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沒想到怎麼敘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題目:時間是什麼?大意:我們都不曾理解時間。本來是要討論一個在農曆年想出的想法,叫做「易經的秘密」,但其中牽扯到時間的概念,我認為還是先談談我自己對時間的看法,下一篇再討論關於我對易經的看法。什麼叫時間?這裡我們不談論光速不變、不談論時間膨脹、更不用說狹義相對論中的同時性。在大多數人的腦中,問及時間的時候,我們大多會想到三個答案:過去、現在、未來。我們都能很輕易地接受這三個答案,但是……你從來不會懷疑嗎?懷疑這是否只是我們的幻覺呢?上世紀的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在一封悼念信中寫道:對於我們這些篤信物理學的人來說,時間就是一種頑固且持久的幻覺。當然啦!很多人用這句話來解讀,認為時間不存在。而我自己也嘗試去思考,時間到底存在與否,對於時間我們是否真的無能為力?最後,我想到一個十分精簡的解答。時間的存在與否,在於使用何種角度去看待。若是在物理世界中,則時間存在。若是在意識世界中,則時間不存在。※本篇我們著重在物理世界中的時間就可以了,那麼物理世界中的時間,就是所謂的過去、現在、未來嗎?我認為,只有現在,才是真實存在的。過去與未來皆不可證明其存在,過去只存在於我們的記憶當中,不論是照片還是影像都不是最有力的證據,而未來更是我們的幻想,因為當未來到來的那一瞬間,它就成為了過去。假設,你現在坐在電腦前,不遠處的桌上有一杯水,你決定起身,十秒鐘後拿起水杯喝水。這是你腦中的想像,也是你往後十秒內的未來,但當你拿起水杯的瞬間,你的未來就已經成為了,只存在於腦中的過去。事實證明,我們永遠只有現在、永遠只有當下。我們唯有改變現在的機會,因為當我們改變了現在,就等同於改變了未來的過去。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q1i14ccmse0938d26j3nv2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q1i14ccmse0938d26j3nv2/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題目:理論與實踐。大意:這兩者必須兼容並存。這個題目是我看電影《奧本海默》時想到的。劇中當美國得知德國科學家發現核裂變時,奧本海默堅稱不可能,但同事立刻在隔壁實驗室搞出核裂變,讓奧本海默徹底傻眼。身為實驗物理學家的同事,勞倫斯笑道:「Theory will take you only so far.」(理論是有侷限的。)※不論你是理論派還是實踐派,我們都不得不承認,它們是必須並存的。理論需要實踐來檢驗其是否能落實在物理世界中;實踐需要理論來提供計劃與細節。就好像建築師與建築工人一樣,你不可能指望建築師去扛磚頭,也無法要求建築工人去畫設計圖紙。可不論你屬於哪一派,我們都必須尊重其專業,因為我們不可能想到所有事的同時又做到所有事。我也是個沉迷於各種理論的人,但我也深知所有的理論都必須透過實踐,才能證明其是否可行。不論你是哪一派,都無須看輕對方,因為我們和對方一樣,都在做著自己擅長或是自己能辦到的事而已。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q1i14ccmse0938d26j3nv2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q1i14ccmse0938d26j3nv2/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題目:大洪水。大意:大洪水的真實性無庸置疑,我質疑的是它背後的原因。大洪水在世界各地的神話中均有記載,不少地質學家也先後找到證據來佐證,因此我個人相信大洪水確實發生過。但對於這場大災難背後的起因,本人有所懷疑。(書上說是就是?我絕不認同這種毫無依據的推理。)※《舊約聖經》中的《創世紀》提到:因為人間充滿罪惡,所以神降下了大洪水。這個「因為所以」,乍看之下很合理,但仔細想想又覺得哪裡不對勁。前半句中的「人間充滿罪惡」,這個沒有問題,因為現在的人間也是如此,但是搭上後半句就很奇怪。為什麼神會因為人間充滿罪惡,就降下大洪水呢?書上說是為了懲罰人類。(我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內心暗暗思考著:難道人類都有被虐症?)為什麼我不認同後半句?因為我認為,人類不能用自己的邏輯來思考神的想法。假設─神真的是因為人間充滿罪惡而降下大洪水,那麼在大洪水之後就罪惡肯定就會消失在人世間,但是事實證明,沒有。因此我認為這個原因,有待商榷,其背後一定還有別的因素。※我曾看過人們討論這個話題,有人說到:「神就像父母親一樣,孩子犯錯了就得教,教一次不行就教第二次。」我看到的時候真的是瞠目結舌。為何?因為我覺得把神比喻成父母親,這十分不洽當!因為父母親會犯錯,但神不會!祂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全知全能!祂不可能像人類一樣去賭一個機率,更不可能像人類一樣,一件事重複地做進而再修正。神只要執行就一定會得到祂想要的結果,無須再做第二次,因為祂是神!如果我們按照教育子女的角度來看待的話,那就更奇怪了。為何?因為大洪水之後神並沒有把「十戒」給了諾亞,而是給了千年後的摩西。※為何神降下大洪水?我認為─祂是為了重新開機。那麼我們是否能用「因為人間充滿罪惡」這件事來當作祂重新開機的理由?不能,因為不夠嚴謹,肯定還有別的因素。最後,我對於「神降下大洪水」這件事絕對相信,但我質疑這件事的起因。因為─聖經不是神所書寫,是人寫的。但凡是人就一定會有所私心,人永遠無法站在神的角度來思考這件事,更別提揣摩其心思。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q1i14ccmse0938d26j3nv2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q1i14ccmse0938d26j3nv2/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題目:被高估的藝術。