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

《群書治要》一書,是中國古聖先王修齊治平之智慧、方法、經驗、效果的集大成之作,是歷經千萬年考驗所累積的文化寶藏。這部寶典既能助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也必能為當今各個階層的領導者提供可貴借鑑。而對於生活在社會中的每個人,《群書治要》也是修身、治家、處事的智慧源泉。
  為讓有心領納先哲智慧的讀者能迅速地吸收全書的菁華,以運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中心組成選譯小組,製作了這一文白對照的選本。我們將《群書治要》整理為六個大綱:君道、臣術、貴德、為政、敬慎、明辨,每個大綱中,又歸納了若干條目。從全書中,我們力求選取既切合當付社會需要,而又精闢簡明的短文,最後經過幾輪篩選,選定了現前這三百六十段。而對選文進行白話翻譯,則參考各種譯本,加以推敲討論。譯完若覺仍欠圓滿,則在譯文後稍加發揮,以便讀者更好地領納先賢的精神。
  由於學識有限、時間倉促,本書定有許多疏漏之處,敬請諸位仁人不吝賤教。衷心祝願每一位讀者,身心和諧、家庭和樂、事業和順,讓我們共却創造和諧世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所有集數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 146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 146

🄴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午安。上節課我們談「賞罰」,在一百五十八頁二百六十四句,我們剛剛跟大家交流。我們一起把它讀一遍,應該讀起來對這個義理就比較熟悉。   【古之明君。褒罰必以功過。末代闇主。誅賞各緣其私。】   諸位學長有沒有轉煩惱為菩提?有沒有化悲憤為力量?有,這個開悟是小悟。而且很難得,是「聞教便行」,看到經教,看到人家講解的義理,他馬上入心,馬上去力行。「奚待更勸」,有這種學習態度他每天都很有提升跟突破,不用人家還在後面推,還要在那一直勸、一直拉。在《孟子》當中,舜王之所以為聖人,孟子講到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學習的態度。舜王還沒有遇到老祖先的教誨,他也是住在山林裡面,跟一般農夫過的日子沒有太大的差別。重點在於「聞一善言」,當他緣到了,見到好的經典教誨,「見一善行」,他看到別人優點長處,他馬上依照經典、依照人家的長處去落實、去效法。「若決江河」,就像黃河堤壩被沖掉,大水很勇猛,水勢非常大。舜王他那個力行的氣勢,就像黃河水一樣,誰都阻攔不了他斷惡修善。「沛然莫之能禦」,所有的人都反對他學經教,他如如不動,他突破困難去依教奉行。   我們跟舜王的差距關鍵在這裡,我們要去落實一句經教,別人幾句話就把我們動搖了。甚至於還自己找了好多藉口:這句話其實沒有那麼容易落實,你看看張三怎麼樣,李四又怎麼樣。我是凡夫,我又不是聖人。這些念頭跟舜王的念頭,就不一樣,舜王是想著怎麼樣契入,我們是找一大堆藉口,告訴自己不可能。所以「寧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其實人的成就不管是學業、還是事業,他人生的造化都跟他的思想有關。思想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習慣轉化成性格,性格就決定命運,根源在思想。企業界稻盛和夫現在的影響力,可能是數一數二的,尤其他很可貴的關心下一代,關心整個地球的安危,他有良知。他說現在這個時候,企業界縱使完全停止成長,都應該這麼做,都應該愛我們的地球,他特別重視環保。他還給年輕人寫書,鼓勵他們夢想一定可以實現,推薦的第一本書《了凡四訓》,改造命運。他以他的人生經驗,包含他是虔誠的佛弟子,對於中華傳統儒釋道的這些教誨,他根基很厚。   他整理出來一個成功方程式,思惟模式乘以熱情、36乘以努力,一個人的成就都不是偶然的。而努力是零到一百,熱情是零到一百,思惟模式是正負零到一百。一個人假如自私很嚴重,他為了謀自己的私利,他可以不睡覺,他很拼命,他也很努力,但是他的思想自私自利。比方說他設計殺人遊戲出來,他有沒有熱情?日夜在做他也很努力,但是他思惟模式錯了,那這個殺傷力就很大,他是負的。所以要正向思考,就像我們剛剛說的,要把煩惱轉成菩提,這就是思惟模式。很多人一個小事就可以沮喪好幾天,那他思惟模式不對。沮喪了甚至於都會往壞處去想,這樣人就會沒信心,疑心都會重,這就不好。很多人時時都能自我鼓勵,對人都是相信,他就常常都是面向陽光就很好。   我們一位老同仁就有跟我提到,剛剛上課我有幾點要調整、修正一下。第一,在讀這句子在第幾頁第幾句要講兩遍,不然我們一些學長年紀大了,沒有聽清楚。不只是現場的人,假如我們有網路上的,他也沒有聽清楚,他就翻不到了,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我們要講每句以前,大家先念個二、三遍。因為可能我們沒有事先複習,講每句好像從來沒夢過它,對它很陌生,邊看邊慌張,好像每個字都看懂了,可是意思不知道,不大認識它。讀幾遍可能就比較定在這個經句上,甚至多少有些領會。然後講解完,再讀一遍,就好像這一句學得很紮實,這些建議都很好。第三,我在講解的時候會講到第二冊,有些人沒拿第二冊,然後他就會有點慌。