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是個有風的地方;
新竹,是個有故事的地方,有風就有故事。
愛上新竹節目,帶您從人文地景產,重新發現新竹的豐富精彩!
現在,乘著新竹風的翅膀,邀您一起「愛上新竹」。
《愛上新竹-印象寫真館》由捷笙建設 ‧ 東照廣告贊助播出
來賓:文史工作者/前金山里里長 吳慶杰透過多年的田野調查與歷史考證,他致力於保存在地的文化記憶,「金山面文史工作室」前金山里吳慶杰里長再度蒞臨節目,這回他將引領我們走訪何方?以及帶來哪些精彩的文史故事呢?!今日的新竹科技園區「護國神山」所在位址—金山面,不僅僅是科技產業象徵,更是承載了數百年來客家先民的努力與奮鬥,這一介於土牛溝與隘防線間的老地名,逐漸被新竹人與科學園區所淡忘。它從金山面、關東橋到科學園區的演變,以及蔗田、茶園、埤塘與看天田發展出來的產業珍珠:晶片,從農業社會轉變為科技重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隨文史工作者吳慶杰前里長及三位文史專家主持人,從筆耕小書店出發,一路沿著鎮安宮、土牛溝遺址、冷水坑溪與靜心湖、開臺金山寺、實驗中學公共藝術作品、槺榔伯公、金山街與集福宫……等,空中濃縮導覽「科技城裡的桃花源」六小時的走讀行程,重新認識這片土地的過往與未來,感受金山面豐富的生命力與深厚的文史科技底蘊。
來賓:新竹縣東泰高級中學電機電子群/水電技術科主任 陳永炎、僑生 楊鹿晗 彭光澤在全球化的影響下,除新住民、外籍移工之外,目前世界各國的移民學生也都呈現增加的趨勢。在新竹縣竹東鎮、橫山鄉,有一群僑生利用課餘時間為社區鄰里服務,掃街、環境整理,更融入在地民俗節慶活動,讓校園內的各國僑生體現愛上新竹、愛上台灣!他們來自新竹縣東泰高級中學僑生專班。往常皆是大學院校招攬僑生人才,因何高中校園內會設立僑生專班呢?學校如何為不同國籍學生規劃學習和實習建教課程?僑生來台前後有哪些的心境,及選擇就讀科系的過程和心得呢?與原先的期待是否有所差異?台灣與家鄉的文化有何差異與趣味?他們對於新竹有哪些深刻印象呢?高中校園邁向國際化增加多元文化氛圍,請聽東泰高中電機電子群暨水電技術科陳永炎主任,及兩位緬甸僑生楊鹿晗、彭光澤的分享,原來僑生除了學習專業技能、知識之外,更逐漸愛上新竹熱愛台灣!
來賓:新竹市香山區議員 廖子齊、建築師 林志成「隨著老照片走進日式雙拼宿舍,映入眼簾的是充滿溫度的家園。在客廳吃麵的孩子背後,是日式雙拼宿舍罕見的書齋空間。門前巷弄裡,孩子騎腳踏車、打羽毛球,學生與校友前來拜訪陳老師,幸運的話還能吃到佟老師親手包的水餃。師長們在宿舍間來往交流,這裡曾是高商最具人情味的角落,是一代代教育者奉獻青春的見證。」——新竹市香山區議員 廖子齊一棟棟荒廢的日式宿舍,矗立在新竹高商校園內,此宿舍群建築為配合1940年新竹商業學校(今新竹高商)創校成立而建,作為教師及職員的宿舍使用。歷經85年,檜木與瓦頂的結構仍然完整,特別是門窗等建築設計,順應新竹地區風大雨小的氣候環境,相當具有地方特色,更是校園內獨特的文化景觀。不過近期卻因校方規畫拆除新建教學大樓,引發了教育發展與文化保存之間的拉鋸。究竟新竹高商日式宿舍保存爭議的始末,留與不留正反雙方的論點為何呢?宿舍群具有什麼建築特色?國內外老屋保存或新舊融合有哪些成功案例?校園新建教學大樓是否有其他基地替代方案?教育與文化歷史現場又該如何結合與應用?透過文化資產價值審視,竹商日式宿舍群具備歷史脈絡與建築特色,更有校友們的深刻情感。請聽新竹市議員廖子齊與林志成建築師的分享與說明,共同守護創校日式宿舍群,守住創校85年共同的校園記憶!
來賓:「站立風城」喜劇表演團創辦人 彭兆駒近年,單口喜劇(脫口秀)、日本漫才、即興喜劇、音樂喜劇、腹語及魔術表演等,深受年輕族群喜愛,隨著喜劇演員博恩的全球巡演帶動下,讓更多的喜劇演員能夠被台灣觀眾看到,同時也激發了喜劇產業的發展。來自風城在地的「站立風城」喜劇表演團,彭兆駒團長以自身數十年的戲劇表演和教學經驗,極力投入推廣。究竟他與新竹有著甚麼關聯?成長求學與創業、擔任教職的經驗歷程有哪些豐富有趣故事?1997年曾創立「經典劇坊」,2023年再創「站立風城」的動機為何?劇團的表演形式及營運模式具備哪些特色呢?新竹又該如何發展喜劇表演,並培養人才和觀眾?找尋假日休閒娛樂~不妨來體驗一場笑開懷的喜劇表演,讓「站立風城」為您掀起笑浪,新竹喜劇文化風再起,請聽「站立風城」喜劇表演團創辦人彭兆駒的分享。期待實際的推廣體驗行動,掀起新竹一波波喜劇風潮,更透過現場觀眾為傳播媒介,塑造出充滿文化素養城市形象!
來賓:國立清華大學人社院/清華學院退休榮譽教授 王俊秀精通英日語的社會學家王俊秀教授真的很特別,既留學日本拿到碩士,又於美國攻讀博士,至少精通四種語言,無怪乎他什麼都通。來自台南關廟,竟說「新竹」是他的主埸,更因清華大學而深根在地有了強勁關聯性!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新竹州圖書館】前身是「新竹街圖書館」,為了紀念1923年日本大正天皇東宮太子裕仁訪問新竹而籌款興建,1925年完成,改為「新竹州圖書館」,台灣光復後由新竹市政府將其定名為新竹市立圖書館,後又改為新竹縣立圖書館,民國73年由新光集團取得產權。【新竹市役所】1920年,日本政府改正地方制度,於新竹州新竹郡管轄的新竹街(今新竹市)設置新竹街役場;原街役場設於郡役所內,直到1925年才建成。 歷經多次轉型,1930年新竹街升格為新竹市,新竹街役場也更名為「新竹市役所」。兩幢百年古蹟建築有著前世今生豐富精采的故事,雙館「百年好合」合辦慶祝活動更具意義,請聽國立清華大學人社院/清華學院退休榮譽教授王俊秀老師,帶領我們重回新竹州圖書館與市役所的榮光現場!原來節目現場四人皆與雙館有著無法分割的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