大意:人類是一種頭蓋黑布的動物,而為我們蓋上黑布的人,正是自己。※前幾天我看了一部電影解說,是一部關於韓國社會層面的電影,名叫:寄生下流。這是一部收穫萬千好評的電影,即便單單看了解說也能回味再三,但也正因為它拿下了無數榮譽,讓我看完陷入了久久沉思,一股強烈的哀傷襲捲心頭,濃縮成了一個字─「悲」。它讓我想起了一個內心深處的問題:什麼是藝術?現在的藝術領域共有九種:繪畫、雕刻、音樂、詩歌文學、舞蹈、戲劇、電影、電子競技(近年才加入藝術領域當中)。而我自己就屬於其中的文學領域。※為什麼說這部電影讓我深陷悲傷?自電影問世以來有無數經典作品,能夠發人省思。也因為這些優秀的導演及演員,我們能看見世界各地的不同面貌。但是看完之後呢?人改變了嗎?抑或者,世界改變了嗎?我認為─沒有,完全沒有,在我非0及1的主觀意識中,完全沒有。試問,每一位去看過電影的人有什麼改變?假設一場電影有200個座位,在客滿的狀態下,看完電影後有所改變的人有幾個?再狠心一點地問就是,能堅持改變的人有幾個?這些寥寥無幾就像是往一片汪洋中滴下一滴墨水一樣,不消片刻就消失無蹤了。拍出精彩作品的導演、獲獎的明星,他們有可能一直向影片中一樣嗎?他們真的能理解底層人民的垂死掙扎嗎?對此,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能明白,他們在電影中扮演著一個角色,當脫離角色之後就會回到自己,但對此我覺得很矛盾,就好像虛假與真實交錯,玩著曖昧不清的遊戲一樣。他們和角色有著同一張臉,但卻過著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我絕對沒有貶低為了藝術犧牲奉獻的所有人。我無法明白的是─為什麼被賦予高尚精神的藝術,卻無法改變世界分毫?傑出優秀的導演及演員因一部大作獲獎無數,但那些象徵電影精神中的底層人民、社會問題,有隨著作品獲獎而有所改變嗎?對此,我只能得出一個真相─藝術被高估了。※在西方,有恢宏偉大的聖彼得大教堂;在東方,有自五胡十六國就開鑿的敦煌石窟。這些都是宗教藝術頂尖的精神象徵,對,它們是象徵,也只能是象徵。搭上宗教列車的藝術乘客們,在人們無盡的讚嘆與擁護之中,到達人類難以觸及的高度。今天每一個走進象徵人類藝術頂點的人,在那一瞬間都會被其精神所震撼,但大多數人在震撼之後,就是遺忘。取而代之的是拍照打卡,在社群網站上告訴朋友們:你們看,我來到一個藝術天堂。對,去是去了,但沒有任何改變。※現代人把藝術推上了高大的殿堂,賦予它各種的美麗修容,彷彿只要沾染上藝術氣息就能與眾不同。但事實上藝術也僅僅只是一個名詞,任何人都能重新定義其價值,在這個道德淪喪的世代中,藝術在金錢面前簡直不堪一擊。當我重新思索一遍之後,我對藝術有了全新的定義。曾經我也將自己的作品視為藝術,但往後就不一樣了。那一件名為藝術的外衣悄然化為齏粉隨風散去,那些極致與偏執正是我的意識。每一件藝術品都是其創造者的個人意識,無需過多猜想與連結。藝術就是意識,再無其他。※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q1i14ccmse0938d26j3nv2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q1i14ccmse0938d26j3nv2/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題目:明天跟意外哪一個會先來?大意:提問是一門學問,但語言邏輯也是很重要的。這個題目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更是被保險業奉為圭臬的一句話,但是時代更迭,也是該換換了。本人身為文字工作者,不吝嗇地來為你們提供!「明天跟意外都會到來,但你更怕哪一個?」※首先這個題目本身就是一個意外,因為本人不容易入眠,時常在睡前的時候,大腦還在飛速思考,這是某日入睡前所思考的問題。我認為,「明天跟意外哪一個會先來?」,這句話並沒有存在對錯之分,全看人如何看待,但我對於這句話的邏輯跟引導有意見。為什麼?原因如下我們先撇除是如何聽到或是看到這句話,我們許多人經過「親身體驗」後結果是什麼?大多數的時候,都是明天先到來。但是!這並不代表意外發生的機率歸零。人類天生就有規避風險的本能,早在史前時代人們就知道必須提前準備糧食過冬。那麼我為什麼會說這句話的邏輯跟引導有問題?因為「明天」、「意外」這兩個完全不搭嘎的名詞,我不認為它們之間存在任何關聯,為什麼能湊到同一個句子裡,再讓人們去選擇呢?抑或者,這句話本身就讓你沒得選。這單純地就是一種心理引導,當你看到「明天」、「意外」這兩個詞彙的時候,大多數人們都會往「意外」這兩字去進行思考,然後就不管「明天」了。(有人想過明天的感受嗎?)因為你不可能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還向提問人說:「我明天早上想吃鍋燒意麵。」(當然啦,如果你想馬上結束對話,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得不說,提問真的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但本人沒有想學的意思。※本人對於這種看似有得選,實際上卻沒得選的問題,只有嗤之以鼻。明天跟意外哪一個會先來?這個問題就好像在問我:「今天午餐你想吃豬腳還是啞鈴?」我他媽還有得選嗎?與其讓人選,倒不如直接說出核心:我們每一天都必須做好面對意外的準備。※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q1i14ccmse0938d26j3nv2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q1i14ccmse0938d26j3nv2/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