再來,第二冊哪一句,沒書的人,你在念那一句的文言文,他就腦中一片空白,斷訊。一讀文言文就好像讀不懂,不如乾脆就念白話解釋,大家那個理解是比較連貫的,這是第三點提醒。第四點,是麥克風不要拿太遠,拿近一點大家聽得比較仔細。   我一聽冷汗直流,因為出道比較早,出道早了站在講台上久了,其實不夠謙卑。應該每一場下來要主動問這些同仁:哪裡還有不好的?你看才講一堂課,人家可以指出四個問題來。其實我在跟大家講解的時候,這其中幾個點都有感覺到,但是沒有當下去做調整,所以是定力不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做事的過程當中,感覺有些不妥。但沒有及時調整,事後又覺得:假如那時候調整應該可以更好。或者是就是沒調整,壞了,就有點懊悔。所以定力很重要,為什麼不夠定?心虛。講《群書治要》它都有很多典故,像這節課講「賞罰」,那到底整個國家的賞罰,我們從二十五史當中體會多少?從自己的人生經驗,帶團體這個賞罰用了多少?假如這些經典、歷史的吸收,跟人生的閱歷不足,講起來還是會有點底氣不足。所以還得趕緊去翻多一些故事,故事當中就有它具體的這些態度跟做法。當然人有充分的準備,定力還是會比較夠,信心比較夠,在臨場當中的一種觀照也會比較高。   這位同仁在跟我講的時候,我就想到《群書治要》講要納諫,要接受別人勸諫,《群書治要》也沒離開生活。後來他又講到,他說因為這些年派給他的工作比較多,因為工作很多,無形當中有些能力在增長。比方聽我講一堂課,可以找出四個不足,這就是他承擔責任之後,提升上來的能力。我聽了之後挺高興的,我說你的意思,以後就不再抱怨我派工作給你了嗎?你這個念頭叫轉煩惱為菩提。因為剛剛要下課以前我們有約定:下了課要轉念是!聖狂之分在一念,這個學長不只是護念我,他還轉那個念頭,責任的承擔是成長的開始。有時候在承擔責任的時候,不知不覺提升自己不知道。然後去羨慕別人:我工作那麼多,他們每天還可以聽《太上感應篇》,都還可以聽經。不知道那個鍛鍊本身,其實對自己的修學會大有助益。學了之後還要有很多的歷鍊,體悟才會更深。我們接下來先看二百六十七句一百五十九頁,我們來看賞罰的原則,它應該依循的原理原則是什麼?不可以亂賞,不可以亂罰。我們一起把這個經句念一遍,我看我們念兩遍好了:   【爵祿者。國柄之本。而貴富之所由。不可以不重也。然則爵非德不授。祿非功不與。二教既立。則良士不敢以賤德受貴爵。勞臣不敢以微功受重祿。況無德無功。而敢虛干爵祿之制乎。】   我們延續剛剛的經句,就是一定對於國家、社會有功勞,才能夠授予爵祿,獎賞他。經文一開始就講,『爵祿者』,官爵和俸祿,這個爵位在大馬比較容易感受,我們常常遇到華人界,有拿督、有丹斯里這些爵位。我在台灣長大這些爵位就很少聽到。爵,我們看到這裡講,「爵祿」是『國柄之本』,國家權力的根本,權柄。爵祿其實對國家的安定有很大的關係,因為爵祿才能達到富貴的途徑,不能不重視。因為富貴,是一般的人民大家都希求、努力的方向,而得到都是依循正確的途徑,大家會很用心努力的去邁進,人都守本分,人都知道要下功夫。但是假如這個爵祿不符合規矩,都可以用特殊關係得到,人民的信心就沒有了。誰肯努力?努力有什麼用?靠關係不就上去了嗎?人民對國家的信心就沒有了,這國家其實是很危險的,一不公平了,人心不安。常常都是談論這些不平的事情,最後國家一有什麼重大的情況,可能會兵敗如山倒。因為對國家的不公,已經有很多不滿之處。   大家有沒有看到現在整個國際間,有些什麼災禍出來了,反而國家的人落井下石,還製造動亂。雖然派軍隊去鎮壓,也要想一想,老百姓為什麼人心變成這樣?一來是沒教育好,二來是不是有國家種種的做法,已經造成人心的憤怒。國家有很多政策,都是影響民心,比方說房地產炒得很嚴重的國家,人心一定不平。由國家來控管整個房地產,不要造成買個房子,根本平常一對夫妻,努力一輩子都不可能得到。請問這些年輕人他還努力什麼?誰造成的?不就是不法的那些炒作。炒到最後這些一般的平民百姓,他怎麼去面對未來的生活?人心不平都在這些地方。記得我第一次聽我們執行長講課,在河南許昌,他到一個地方去,他就了解那個地方的房價。他覺得這個地方房價太高就太錯誤,房價愈高這裡的百姓買不起房子,不就很不安。所以一個社會的公平很重要,很多不法的手段,包含這些炒房地產都可以一夕致富,這個對人心都有很不好的影響。應該是把這些情況都要改善,都應該是憑著努力一步一腳印去達到成功。   其實這種都是不怎麼努力就賺大錢,會誤導下一代,都想要用這些取巧的方法,來快速致富,這對下一代的思想態度,都有不好的影響是!有個什麼電視節目一紅,然後這個人就大富大貴了。然後一大堆人都要去走他那個路,每天做明星夢,心態都不踏實。那假如從這個角度,整個從傳播媒體出來的這些節目、書籍,就要倡導實幹、勤奮、努力,最後得很好結果的這些例子,要舉出來。其實人假如很快獲得富貴的,往往很快就把它揮霍掉,他不會珍惜。這些例子也要給大家看,你不要去羨慕一夕致富的人,他的結果你有沒有看到?你有沒有看過一夕致富的人,最後傳了十代?開始我要重視家教,沒看過一個!老子說「禍福相倚」,他的德行基礎不夠,你一下子富貴給他就完蛋了。   所以富貴都要是紮紮實實來的,但是,富貴能不能紮紮實實來,掌控在國家的手上,整個朝廷的風氣。所以為君者,這些掌握國家重要權利的重臣是關鍵,比方宰相,宰相公平,像王旦每個人都服他,他的公正。後來遇到呂夷簡,范仲淹給他畫個「百官圖」,現在朝廷裡面,大部分都是你的裙帶關係上去當官的,那整個朝廷就失去公平了。那老百姓怎麼看?老百姓會有信心嗎?甚至於風氣就變成都在那裡諂媚、討好這些當紅的官員,所以國柄之本,『而貴富之所由,不可以不重』。怎麼重視?不能絲毫的偏心、絲毫的馬虎。