。】
  『明王之所以治民』,能把國家治理得好,就在於他有這樣的修養。「今夫桀紂則不然」,我們看接著書上講到的,桀跟紂王他就不是這個態度。當然我們知道,桀紂是暴君,暴君的行為也來自於他修養心態的偏頗,所以反過來看這個態度不一樣,結果就是截然不同。「有善則反之於身」,有什麼善行、功勞,統統都覺得是他自己的功勞,他自己做到的。有善則反之於身,增長傲慢,好大喜功,這德行就下降了。「有過則歸之於民」,有了過失統統都是推卸、指責,都把過錯塞給臣子、老百姓。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有過而歸之於民則民怒」,日積月累老百姓就怨怒了,覺得怎麼可以這麼無理、這麼跋扈,錯了都不承認,還都怪別人。「有善而反之於身則身驕」,好的都往自己身上攬,愈來愈驕傲自滿。
  「往怒民,來驕身」,錯誤都推給老百姓,慢慢的家就積了怨怒;好的都往自己身上攬,驕縱愈來愈嚴重。「此其所以失身也,可無慎乎」,這就是他為什麼麼道德退喪,甚至於最後引來民怒,甚至老百姓造反把他推翻,這都是失德,甚至是失國了。所以為政者能夠不謹慎自己處世的心態嗎?這是上一次我們談到的,我們再從反面來看到他的結果。所以《弟子規》當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話,我們立身處世一定要提得起來,「見人善,即思齊」。明王,我們見他善即思齊,我們在團體當中,也能有反省自己,讓功於眾的態度。反面的桀紂例子,我們「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接著我們看「反身」,最後一句第三十七句,在第十冊的一千二百五十四頁。這個剛好舉了具體正面跟反面的例子,我們看到第七行裡講到的:
  【傳曰。】
  這個『傳』是指《左傳》,『傳曰』:
  【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由是言之。長民治國之本在身。】
  後面還有一句講,「詹何曰,未聞身治而國亂者也。若詹者,可謂知治本矣」。後面這句也很精彩,這是具體講到了,歷史當中明王跟亡國之君的例子。『禹』是夏禹,『湯』是商湯,都是開國的君王,他們都是罪責自己,遇到事情首先反思自己的錯誤。所以他們的事業、他們的功業,『興也勃焉』,興旺得非常快速、蓬勃。這個我們可以看得到,像湯王,當時候夏桀把國家治理得非常混亂,湯弔民伐罪,推翻了夏桀,在很短的時間之內這個國家就大治了。為什麼?因為老百姓長期在暴政之下很痛苦,民心思治,都希望趕緊國家安定過上好日子。而湯王愛民又能反省自己,那他愛民,老百姓就愛他;他反省自己,老百姓也懂得自我反省,所以整個國家興盛得很快。
  而夏桀、商紂都是怪罪別人,所以他滅亡,『忽』就是快速,滅亡得很快,尤其夏桀在殺了大忠臣關龍逢之後隔年就滅了。這樣的忠臣是國家的棟梁,他不只不聽,還殺害他,所以「國之將亡,必有妖孽」,他這個行為就是妖孽的行為,很快就滅亡。『由是言之』,由此來說、由此可見,『長民治國之本在身』,能夠讓整個國家人民過上好的日子,社會安定、人民祥和,主要的根本還是在君王自身的修養。所以經本上說到,詹何是楚國的一個大臣,他講的這一句話很有味道。未聞就是從來沒有聽過,身治而國亂者也,沒聽過一個君王很有德行,他的國家敗亂,從來沒有聽過。所以確實真的能身修那就能家齊,家齊國就能治,「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它這個根基紮得很好,哪有說樹木長得不好的道理!所以詹何可以說是明白治國的根本在修身,他體會得很深刻。這是「反身」最後一句。
  我們接著來看下一個「君道」的單元,是「尊賢」,在第九冊一千一百四十頁,「尊賢」這句在《說苑》當中,我們一起學習過了。句子當中提到的:
  【無常安之國。無恆治之民。得賢者則安昌。失之者則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古人講到很多重要的人生道理,都是非常斬釘截鐵、非常肯定。所以從古至今得到賢德之人,國家就安定昌盛,失去了就會導致滅亡危險,都是如此的,從來沒有不是這樣的。所以沒有說哪一個國家是長保安定,也沒有永遠順服統治的百姓,最重要的是有好的賢者來治理、來愛護百姓。所以整個治理國家當中,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中庸》講的「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而理上我們體會、了解,在歷史當中,我們看一個朝代有興盛之主,也有滅亡之君,他們同樣是天子,可是結果為什麼差這麼多?那還是在君王自己賢德,失德了他就敗了。比方商朝,商湯賢德,進而他用伊尹做宰相,這是『得賢者則安昌』;那到了紂王,賢者都不用了,『失之者則危亡』,這是指一個朝代是這樣。甚至於是一個君王,他一生當中假如用了賢臣,他當下國家很興盛。但是到了晚年,或者是這個賢者不在,他用了佞臣,那可能他會到死無葬身之地都有可能。所以有沒有賢者輔佐,就是太關鍵了。
  我們看到一千一百四十頁第二行,這就舉了一個歷史上的實例。「桓公得管仲」,齊桓公拜管仲為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這件事情對我們華夏民族非常關鍵,沒有管仲輔佐齊桓公,我們可能中原的文化就被這些戎狄給滅掉,當時候就是因為能團結,才能抵禦這些侵略。所以孔子在這一件事上,是非常讚歎、感謝管仲的貢獻。桓公成為五霸之首建立功業,「失管仲」,他失去了管仲,「任豎刁、易牙」,還有個是開方,這幾個佞臣,「而身死不葬,為天下笑」。其實桓公本來也沒有用這幾個人,因為管仲在生前就已經告誡他,這幾個人很有問題,那時候齊桓公還覺得他們挺好。
  管仲分析給他了解,因為豎刁,為了親近齊桓公在身旁照顧他,自己去勢了當太監,桓公覺得:你看他為了我犧牲這麼大。管仲說的,人都是很愛惜自己的身體,他連身體都不愛惜的時候,他一定帶有很強的目的。易牙是很會烹調的廚師,他問桓公,有沒有吃過嬰兒的肉?桓公說沒有。他居然把自己的孩子煮給桓公吃,桓公覺得:他對我比他孩子還好。管仲提醒他,人哪有不愛自己的親生孩子的,他連親生孩子都不愛,他這個愛是很有目的、很有詭計的,這是不真實的,「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所以沒有經典來判斷,人有時候因為情感,因為自己的好惡,容易把人給判斷錯誤。還有開方,他是一個國家的公子,一個國家的公子以後要當君王,他居然沒有在他的國家,跑來陪伴齊桓公,連父母去世了,他都沒有回去奔喪。那桓公覺得:他對我比他父母還好。管仲告訴他,哪有連父母都不愛,而能愛別人的?所以聽了這些話,把他們這些佞臣都疏遠。
  可是管仲去世之後,桓公後來還是用了他們。所以平天下為什麼下手處在格物?不格除這些欲望,還是會敵不住誘惑。因為這些人能陪他玩,能給他好吃的、好的享受,忍不住最後就被這些佞臣給害死了。桓公死前感嘆:沒有顏面去見管仲,因為管仲早就已經提醒他,他還是犯了這個錯誤。所以這裡講到的身死不葬,《史記》當中寫,去世了六十七天才被發現,因為屍蟲都流到外面去才被發現。所以這裡講到的,「一人之身」,齊桓公一個人的一生,「榮辱俱施焉,在所任也」,他極大的光榮跟羞恥,都在他這一生發生,為什麼會差那麼多?就是因為他所任用的人,產生這個結果。任用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任用了易牙、豎刁、開方,最後就身死都沒有葬身之地。所以從歷史當中,我們對這些教誨,體會就會愈深刻。而在《論語》當中也提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大舜很會治理國家,他以身作則,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他任用了很多聖賢人。國家每個重要的位置,比方任用大禹治水,任用稷去搞農業建設,任用契搞教育,都任用得非常好,這是「得賢者則安昌」。
