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一波又一波,方興未艾,世界因為創新的力量,正在快速改變中。擁有解決關鍵問題的創意,獨具洞見的創新,或大膽實踐的創業;不但創造經濟價值,也為社會創造「共享到共榮的價值」。這就是新世代的力量。
前進、跨越、提升!IC之音節目《聽見這世代》,站在產業最前沿,從科技、創新、產業、新創、管理、培育等面向,為您發掘改變台灣新世代的新戰線!
胡蘿蔔被稱為「平民人蔘」,富含營養,更是維持健康飲食的重要來源。在台灣,雲林西部的東勢鄉因屬砂質壤土的平原地,非常適合種植胡蘿蔔,是全台胡蘿蔔最大產地之一。但要讓大家吃得安心,背後更需要土地的守護與專業的農法。VDS活力東勢從果菜合作社起家,從盤商變成胡蘿蔔的專業組合,創辦人王文星結合100多位農民,導入產銷履歷驗證制度與ERP等企管專門軟體,推動安全用藥。十多年來逐漸為「VDS活力東勢」品牌建立口碑。同時他們也透過全果榨取技術生產蔬果汁,不但成為五星級飯店與星宇航空商務艙指定飲品,連日本人也愛喝。本集為您邀請到VDS活力東勢創辦人王文興先生,來談談一個精緻農業品牌創建的旅程,以及他看到的台灣農業未來。
成為企業高階經理人之後,在忙碌的生活中,若是感到職場生活有瓶頸,可有突破或提升的方式?本集為您邀請到兩位在產業服務超過二十年的專業經理人,他們選擇進入陽明交大EMBA就讀,作為突破自我的挑戰。就學期間不僅從名師授業中得到新的體悟,來自不同領域的同學更為彼此提供了更多專業領域的創新與突破。不僅如此,他們這一屆還一起挑戰了超過一百二十公里的「國際商學院戈壁挑戰賽」,在極限艱困環境下,完成了團隊合作,成為彼此最珍貴的回憶。這樣重返學生的生活,有哪些精采難忘的收穫?又為職場和人生帶來哪些改變?一起來聽兩位來賓的分享。
面對AI技術快速發展,許多工作型態、學習方式也在改變。台灣現有的技職教育要怎麼跟上這波變革?技職體系的學生要做好那些準備?本集為您邀請到龍華科技大學葛自祥校長,他在校服務三十多年,一直堅持學校應該要有「二不二要」:不刻意追求國際間大學排名、不以培養諾貝爾獎得主為目標;學生畢業後能廣受企業歡迎,為其所用、學校要有足夠的科研能量,協助產業解決問題。這樣跟著產業趨勢走的教育培訓,讓龍華科大成為企業人才的培育基地。龍華學生得以在校園內就學習到豐富的實作經驗,不論是AI應用或是ESG等最新產業需求,龍華都為學生做好準備。本集我們就從葛校長的視角出發,談談台灣技職教育多元發展的豐富可能性。
隨著台積電在鳳凰城拓廠,整個產業鏈移動速度加快,同時也帶著傳產與民生消費業者一起挑戰新市場,你我正在見證一個商業新世代的大遷徙。距離上一次的訪問才半年,德載不動產CEO Nancy 又帶來更新的鳳凰城拓展新訊,這次她將帶我們深入鳳凰城的 Peoria 區域,這裡原本是鳳凰城居民的度假休閒區域,目前開始重劃,被稱為亞利桑那的新竹。Nancy將在本集中為我們詳盡分析當地的生活居住條件,相關稅務細節,以及有哪些台灣的購物中心與傳產正在加入委託的行列(這其中甚至包括了排骨飯與珍珠奶茶!)對於海外新生活有需求有興趣的聽眾,歡迎一起收聽本集高知識密度的最新移民訊息。(官網下附鳳凰城地產近照)
三商行控股集團從食品、零售到健康產業,一直專注陪伴著台灣人的生活。如今這份用心也延伸到了高專業、高風險的生物科技領域,由嘉正生物科技扮演關鍵角色。今天的來賓,是嘉正生物科技副董事長暨副總經理,也是三商行控股集團的重要推手──林瑟宜女士。她帶著25年的跨國藥廠豐富經歷,回到台灣,引領嘉正在研發、國際布局與企業永續之路上穩健前行。今年更帶領團隊拿下2025亞太生物製藥卓越獎,成為台灣第一ADC研發團隊。生技產業需要高技術研發與高投資,因此在台灣一直有許多障礙有待克服。林副董如何引進國外大藥廠的管理經驗,結合三商行的人本關懷企業文化?她自身的女性特質對管理上有何助益?一起來聽她精彩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