就像范仲淹他當副宰相,這些重要的官有一天他們在考核官員,把一些考績不好的劃掉。旁邊的同事講,你那一筆下去他們家都要哭了,他被削掉他的祿位,不能當官。范公講我削掉他是一家裡哭,我不給他削掉,說不定這一縣的人都哭,這一方百姓都得哭,不能以私廢公。   事實上講把那個人劃掉了是慈悲,為什麼?不要讓他造大罪業。一世為官九世牛,他不愛護老百姓,他怎麼對得起這個俸祿?俸祿是全國人民的納稅錢,他怎麼還得起?所以能捨非無情,有時候把他劃掉是對他的慈悲,讓他反省,痛改前非,反而是好事情。范公自己以身作則,今天假如感覺很多事情沒有辦得好,對不起國家這一天的俸祿,整夜不睡覺,隔天起大早趕快去辦公,覺得今天有彌補過來,才安安心心睡覺。所以他們這些心境、行持令人佩服。掌握國家這些爵祿的大權,不能不謹慎重視。你一個批對了振奮全國人心:這個人好,對!用這樣的人我們有信心。你用錯一個人:完了。你比方說一個國家的教育部長,那個位置重不重要?你看多少家長的心、百姓的心繫在這位置上,你用對了全國有信心,你用錯了:怎麼又是諂媚、巴結的人坐那位置?就完了。這些我們都遇過,確實是這樣。像宋朝時期,范仲淹被貶了那麼多次,皇帝一把范仲淹立起來全國振奮,老百姓每天到菜市場去討論,今天范公發生什麼事,司馬光先生發生什麼事,真是這樣的。一接到他們去世的消息,當場整個菜市場老百姓放聲大哭,甚至幾天都不做生意。所以您看一個有爵位、有祿位的人,對百姓的影響有多大。而且你用對一個部長,請問他還可以提拔多少個幹部?對!人心都有信心,所以不能不重視。這不止國家如此,每個團隊也是這樣。你重用一個付出的人,不是鼓舞大家的士氣嗎?   接下來具體講,『然則爵非德不授』,這個爵位不是真正有高尚道德的人,絕對不可以授予他。『祿非功不與』,沒有真正為國家付出的功勞,就不能給予俸祿。這個封爵位,像古代國老、三公地位非常高,太師、太傅、太保身分達到極高。那他愈高他就成為全國人民的榜樣,大家都效法他、都尊崇他,上行下效。爵位是肯定這個人,以後影響全國人民的價值觀。今天你常常推舉的是賺大錢的人,還是推舉的是最有道德的人,人民的方向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個爵位不簡單。他是國策顧問,國家元首常常都去向他請教,把他當作老師,國家元首都這麼做了,那老百姓崇尚道德。假如獎賞的都是賺大錢的人,年輕人全部都在想錢,那不一樣了。   我們有曾經體驗到什麼?我們在安徽廬江,當時候鄉下的風氣,就是比誰的房子建得高。到外面去打工拿錢回來蓋房子,人家蓋二樓,我蓋三樓,就在那裡攀比,比蓋房子,人比人氣死人。為了面子我看也挺累人的,所以有句俗話提醒我們,叫打腫臉充胖子,橫批:累死算了。我光想都有點不舒服,這個攀比很累的,這樣的方向就錯了。當時候在當地政府的帶領之下,我們辦「好婆婆、好媳婦」這些表揚,這沒有獎金,也沒有祿位,就是一張紙,獎狀裱得很漂亮,這就是爵位肯定她。大陸有一個地方,他們是專門選好媳婦,哪一家的女兒被評為好媳婦,那一家開始放鞭炮,他們家出來的女兒有正字標記,品質保證,這一家養出來的女兒,決定是一級棒的、非常好的。這是榮耀不花錢,但是大家就拼命要爭取這種道德的榮耀。這個影響很大,嫁出去的女兒不敢亂來,不能給自己家裡丟臉,「德有傷,貽親羞」。   所以,當時候我們頒這個「好媳婦」,慢慢人與人之間討論的,是誰家好爸爸、誰家好媳婦,不是比建房子了。我記得我們評選完了,那一年的過年,我們去拜訪老百姓,結果那個好媳婦、好婆婆,她那個獎狀都放在她們正廳最明顯的位置,我們一進去就看到了,她們以這個為榮。實在講聖人的話用一句,家庭跟社會馬上就有非常大的轉變,是我們信不信、用不用?聖人每句話都是巨力萬鈞,聽老人言,幸福就在眼前。孔子講「君子喻於義」,家庭要教出好聖賢,要教他道義。「小人喻於利」,從小幼兒園就教他競爭,不是培養小人嗎?這句話能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一句就解決了,哪有那麼複雜,可是我們不學。孔子講「舉善而教不能,則勸」,整個社會風氣就變了,舉善而教不能。從二OO七年「道德模範」評選到今年,都已經進入第八個年頭,那影響幾億人向他們學習,就一個活動,就是孔子的教誨你真去做了,社會影響非常非常大。   所以孔子講世間有五不祥,你把它轉過來都變吉祥。最重要的一個,天下的不祥在哪?「聖人伏匿」,聖人的教誨沒人認同;「愚者擅權」,競爭、鬥爭的思想充斥在全世界,天下之不祥。現在聖人的教誨出現,神州大地就開始放光,舉善而教不能。國家有規定,把聖人的教誨,進入國家的政策法令,那受益的面就更具體。每個公司對於殘障的人士,要一定的保障他們的工作權益,教不能。我們新疆郝鐵龍董事長,我當時候聽他分享他公司的情況,非常感動。我說一家公司可以把〈禮運大同篇〉演出來、落實出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我們的企業要變成國家、社會的榜樣,就像我們吳執行長他們的企業,他要把這個幸福企業、家文化的理念,傳播到全世界。吳執行長前幾天就在韓國開國際會議,好幾個聯合國代表參與,你就看那個會議的成績到哪裡,他又藉這個機會,又傳播整個中國的家文化、幸福企業的理念。   所以老祖宗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每個人真的下了決心,發了這樣的願,每個人的人生都做得到。「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你們要以相信的眼光看著我,你們不要一聽,我有點講不下去。