  我們看下一句第三十九句,「書曰」,這是在第五冊六百四十二頁。我們看一下六百四十一頁最後一句話講到的,「天地協氣而萬物生」,這整個天地運行都非常和順,萬物生長;「君臣合德而庶政成」,君臣同心,政治政通人和。所以「五帝之世非皆智」,在五帝的時候並不是說,這些臣全部都是有智慧的,「三季之末,非皆愚」,三季是指夏商周,這三個朝代到末世的時候,也不是所有的臣都是愚昧的。關鍵在哪?「用與不用,知與不知也」,好的你用他嗎?你知道他嗎?不好的,你能認清楚嗎?你能不用嗎?都在這些關鍵上。
  【書曰。】
  《尚書》上講到。
  【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
  『不世』就是他很超凡,很想有作為的君主,超凡的君主他必能用超凡的大臣。而能用超凡不俗的大臣:
  【必能立不世之功。】
  必定能建立非常偉大的功業,這也是因果關係,有這麼好的君,他才能方以類聚,感來不凡的臣子,然後臣子為國效命,君臣一心建立不凡的功業。而我們想,當太宗皇帝看到這一段,他是有志氣的人,那當然他也會期許自己,是做一個不凡的國君創立不凡的事業。而其實在貞觀初年,君臣之間曾經就有這樣的對話,大家在君臣之間在討論,從魏、晉、南北朝、隋,等於是亂世的時間很長,現在唐建立應該很難馬上達到天下安定太平,因為覺得亂比較久了。但是魏徵卻不這麼看,因為他講到,人在長期的危難、困頓當中,他時時都很擔憂死亡,所以他這樣的心,就非常期望國家能夠安定大治。他有這樣的心,就很容易教導他,百姓就易於教化,所以大亂之後容易教化。就好像一個人餓了很久,你拿什麼東西給他吃,他都覺得很好吃。
  而太宗說到,善人治國百年,能夠勝過這些殘暴的風氣,讓人心善良,去掉這些刑罰,那也要百年,現在大亂之後馬上要求大治,這個好像不大可能。魏徵說到,這個善人指的是一般的善人,而不包含聖哲人。這句話大家要聽得懂,這就是期許太宗皇帝,你不是普通人,你是聖哲人,所以你不用那麼長的時間。因為聖哲人施化上下可以同心同德,整個國家的恢復治理一年就可以看到效果,三年就可以治理得非常成功。魏徵說三年已經算很久了,當然那個時候大亂之後,不只太宗聽了之後,一時還不能很相信,像封德彝很多大臣也都持反對意見。覺得夏商周以後,人心都變得比較刻薄、不厚道,而且秦朝又用法律來治國,統統要治都沒有辦法治得好。魏徵這麼說,馬上就要治得很好,這個想法、做法可能還會造成國家的混亂。
  魏徵面對這個情況,非常鎮定,所以一個大臣能扭轉國家的政策,沒有定力、沒有智慧辦不到。我們想一下,假如我們講到這裡,皇帝也不是很相信,所有的臣子都圍攻,這個時候我們還講得出話嗎?人面對什麼時候、什麼境界都要很篤定。魏徵這個時候把五帝三皇的歷史都講出來,黃帝跟蚩尤打了七十幾餘戰,那個國家社會是很亂的,但是勝了以後很好的去治理,很快就太平。包含商湯平了夏朝的亂,也很快就天下安定;紂王無道,但武王討伐他,也很快的到成王就太平。所以從這些歷史來講,其他的臣子聽了,也不好反駁,當然最後更重要的還是太宗,用還是不用、信還是不信。太宗接受了魏大人的建議,還是用先王之道盡心竭力來治理國家。所以太宗也不簡單,非常勤奮不厭倦,才幾年的時間整個唐朝海內都非常康寧,而外患突厥也被他們打敗了。
  這個時候太宗不容易,那時候海內康寧,甚至國際間給他極高的讚譽,稱他天可汗。他沒有居功自傲,反而對著群臣說到,這個態度很難得,時時飲水思源。太宗說貞觀初年的時候大家都在議論,說當今必不能行王道,聖王之道。只有魏徵極力勸我,我最後聽從了他的勸告,不過幾年的時間,華夏都安寧,遠方的民族都來朝貢。而突厥本來都是來侵擾中國的,現在連他們的酋長統統都來歸附唐朝。所以這都要歸功於魏徵的智慧、魏徵的堅持,講完之後還看著魏徵。我們看到歷史當中,都可以體會到,太宗跟魏大人他們君臣之間那種情義。太宗看著魏徵說到,玉雖然它有很好的本質,但是這個美玉它是在石頭裡面。所以沒有良工給它琢磨,它跟石頭是沒有什麼差異,「玉不琢,不成器」,遇了良工它才是傳萬代的寶貝,這是譬喻。
