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 聊是非

喝咖啡 聊是非

林發立

法律談是是非非,法律也可以輕鬆聊。吃個下午茶、喝杯咖啡,一起來談法律大小事,喝咖啡聊是非。

咖啡由您來準備,我來和您喝杯咖啡。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All Episodes

從生成式AI專利佈局窺看產業真實樣貌

從生成式AI專利佈局窺看產業真實樣貌

🄴 喝咖啡 聊是非

您知道2017年起是生成式AI躍起的年份?在文字、圖像及語音領域的生成式AI,專利分布情況又如何?哪一個領域最多?您猜的到的是,在哪些國家有大量的AI專利申請,但應該如何解讀?有哪些企業布局生成式AI? 您知道有那些技術,其實是可以用專利來保護。目前最完整的從數據窺看產業實貌,讓專家一次說給您聽。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9tmyfe0053k01w6aogfcwgx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9tmyfe0053k01w6aogfcwgx/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影視音產業看#MeToo — 風險控管、處理及法律

影視音產業看#MeToo — 風險控管、處理及法律

🄴 喝咖啡 聊是非

4-5年前國外風起雲湧的MeToo運動,很快就在各方面見到成效,尤其是影視音產業的職場環境。但我們理解,相關的性侵擾案件,不是蒐證不亦、判罪率低嗎?為什麼會有如此成效?其實這跟影視音產業特性、MeToo衝擊太大,都有直接關係。產業發展出遏止風險到做法,也順勢帶來環境的變革,我們將在節目裡面簡單談談。至於事件發生之後,經常伴隨的「誹謗」情況,要如何運用?司法實務究竟是如何?也趁這個機會把一般人未曾知曉的資訊提供給大家。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9tmyfe0053k01w6aogfcwgx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9tmyfe0053k01w6aogfcwgx/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流行音樂抄襲、侵權

流行音樂抄襲、侵權

🄴 喝咖啡 聊是非

音樂,尤其流行音樂,每個時代都有其流行風貌,偶有近似的呈現並不意外,「取樣」更是音樂創作裡面常見的手段。流行音樂的「抄襲」話題,更幾乎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但在實際創作或司法認定的過程,侵權與不侵權的界限究竟在哪裡?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這次我們非常特別邀請到「非典型法律人」吳沛恆老師(PETERWU)來跟大家聊聊。Peter本身是法律專長畢業,卻在求學過程迄今沒有一天離開音樂,本身進行創作,也參與合作諸多藝人的作品,這樣的專家國內少見,他的觀點跟一般法律人或音樂人有什麼不一樣,一起來聽他說說。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9tmyfe0053k01w6aogfcwgx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9tmyfe0053k01w6aogfcwgx/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內容製作的資本化與國際化(二)---錯誤疏漏保險(E&O 保險)與國際資本導入

內容製作的資本化與國際化(二)---錯誤疏漏保險(E&O 保險)與國際資本導入

🄴 喝咖啡 聊是非

影視內容要國際化及資本化,如何操作很重要。出資者欣賞創意團隊,創意團隊也希望進一步與出資者合作,接下來要做的事,是如何將產品打造成一般國際上認可的型態,好讓出資者在實際注資時,清楚評估風險,這是導入國際資本必要步驟。上一次(4/13)徐曼綾律師在節目中跟大家介紹實地查核的基礎工作「劇本盤點」,接下來將告訴您國際資本經常借重的另一個風險控制工具---錯誤疏漏保險(E&O 保險)。基於保險原理,保險公司在實際承保時,將做風險評估。透過評估過程,不僅可以再度篩除不必要風險,更可以進一步盤點風險,將適度的風險納入保險予以保障,這個機制必須由保險公司及律師來協助才能完成。這是國內內容製作介接國際投資,一定要了解的部分,而國內實際上幾乎沒有法律團隊具有相關經驗,這是國內第一次,徐曼綾律師將首度告訴大家什麼是錯誤疏漏保險(E&O 保險)?主要內容大致如何?承保過程會是如何情況?非常難得,歡迎各界參考。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9tmyfe0053k01w6aogfcwgx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9tmyfe0053k01w6aogfcwgx/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AI創作行不行?日本政府表態了嗎?

AI創作行不行?日本政府表態了嗎?

🄴 喝咖啡 聊是非

日本新聞報導,五月十二日,在眾議院的委員會中,針對議員質詢政府對於生成式AI的政策態度,文化廳官員表明「機器學習沒有問題」、「目前不打算修正著作權法」至於生成式AI產出的結果是否涉及著作權侵權,則依現行法方式處理。本身是智慧財產權專家,也長期觀察實務動態的星友康老師,也在六月四日介紹了日本內閣府針對此事後續的說明「關於AI與著作權的關係」,大致上與眾議院委員會差不多。我們在去年底今年初,提醒大家關注AI、ChatGPT發展,並一直提醒二個重要觀察角度:AI訓練過程、機器學習,是否涉及著作權侵害問題。小AI產出之物的著作權問題,及其附隨的衍生著作的著作權問題。我們經常提醒大家,智慧財產權法是與時俱進的法律,更是經濟利益分配與切割的法律。「創作風格」確實就是內容製作者、藝術家的生命,藝術家須經過多年才能經過摸索、嘗試,逐漸成就自己的「風格」,而即便有其風格,具體的作品,還是會需要投入,也就是風格作品,無法量產。而AI的介入,此事被徹底顛覆。「新海誠風格的女子,走在西門町的街上」變成並不困難。這對創作者、藝術家的權利、利益衝擊不能說不大。法律專家當然會說,目前的著作權法只保護「表達」,風格能否保護,必須打上問號,甚至會提出(我國)著作權法第10-1條,認為思想、概念,都是著作權法保護範圍所不及。插圖畫家Sarah Andersen、Kelly McKernan、Karla Ortiz在加州提起的團體訴訟,被告包括Stability AI、Midjourney及DeviantArt,原被告雙方所持理由,大致就是前面這些。美國行政部門面對這個發展,仍在之前宣告的,AI創作並非「人」的創作,依據現行著作權法,未能受著作權法保護。但對於AI學習這一端究竟是否合法?似乎沒有清楚表示過看法。在這個萬眾矚目的北加州訴訟尚未落幕之際,太平洋彼端的日本國會上,文化廳官員日前的表示,以及之後內閣府發布的文書,有人說似已早於美國進行中的訴訟及行政部門,對於機器學習是否符合(違反)著作權法,做出了決定,真的是如此嗎?日本的產業究竟如何看這個問題?官方的想法應該如何解讀?請長期關注日本智慧財產權發展數十年的專家星友康老師,來陪大家說新聞、看新聞。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9tmyfe0053k01w6aogfcwgx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9tmyfe0053k01w6aogfcwgx/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