但是我講的都是《弟子規》上的,聖賢人不會騙人的,「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郝總他們「天下為公」,他們要做出表率,他們幫當地的黨校上傳統文化的課。黨校都是國家幹部,有沒有在幫助國家選賢與能?當地那麼多各行各業到他們公司來學習,都是在幫各個行業有緣的人培養人。培養人最重要是什麼?德,「德者本也」。所以他們的企業生意愈做愈好,做到半夜十二點都做不完,有些推都推不掉,都介紹到其他的公司。人家說沒關係,晚一點,就要讓你做。因為他們這樣的行為,就讓人家很信任他們,給你們做我放心。   曾經有家長,他們也很會想事情,他說我的兒子現在學倫理道德,講信用,社會上的人都不講信用,那我的孩子一出社會,他不就吃虧了嗎?人的腦子很會想事情,我就問他,我說今天你跟人家做生意,你給誰做?你會交給不守信用的人做,還是交給任何情況都會守信用的人做?當然是守信用的。你為什麼說你兒子會吃虧?對!一千個人裡面只有他守信用他會吃虧嗎?我又不是愚痴的人,我去拿給那些不守信用的人,我被他們騙一次、騙二次,我也乖了。我最後一定是交給絕對不會不守信用的人幹,日久見人心。大家有沒有發現,人現在發問問題,「一切法從心想生」,光是聽人們在談話,就可以了解到,人現在想事情都想得很短。我假如明天沒飯吃?我的孩子假如考不上中考?就是考慮這些很眼前的點,他看不了深遠。為什麼?人隨時考慮都是欲望,看得很短淺。一個很愛吃的人能看得很遠嗎?反正我吃死了,不如死了沒得吃。這用閩南話念,就是「食到死,贏過死沒食」。我跟你保證這樣的人,他的慢性病三十歲就到,鐵口直斷,這種吃法三十歲他的身體就抗議了。所以現在整個文明病都是吃出來的,年齡都一直往前拉。人寧可短暫的這種欲望的滿足,可是他將來要面對三、四十年的病痛,很短見。   郝董他「講信修睦」,人家相信他,為一方的大眾各行各業服務,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對員工的父母很關心,對員工的小孩很重視。他們還頒「孝心獎」,獎勵自己員工的下一代有孝行的,還編刊物鼓勵這些孩子。「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他公司裡面超過三成的員工是殘障人士,教不能。結果他講到,這三成的員工,比正常人更負責、更努力。這些話聖人都有講,「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而且他不只是安一個員工,這員工的父母、家人,面對一個先天有缺陷的兒女,操不操心?他要擔心。遇到國家好的政策,遇到這麼有責任感的企業家,安了一家人的心。這個都積陰德,陰德就要在這些地方算。   你看國內這些重視傳統文化的企業家,他用傳統文化教育員工,員工三十年不懂事的,從來沒給父母拿錢的,開始拿錢了。那老人很激動,雖然那公司離他們家幾千公里,這個飛機票錢我都得花,我一定要去給董事長感謝。所以一個董事長、一個企業主、一個團體的領導人,做到下屬的父母一定要當面來感謝你,這個都是積陰德,無形當中安了天下多少人。〈禮運大同篇〉可以落實,每個團體、每個企業都可以做到。教不能這句話孔子講的,「則勸」,整個勸善的風俗就形成,風俗,每個人每天都在受整個風俗習慣的影響。大家有沒有到一個佛寺的經驗?幾百個人吃飯安安靜靜的,打菜,請問你坐在那裡,本來你很喜歡講話的,你會講話嗎?他有沒有叫你別講話?沒有。它整體的那個環境潛移默化,影響人心。   有些人去接觸傳統文化的課程,第一天去的時候,看到人家鞠躬很不習慣。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他自己也不知不覺鞠躬起來,第五天,流眼淚走,這個場對他的影響才四、五天。我記得那時候在湯池,泰國的副大使他去參觀,還下到田裡面去,下到二里半村去,跟當地的村民處得很好。結果他在分享的時候,就先給我們鞠了一個躬,那個躬有點靦腆不是很習慣,但是也就不自主的鞠了一下,那都是幾天的時間,所以善良風俗非常重要。陳弘謀先生知道這個重要,他編的「五種遺規》,其中一種叫《訓俗遺規》,怎麼改善社會風俗。還有《養正遺規》,人才的根本,「人材之成,自兒童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教女遺規》孩子是女人教出來的,「天下的安危,女人家操之一大半」。怎麼教女?西方人都說Lady first,你們覺得好嗎?你們自己想!人要有感悟的能力,我這個話就點到為止。其實Lady first的意思也是很有深意,就在於女人在先天上的力氣,比男人弱是!所以身體強者應該愛護弱者,這是對的。   但是假如把這個解錯了,什麼都得女人先,麻煩了。For example(舉個例子),有個奶奶對小孫女講:你不可以這樣,有些事你要讓你弟弟。那個小女孩馬上說Lady first,這就偏掉了,連弟弟她都不讓,都要讓我們女生。女人都不讓人,她怎麼修忍辱?女人是大地,「厚德載物」。什麼事情都要爭先,那她的厚德怎麼培養?所以古人生女兒,是拿個瓦放在床下,很有意思,床底下最底下了,所以女人能屈得下來,屈到什麼程度?任何事情不會讓她發脾氣,她就定住了全家族的人心。為什麼?有什麼摩擦、衝突到她這裡來就化掉。我回想我母親那一輩,好像很少發現她們生氣,我沒有看過我母親發脾氣,人家凶她,最多不講話。我姐姐更誇張,人家凶她,她就當場流眼淚,人家看她流眼淚也罵不下去。這一招滿好用的,她不是刻意用,就沒有學到發脾氣跟人家吵,沒有。   母親對女兒的影響非常大,所以閩南話講「選田要選好田底,娶妻要看好娘親」。你去買一個田地,要看它的土質好不好,你要娶一個媳婦(娶一個太太),要看她的母親德行怎麼樣,那個都有影響。