  而太宗非常謙虛,他說我雖然不是什麼美玉,但是因為公所切磋,就是藉由魏徵這些很好的建議、勸諫,太宗說「勞公約朕以仁義」,勞煩魏大人常常都用仁義道德來敦促、來鞭策我,使我的功業能夠達到現在這個情況。公,這是對魏大人的尊稱,就是我生命當中的良工。一個皇帝能這樣讚許他的臣子、感恩他的臣子,相當不容易。所以這個故事讓我們了解到,太宗是『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同時也讓我們感覺到,太宗非常尊重這些有德的臣子,甚至於在態度上尊他們的德行,向他們學習。而在整個中華文明,其中有兩個朝代在整個世界代表著華人,漢唐,我們都是漢人、漢文化;走到世界各地,你在歐美地方都能看到唐人街。剛剛我們舉的是唐朝的例子,漢是劉邦建立的。
  很有意思,我稍微留心,認識的一些學習還有弘揚中華文化的朋友,姓劉的跟姓李的特別多,大家可以去留心,現在尤其在祖國大陸講學的,姓劉跟姓李的特別多。你看前不久我們劉蘇阿姨來,還有中央黨校劉余莉教授,還有上次我們還請劉芳總裁,姓劉的特別多。還有姓李的老師也很多,唐朝是李家建的,漢朝是劉家建的。所以人生很有意思,好像命中該你幹的事,你還是老老實實趕緊把它幹了,天命不可違。有一次我回台灣我們辦課程,台灣至善教育事務基金會現在的執行長陳瑞珠老師,那一次課程我們都會拜孔老夫子,行三跪九叩禮。我跟陳瑞珠老師我們一起拜孔子,行完拜師之禮下來之後,陳老師就跟我說到,我們兩個這一輩子一定要做弘揚文化的事情。我聽了之後就請教她,為什麼?她說今天我們一起去拜孔子,她有一個體悟,她說孔子當年最大的困厄就是陳蔡絕糧,七天沒有飯吃,所有的弟子都餓得不行,爬都爬不起來。她說因為她姓陳,我姓蔡,陳蔡絕糧,所以我們這有罪過,這一世要彌補陳蔡的罪過,我聽了也覺得很有意思。《了凡四訓》當中有一段話,「遠恩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那我們是中華民族,都有責任要弘揚古聖先王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陳國、蔡國這都屬於我們的祖先,當時候困住了孔子,那這是罪過沒有錯,所以要彌補這個罪過。
  我們剛剛講到漢是劉家建立的,我們就想到劉邦,當時候楚漢相爭很多年,最後統一。劉邦面對眾臣子就說,請問他們,為什麼最後他能統一天下,而項羽是失敗?他希望所有的臣子暢所欲言,不要有什麼顧忌,分析分析這個結果。臣子就說,君王,你有時候還是會有點傲慢、侮辱人,而項羽還滿有仁慈心、愛護人民。而大王你很特別的地方,在跟天下分享利益,這個臣子立功了,你馬上賞他。這個臣子把這個地方戰勝,佔領下來,你會把這個地封給他,你不會佔為己有,這與天下同利。而項羽他嫉賢妒能,嫉妒心太強,有功勞的人,他反而嫉妒陷害他,賢德的人他反而起疑心,打勝仗的人沒有給他論功行賞,把地佔領下來的反而也沒有封給他,這是項羽所以失天下的原因。這個分析也讓我們省思到,項羽在一些表現上,也是有愛護人民,不然他也不會要推翻秦的暴政,出發點還是好的。但為什麼後來,會嫉妒這些有能力、有德行的臣子,還是根源在他修養的問題。
  《大學》裡告訴我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最後都是歸到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心正」。人傲慢心不去掉、嫉妒心不去掉,他不可能真誠去凝聚人心的,最後是眾叛親離都有可能。臣子的分析,劉邦聽了以後說到,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能用很多非常有德行的大臣,所謂用「不世之臣」。劉邦接著說,他能用張良,因為張良他有智慧運籌於帷幄之中,可以決勝於千里之外。一些重要決策假如錯了,可能都是上萬人傷亡都說不定,這用張良。再來用蕭何,蕭何能管理好國家、安定人民,而且是最好的後盾,整個打仗的時候怎麼去運送這些糧草,蕭何是萬無一失,做得非常好。假如後勤補給部隊沒有能夠做好,你再強的軍隊都打不贏的。還有說到,韓信戰必勝,攻必能取,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豪傑,劉邦都重用了。而項羽有一個很好的大臣范增,可是卻不聽范增的勸告,這是項羽為什麼敗的原因。所以漢朝能這麼興旺,還是用了不世之臣,立了不世之功。