媽媽穿著樸素,女兒絕對不會濃妝艷抹,《教女遺規》都談到這些怎麼教育女子。《太上感應篇》說「男不忠良,女不柔順」,不能屈下來,是不可能柔順的。大家也別有不平,男人就不用練柔順嗎?男人當臣子的時候他當然要柔順。為人臣、為人妻、為人子,這些理都是相通,所以大家我一講到女人,你們不要不平衡,每個人都得修鍊這些修養跟功夫的。陳弘謀先生用心良苦,他編的書都是從根本要解決家庭跟社會的問題。   我們再拉回來,爵祿也是國柄之本,你封給誰尊貴,老百姓就效法他的德行。你假如封的那個人都是追名逐利,甚至於還貪污了國家一大堆錢,那你一封反而副作用,所以「爵非德不授」。『祿非功不與』,沒有功勞不能給他很高的俸祿。『二教既立』,就是授予爵位,和俸祿的政教制度設立,形成風氣,形成風氣以後,老百姓的眼睛很亮。因為國家元首、上位的人他們也重視這件事,「爵非德不授,祿非功不與」。結果假如這個授予的人,老百姓清楚他的情況,然後馬上形成輿論力量,封給那個人爵位,封錯了。請問,掌權的人、授予爵位的人,會不會省思?會!得爵位的人會不會生慚愧?他會不敢接受。因為接受以後,還要被人家異樣的眼光看,名不符實,老百姓的眼睛很厲害。就像學過《群書治要》的選民,就不一樣,他會看怎麼樣的領導者才是做對,有沒有修身?有沒有戒貪?有沒有反身?有沒有納諫?就有標準可以看,他可以投神聖的一票。沒有判斷力也神聖不起來,所以民主國家要學《群書治要》。風氣看不見,力量非常非常大。假如已經有權的人,統統都是授予這些有裙帶關係的人,那些被授予的人還耀武揚威,他還怎麼羞恥心?老百姓就哀莫大於心死,沒辦法了。那就權貴之人亂政,就完蛋了。   所以二教既立,『則良士不敢以賤德受貴爵』,賢良的士人、讀書人,他就衡量我的德行太淺薄,這麼高貴的爵他不敢受。『勞臣不敢以微功受重祿』,有功勞的大臣,就不敢以小功去接受優厚的俸祿。『況無德無功,而敢虛干爵祿之制乎』!那何況是沒有德行、毫無功勞的人,怎麼敢白白的去接受爵位和俸祿?這是社會的風氣,包含因果教育,德不配位,名不符實,都是折很大的福報。他領了這些俸祿,不好好為國家努力,他都要背負因果。所以人懂得因果,每個名的背後都是責任,我們有沒有盡到那個責任?有這因果的道理,他爵位就不敢亂受,受了以後就戰戰兢兢去盡自己的責任跟本分,這是賞罰的原理做法。在第二冊當中,還有提到一些做法的原則,就是在《漢書》裡面就講到,有書的學長,在二百一十頁二百八十四句。   【凡爵列官職。賞慶刑罰。皆以類相從者也。一物失稱。】   凡是有爵位、有官職,有賞賜和刑罰,都是按功過的等級來相應的施與,都是有標準的。一件事做得不恰當,這個賞罰不當了:   【亂之端也。】   禍亂,人心的不平就從這裡開端。   【德不稱位。】   德行與爵位不相符。   【能不稱官。】   能力與官爵不相符。   【賞不當功。】   賞賜與功勞不相當。   【刑不當罪。】   刑罰與罪過不相當。   【不祥莫大焉。】   沒有比這樣更不吉祥的。我們冷靜看,每個做法的不當,對他自身、對他的家人、對整個社會人心的向背都有關。古人的心很敏銳,他都會體恤人心的變化,一個人德不配位會怎麼樣?那他的功夫沒有下在德行上,下在怎麼去攀龍附鳳,對他的心有損。再來,他一被封了這個位置,老百姓人心不平,無德的人怎麼站那麼高的位?所以不吉祥,他不吉祥。社會人心也不平,不平就是不祥的預兆,那對國家的信心會大為減損。『能不稱官』,能力跟他的官位不相稱,麻煩了,他的事情都是影響一方百姓又做不好,那百姓不要遭殃嗎?他自己也遭殃,他要負因果責任,不好的官員他的後代都很慘,這在《從政遺規》太多正面跟反面的例子,可以查。這對我們也是個提醒,每一句離不開修身,我們假如德不配位,趕緊退位,我們不貪這個虛名。人要名符其實,名聞利養要放得下。   「能不稱官」,能力確實不能辦好事情,那我對不起國家、對不起領導對我的信任,怎麼辦?讓位於賢。不止自己主動退,找到更適合的人推舉他,這才是真正對得起國家領導的信任。當然又有一種情況,你要退位,領導說讓你繼續幹,怎麼辦?到底是要讓位,還是要「父母呼,應勿緩」?有時候這些經句之間好像有點矛盾,有沒有?比方說像佛門的高僧印光大師講,「只管自家」跟「代人之勞」,跟「成人之美」,跟「難行能行」,有沒有衝突?只管自家,每一句假如解錯了就麻煩了。每一句都通心性去理解就不會解偏,從相上去解就解偏。從行為上只管自己不要管別人,叫冷漠,修成冷漠。要「愛敬存心」,怎麼修成冷漠?只管自家是什麼?反求諸己。什麼事情,遇一切的人,都是提醒我們心性上有什麼不足,管好自己的念頭。   再來,提醒我們,我們全神貫注在自己的問題上,下功夫,盡自己的本分,時間都不夠用了,還花一大半的時間去批評人、去看別人,怎麼可能道業能成就、能提升?時間跟體力是有限的,所以有一個修學的過來人說:學道之人連剪指甲的時間都不夠,哪還有時間說閒話?這個有味道。下功夫很深的人有時候什麼?連吃飯都忘記,甚至用功到忘了睡覺。師長曾經講到,有時候讀書真的讀到忘了時間,結果突然什麼時候才發覺?天亮了,那個意境挺美的。像我們的師公李炳南老師,有一次下大雷雨,那個聲音之大,結果老人家在看書,幾個小時之後雨停了,老人家走出房門:下雨了?學生都很驚訝,這麼大的雷雨,李老專注到根本就沒有聽到雷聲,不知道下雨。這個功夫要效法,定力很足。   所以這經句當中都不離心性、真心,什麼是真心?真誠、清淨。只管自家,都看別人怎麼清淨?可是清淨又是慈悲,那你只管自家,怎麼變成冷漠?不對,解錯了,清淨跟慈悲是一不是二。所以師長這個五心很好用,我們理解得對不對,用這五心去看,你解出來的意境有沒有跟這五心相違背,就知道解得對不對。所有的經教在體性上,不離心性二字;在事情上,不離因果二字,用這樣去理解會很有體悟。「父母呼,應勿緩」,跟讓位不衝突,要守「臣之禮」,既然已經表達這個態度,要以大局為重,領導叫我們幹就繼續幹,但是要調整:領導,你叫我幹可以,可是我不能誤事,我要度德量力。那領導當然你講得對,一定會做調整。所以只要隨順經典的教誨,沒有哪件事不能有相應的好方法出來,我們要有這個信心。   『賞不當功』,賞賜與功勞不相當,自己不就生貪念了嗎?生僥倖心嗎?對當事人沒有幫助。團體就不認同:他做那麼少,還混水摸魚,我這麼認真都沒有。你看不好。『刑不當罪』,罰錯了,這個人或這個家,恨國家一輩子。所以在清明的時代,都非常重視吏治,尤其是整個監獄的管理。可能都三年幾年就要派出人,深入了解整個監獄的狀況,然後大赦天下,是不是有哪些判得不公平。不然那種怨恨太深,因為獄判錯了,有時候回不了頭,人都死了不能復生。所以「刑不當罪,不祥莫大焉」,這是賞罰的原則。在二百一十三頁二百八十八句,講到:   【善為國者。】   善於治理國家的人他的賞罰的原則在哪?   【賞不僭而刑不濫。賞僭。則懼及淫人。刑濫。則及善人。若不幸而過,寧僭無濫。】   賞賜不能過分,要得當,刑罰不濫用。賞賜過分就怕賞到了惡人,刑太過分就怕傷到了好人,如果不幸賞罰過當,那麼寧可賞賜過分,也不可濫用刑罰。這就是在賞罰、法律當中很強調的一點。因為罰錯了之後,就像剛剛講,殺了一個忠臣,沒有辦法回頭,唐太宗光這一點我看也是抱憾終身。所以才有「三審定讞」出來,這都是賞罰很重要的原則。下一句二百八十九句講到:   【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勢貴免。此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   意思就是說,獎賞的時候不遺漏關係疏遠的人,這個才公平。懲罰的時候不袒護親近的人,懲罰的時候不止不能袒護親近的人,還要先懲罰親近的人,這叫人情事理。所以犯錯的時候,假如你的主管本來很疼愛你,把你第一個拉出來處罰好不好?這就是人情事理第一個處罰你,人心就平了。所以被第一個處罰,你要覺得很幸福,看大家的表情,有點幸福不起來,我不強迫大家。跟大家舉一個公案,戚繼光是抗日英雄,當時候倭寇作亂,一聽到戚繼光都很害怕。他是虔誠的佛教徒,結果有一次,就是戚繼光的舅舅是他的下屬,他在軍隊裡面就很囂張不守規矩,戚繼光下令打他幾十大板。打完回去,這個舅舅鐵定火冒三丈,氣得不得了,他一回去擺了一桌豐盛的酒菜,請他舅舅吃,給他賠不是。這個情理法,他舅舅給他這麼一打,整個軍隊就不敢亂來了。連舅舅都不能倖免,統統要依軍法處置,就很公平。但是情理還是要兼顧,平常他舅舅吃不到的東西要趕快買給他吃,給他賠不是,也是很真心給他賠不是。   所以沒有功勞的人,不可以取得爵位,權勢顯貴的人,也不會免掉應受的刑罰。剛剛講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樣就變成了不論賢愚,不論是富貴人,或者是平常百姓都能,『僉』是都、皆的意思,都能忘我為國效勞的原因,因為很公平,大家都願意努力去爭取這些富貴賞賜。這些是談到的原則、做法。還有一個原則,我們回到第一冊二百六十六句,一百五十九頁「賞罰」當中,很重要的是能為國家舉賢德,這個最可貴。我們把經句念兩遍:   【先王之教。進賢者為上賞。蔽賢者為上戮。】   古代聖王的教誨,推薦賢人的人受重賞,埋沒賢人的人受很重的懲罰。從漢朝評選官員的標準,就是他的考績排在第一位,是舉孝廉的數目。因為孝則有德行的根本,做人的根本;廉潔就不貪污,就有做事的操守。古人很厲害,兩個字就抓出做人做事的大根大本,那這樣的人,確定有這樣的德行,未來必是國家棟梁,這個絕對的。這個官員推薦那麼多,國家重賞。古代官帽,大家看過「包青天」,那個帽子很有味道,前面低後面高,那個帽子叫進賢帽,推薦賢德的人,後面的人比我們高、比我們好,進賢。所以古代連服裝都在產生教化的力量,古人很有教育的藝術。當然我們要了解到,「人存政舉」,一個有德行的人推薦起來,他利益一方的百姓。所以為國家舉才這是大忠,人民受益很大。《了凡四訓》當中講,「試看忠孝之家,子孫未有不綿遠而昌盛者」。像齊國的鮑叔牙推薦管仲做宰相,他把朋友推薦到他的上司去,他的後代十幾世為名大夫。因為推薦了管仲這個人才,齊國強盛,甚至於整個華夏團結起來,抵禦侵略,不然漢族就滅了。孔子對這點,特別讚歎管仲的功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歷史也證明,「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進賢者』不只當時候受上賞,他子子孫孫都受到福報的庇廕。『蔽賢者為上戮』,埋沒賢才,甚至於陷害忠良、陷害賢才的人,會得到重懲,甚至會是立即的報應。李斯是秦國的宰相,他的福報也夠大的,但是他嫉妒賢才,結果把他的師弟韓非子害死,他的果報很快。假如秦國用了韓非子,秦國的命運、整個國家人民的命運變了,韓非子道德學問都很不簡單。所以李斯很快果報來了,跟他的兒子一起被腰斬,斷子絕孫的惡報。所以人不能蔽賢,人為什麼蔽賢?嫉妒心太強。所以這句經句還要回到修身,要調伏嫉妒心,從《弟子規》上學,「見人善,即思齊」。不能見人善即吃醋、即嫉妒,嫉妒心你不伏住很厲害。現在有一句話叫羨慕、嫉妒、恨,嫉妒不能伏,就變怨恨別人,恨就變傷害別人。所以羨慕、嫉妒、恨下地獄,這要講出來,不然他嫉妒就嫉妒很正常,恨也很正常,不正常,下地獄不行。   宋朝有個大夫叫蔣瑗,他有十個兒子,一個駝背,一個跛子,一個四肢萎縮,一個雙足殘廢,一個瘋瘋癲癲,一個痴痴呆呆,一個聾子,一個瞎子,一個啞巴,一個死在獄中,他也夠會生的。