  我們接著再看下一句,是在第二冊一百七十二頁,這從《禮記》出來。我們一起念一下經文:
  【子曰。大臣不可以不敬也。是民之表也。邇臣不可以不慎也。是民之道也。】
  我們看句子當中說到的,國君對於國家的大臣不可以不恭敬,因為他們都是人民的表率。我們看歷代百姓都非常敬重國家的大臣,常常都在打聽這些大臣的行持。一來這些大臣被重用,老百姓很安心;再來也是以這些大臣為榜樣,來效法他的德風。我們看宋朝文治的朝代,當時候像王旦、王曾、范仲淹先生、司馬光先生,老百姓非常關心他們、效法他們,大臣帶動整個社會好的風氣。那假如臣子無德,也會帶動不好的風氣,你看清朝乾隆皇帝用了貪官和珅,對朝廷甚至社會風氣的影響很大、很不好,和珅貪了那麼多錢財,人一起貪念,要去掉都不容易。所以人心的教化、社會風氣的建立是不容易的,但是要毀掉卻是很快,這是清朝。包含明朝嚴嵩這是個大奸臣,用了這樣的奸臣,整個社會風氣一不好,國家要再興盛就難上加難。所以大臣要恭敬,他是民之表率。
  『邇臣不可以不慎』,「邇」是近,所用的近臣不可以不慎重選擇。一來,選擇要選擇有德的,而用的這些近臣也要慎重對待他們,一來對他們恭敬,二來也要常常提醒他們。近臣有時候代皇上辦事,代表皇帝、國家,不能狐假虎威、耀武揚威,這就會讓朝廷的風氣跟社會風氣受不好的影響。像很多朝代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都是很嚴重的現象。所以用的近臣不能夠不慎重選擇,也不能不慎重提醒、教導他們,因為他們是『民之道也』。底下小註講到,「民之道」,就是他們是人民遵循、跟從的榜樣,他們對整個風氣影響非常大。近臣要非常慎重,因為近臣離君王、離皇帝最近,他時時給皇帝講倫理道德,時時提醒皇帝民間疾苦,皇帝就能用心於德行跟朝政。但是這些近臣假如無德,常常都是諂媚巴結,甚至於是非人我、陷害忠良就很麻煩。
  在戰國時代,齊威王他很不簡單,他很慎重的來判斷臣子的忠不忠,忠不忠不是聽旁邊人說一說就判斷。所以我們對人的判斷也是如此,不能說這個人對我很好,我就說他是好人;別人說他不好,我們馬上就相信。孔子在《論語》當中講到的,「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所有的人都討厭他,你也不能馬上說他不好,你要去觀察。這些罵他的人,是不是因為有既得利益得不到,所以罵這個正直的人。在這個時代,人都不懂倫理道德,在一個團體、社會當中,要做好人、要真正利益團體會遇到很多阻力,很多人罵他,這個時候你不能聽信別人,就說他不好。這個時代做好事很難,做壞事很容易,你說現在要去開一些不好的行業場所,很快你就有那個機會可以開。可是現在要推展倫理道德,很多人就開始反對,那都是以前的東西,那跟不上時代,這個相當偏頗的一個情況。
  就說我們在教育界就好,老祖宗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經驗、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效果,我們華人不學。所有的師範學院學過《禮記.學記》嗎?老祖宗最精闢的教育哲學。反而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現在用的很多教育界的官員,留美的、留歐的。大家要了解,不是留學的就是比較厲害,我們冷靜看,現在歐美的下一代,青少年犯罪率這麼高,他們教育也不成功,我們不能盲從。中華民族代代都出聖賢,我們看清朝出了多少聖賢。這一百多年沒有用老祖宗的這些智慧跟方法,出不了真正的人才。所以要終結整個社會的亂相,還得先從恢復民族自信心,有了信心才肯學,學了之後才有智慧解決這些問題。所以判斷力很重要,一個國君判斷力更重要,為什麼?他是一國之君,所有的人都是他管轄的。假如他們想要利益,就會巴結諂媚國君,他們說的話就不會很正直,所以愈高位就要愈冷靜判斷才行。