結果公明子皋看到這個情況,就問他,大夫,你平常行為怎麼樣,怎麼會有這樣的奇禍?每件事沒有偶然的,必有如是因才有如是果。蔣瑗說我平時也沒有做什麼惡事,讀書人都知道惡有惡報,他也不覺得有做惡事。我只是喜歡嫉妒別人,勝過我的人我就記恨他,讚歎我的人我就很喜歡他。聽說別人有善行,我就懷疑真的嗎?聽到別人有什麼過失,我就說一定是這樣。看到別人有所得,就好像我有損失;看到別人損失,我好像很高興,幸災樂禍。我就是這樣而已,我又沒有打人,我又沒有什麼具體去害人的行為。他就是這個心態。結果子皋就嘆息說,大夫,你有如此心態,馬上會得滅門之災,你竟然還說無所謂。所以人學習很重要,人不學怎麼死的自己都不知道,沒有察覺。你的惡報哪只有現在這個樣子?他一聽大驚失色,很緊張。子皋告訴他,上天雖然很高遠,明察秋毫,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如果你能夠痛改前非,就一定能夠轉禍為福,現在改正還不算晚。蔣瑗從那天開始,以後提高警覺,盡改舊習,不到幾年的功夫,兒子的病一個一個都好了,不簡單!瞎子好了,啞巴好了,殘廢也好了,所以要相信真理。這段話最重要的,改掉習性是改變命運的大根大本,也是改變整個家庭命運的根本。   那今天「賞罰」這個經句,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好,謝謝大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 145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 145

🄴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群書治要360》上節課是談到,「為政」第十個綱領「綱紀」。今天跟大家一起交流的,是進入「為政」的第十一個綱領「賞罰」,在一百五十八頁二百六十四句。每一個為政的做法,必有他對辦政治所起到的目的,對於整個政治它的作用,我們要先了解。在《群書治要360》第二冊,有談到賞罰的目的,在二百零八頁二百七十九句,我們了解它的目的,才不會把賞罰給用錯了。二百七十九句講到:   【賞在於成民之生。罰在於使人無罪。是以賞罰施民而天下化矣。】   意思是獎賞的目的,在成就人民更好的生活,刑罰的目的在使人不會犯罪。所以目的在獎賞行善,因為善有善報,大家都樂於行善,當然人民生活會更美好。刑罰就是讓人民了解,種惡因會得惡果,「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他有敬畏法律的態度就不敢犯罪,所以『罰在於使人無罪』,這是賞罰的目的所在。所以斷惡修善是賞罰最重要的目的。二百八十句也都是講到,賞罰所達到的目的:   【善治民者。】   善於治理百姓的人。   【開其正道。】   這個『正道』就是向善的正道。   【因所好而賞之。】   順著人好善、好德的天性獎賞。   【則民樂其德也。】   則百姓自然歡喜的感戴其恩德,感恩戴德。行善的人受到獎賞,大家也都很歡喜、感動,因為這是順著民所好的德行。比方前不久我們中國政府舉辦,「眾里尋他—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全中國找了十位,還有二十位是「關注、愛護的孝心少年」。當時候也是同仁發簡訊,讓我們了解有這頒獎典禮。我想看這個頒獎典禮,看這些孝心少年的孝行,沒有流眼淚的,應該是不孝。所以要試自己孝不孝,可以去看這個片子,這個網上現在都有。我敢保證每個人看都流眼淚,不孝的人都會流眼淚,為什麼?不孝的人是習氣障礙,他本性還在。國家肯定,企業家資助他們每個人都有滿好的獎金,因為他們的生活都非常的困難。像其中有一個男孩,一個八歲的男孩就開始照顧他生病的母親,他的母親得尿毒症,一個星期還要推著輪椅,讓他母親去做透析維持生命,就這樣推了很多年,那個路途都是幾千上萬公里可能都有,來來回回多少的歲月。   結果感動到有一位女司機,就免費載這個孩子跟他的母親去醫院。這個孝行會感動很多人,而且還感動他的老師,搬到他們家附近,然後常常去他們家給他輔導功課。我感覺這位老師也很令人感佩,這麼體恤這個孩子,不忍心這個孩子,因為孝順他的母親,耽誤了學業。那主辦單位用心良苦,把這個孝心少年的獎頒給他,就請了這位計程車女司機做頒獎人,同時也彰顯這位女司機,她也是好善好德,看到人家的孝心,感佩、支持他。所以『因所好而賞之,則民樂其德也』,百姓歡喜:國家做這樣的事太好了!所有看過這些節目的流眼淚,都感覺這是國家的德政。尤其在這個頒獎典禮,還請了不少孩子在現場,我看很多鏡頭,這些小孩看到孝心少年都很感動、流淚,啟發孩子們本有的孝心。   在全世界你看這麼多國家,不止我們老祖先強調「以孝治天下」。西方是政教合一,長期以來,上千年整個政治都受到宗教的影響,所以宗教教育其實對西方社會影響是很大的。我們看到不管是天主教、還是基督教,都非常強調孝道。可是現在看全世界這麼多國家,包含伊斯蘭教,強調「天園在母親的腳下」,意思就是跪拜父母、時時能侍奉父母的人,他跟天堂的路接得上去,他一定要積德行善才有這樣的善報。而百善孝又為先,所有這些宗教都強調孝道。但我們冷靜看到現在民主社會,誰在扮孝心少年?誰在宣揚孝道?民主國家大家冷靜去看看現在的電視,都在播什麼?殺盜淫妄很多了。所以,我師長直接點出,現在全世界的問題在哪裡?問題都在人心。人心為什麼出問題?缺乏教化,沒有教育他。現在最好的工具,傳播媒體,有衛星、有網絡,這個在一百年前都沒有的東西,現在這麼普遍,要善用傳播媒體教化這力量不可思議。我們看兩個小時的頒獎典禮,感動之處太多太多了。