  齊威王他有一天召見即墨的大夫,是齊國的一個行政區即墨。他把即墨大夫召過來對著他說,我身邊的人很多都講你的壞話,說你治理得很不好。但是我私下派人到即墨去,發現你農田水利都做得很好,老百姓生活很安定富裕。雖然他們講你壞話,但事實上你是對老百姓非常負責任,所以馬上封他很高的俸祿。後來又召了一個阿地的大夫,這個阿地大夫來了之後,齊威王跟他說,我身邊有不少人都講你的好話,但我也沒有馬上就相信。我派人去阿地看到你荒於治理,都把時間、金錢花在我身邊的這些人,拿來講你的好話、奉承我,所以你是相當沒有盡職盡心。結果就判這個阿大夫死罪,連身邊那些收人家錢、專門替人家講好話的,統統一並處罰。一下子朝廷正氣就起來,人就不敢幹這些諂媚巴結的事情,收受賄賂的事情,統統定下來盡本分,為國家人民。一個國君能夠這麼明斷奸邪跟賢德,這個對他用人就非常重要,所以「邇臣不可以不慎」。身邊的人都是會收受賄賂來幫人講話的,這樣聽這些話,國君的判斷就會偏頗掉。
  有一個臣子叫龐蔥,他事奉魏王,他體恤到一個國君很容易受身邊人的意見影響,而他又得要陪魏國的太子,到趙國去做人質。他怕這一段期間很多人會毀謗他,之後可能魏王就很難再信任他。這個臣子也很善於提醒國君,他就跟國君講了個故事,龐蔥說到,國君,假如今天市集上回來的人跟你說,這個街上有老虎,你相不相信?魏王說不相信。接著又有一個從市街回來,又跟你說街上有老虎,君王你相不相信?魏王說有點懷疑。那又有第三個人又跟你講,街上真的有老虎。魏王說那我可能會相信。接著龐蔥說到,魏王,現在我要去的地方,是趙國,比市街不知道遠多少,可能講我壞話的超過三個人,可能不只三個人,三人都能成虎,那我這一趟出去鐵定批評我的人這麼多,國君,你就不相信我了。
  魏王聽到這裡點點頭:我知道你的意思,我知道我應該怎麼應對、怎麼做。後來太子在趙國做人質的因緣結束,太子回來,但是魏王從此也不再見龐蔥。您看魏王當時候給龐蔥的承諾,他能注意,不會被這些讒言所影響。話雖這麼說,但是真正遇到一大堆這些批評、這些讒言,魏王自己最後還是受了影響。好,這個故事提醒我們讒言是非常厲害,讒言甚至不要說君臣之間,聽信讒言,父子關係、夫婦關係、兄弟關係,都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所以諺語有講到「讒言慎莫聽,聽之禍殃結」,禍殃就來了。這個讒言殺人不見血,就破壞了整個人倫關係;所以人要不聽信讒言,臣子才能不受災殃,父子、夫婦才能相保如初。
  聽信讒言是結果,根源在哪裡?魏王也知道不能聽,他最後為什麼還是聽?所以有一句話講到,「讒不自來,因疑而來」,讒言不是自己來的,我們內心有懷疑了才會感召來。「間不自入,乘隙而入」,離間的話也不是自己能夠去破壞家庭事情,是乘隙而入,是因為人與人當中有一些嫌隙、一些誤會,離間的話才容易進去。所以聖人講的「反求諸己」,問題還不在那些離間人的話,更重要的是我們內心的疑心太重。還有對身邊的人產生成見、產生嫌隙,這樣才有那個縫隙讓這些讒言進來。談到這裡我們就想到,在《德育故事》當中,有一個弟弟他奉養他的哥哥,他的哥哥沒有感激他,喝醉酒還打他。鄰居都看不下去,都批評他的哥哥,來罵他的哥哥,可是這個弟弟衝出去對大家講,你們不要離間我兄弟,不要罵我哥哥,我哥哥很好。兄弟的感情沒有受絲毫影響,這些批評就進不來。父子、兄弟、夫婦五倫能夠互相信任,就不會有這些離間的情況出現。好,這一節課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