這樣的節目假如在全世界播一年,天下太平了。   所以我們現在中國大陸的政府,它用媒體來宣揚孝道、宣揚道德,這是德政。幾十年來全世界都在關注,很多人在說,包含像英國湯恩比教授,這樣有地位的學者,都強調中華文化的重要,都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這個中國人的世紀,最重要的是中國的文化能夠向全世界弘揚。大家冷靜看看,中華文化它的包容性非常強,它跟任何文化一接觸,會豐富這個文化、這個宗教,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伊斯蘭教傳到中國,雲南那一帶很多伊斯蘭教徒,鄭和就是雲南人。所以印尼的爪哇,那個伊斯蘭教是透過鄭和下西洋,傳過來的。蘇門答臘的伊斯蘭教,是中東傳過來的,中東是遊牧民族。中華文化是幾千年的農業,由漢文化一直承傳。你看蒙古,是遊牧民族他馬上奪天下,跟漢文化不一樣,比較武力強大。可是蒙古治理中國不到一百年,好像八十多年,他們也積極學習漢人的文化,最後就被漢化。清朝女真人也是漢化。   而爪哇島的伊斯蘭教徒非常的溫和,它也跟中華文化融合了。蘇門答臘的伊斯蘭教徒就比較激進,這個都是證明中華文化的力量,對世界不同的種族跟宗教的利益。所以整個全世界的人對中華文化愈了解,他不止不擔心,可能希望趕快中華文化到我的國度來。鄭和下西洋那個時代,確實很多國家都希望鄭和的船隊,趕快到我的國家來,不管是生活的能力,還有整個文化,對他們的社會都有極大的幫助。假如沒有極大的幫助,為什麼幾百年後的人們還在紀念他?鄭和廟在整個東南亞一帶有多少,印尼還以鄭和的名字取了一個都市叫三寶壟,可見得感恩戴德深到什麼程度!   所以人心需要教化,人不學,不知道、不知義。而師長講到,現在整個社會人心,為什麼偏得那麼厲害?東方忽略聖賢教育。因為整個亞洲受中國的影響大,整個中華文化延伸到日本、韓國、越南、緬甸、寮國。大家假如有機會去到這些國家,都還能看到漢文化的影響,漢文化是儒釋道。西方忽略了宗教教育,他們相信科學覺得上帝不存在,所以對經典不恭敬、沒有深入,忽略孝道的教育。甚至連法律都說不用奉養父母,這已經偏偏偏愈偏就愈遠了。所以全世界要重新回到倫理道德、回到孝道,得要有幾代人正確的努力不懈才行。現在希望寄託在中國,中國領導人特別重視中華傳統文化。從舉辦的這些活動就可以看得出來,甚至立法,老百姓奉養自己的父母,是本來就應該盡的責任,不奉養父母要處罰。所以這個賞罰都是在讓人了解到,什麼是人生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   在看這個節目的時候,我們看到每個孝心少年,要不是六歲、要不是八歲,就承擔起一家的生活經濟的重擔,真的讓我們有點無法想像。六歲的人能做什麼?八歲的人能做什麼?所以老祖宗說這個孝是本有的天性。你說六歲這麼小的年齡,誰跟他講過《孝經》?誰給他上過孝道的課程?上了多少?他為什麼懂?這麼小的孩子,為什麼可以承擔這麼大的壓力責任?而且更讓我們動容的是什麼?個個人笑容都非常燦爛。這個很值得探索,我們觀看他的經歷眉頭都皺起來,為什麼他們笑容這麼燦爛?可能我們邊看邊說,這樣的日子可能活不下去?那是我們的感受,不是他們的感受。他們笑得燦爛代表他們很快樂,為什麼?問心無愧。因為他們行孝跟性德相應,他做的時候他覺得打從內心歡喜,只要父母能減輕痛苦,只要父母還能活下去,就是他的動力。   所以古人留了一句話給我們,我們在這個孝心少年身上也體會到,「孝子心中只有父母」。既然只有父母,哪還有我累?哪還有我苦?其中那個男孩,為了讓母親吃得比較營養,因為醫生說他母親營養不良,他每天上學沿路撿那個塑膠瓶去賣,你看他也不覺得羞恥,為什麼?他心裡面就想:怎麼讓我母親吃得營養一點。就這樣沿路撿,撿去賣,去買一些營養的回來煮給母親吃。所以師長老人家說,真正的快樂,不是從外面欲望的刺激得來,那是苦暫時停止。你這欲望刺激完,下一次的欲望更大,要吃得更好、要穿得更好,那怎麼會是真正的樂?他行孝是真樂,助人是真樂。老祖宗這些名言,我們用生命去體會,為善最樂、行孝最樂。這個二百八十句講到的:   【塞其邪路。】   就是杜絕百姓行惡的邪路,因為做這些事都會得到嚴重的處罰,他有敬畏的心,不敢做。談到這個,像我小的時候,我們高雄左營區有個龍虎塔,一隻龍、一隻老虎很長,我們走進這隻龍跟虎裡面,它就是有道家的「地獄變相圖」。我們那時候可能四、五歲,看到造惡會受這樣的果報,都很緊張,幼小的心靈就覺得不能造惡事,不然會感嚴重的惡報。這個道家因果的教育,讓人終身不忘,同時從小給孩子法律的教育,他就知道這些事情是錯誤的。所以:   【因所惡而罰之。】   順著人厭惡的邪惡,來懲罰這些罪行。   【則民畏其威矣。】   則百姓自然會畏懼其威嚴。大家記不記得,小時候有沒有看過「包青天」?有!應該華人一代可能都有看過這個節目。你看一進去那個衙門排在兩排的人,叫威武!那個氣氛挺恐怖的。還有包青天那個虎頭鍘,這都無形當中讓人敬畏犯罪。二百八十一句這個都是跟目的有關,經句裡面講到:   【賞一人而天下知所從。】   你獎賞一個人,天下都知道以他為榜樣而跟從。像一個六歲的女孩,她的父親從幾層樓高摔下來,脊椎受嚴重損害,就不能動了。結果這個六歲的孩子就開始照顧她父親,甚至是爺爺奶奶輩都是她照顧。她十二歲的時候,看到報紙上寫某某醫院可以治療類似這樣的病,她做了一個推車,十二歲的女孩推了她父親五百多公里,真正推到上海去。聽了都覺得不可思議,為了救治她的父親,一路上遇到一些有緣人,都被他們感動,還有就幫忙載他們一程。後來感動北京很好的醫院幫她父親治療,現在父親可以坐輪椅,本來都是動彈不得。像這樣的孝行在電視播出來,每個人心裡面,也會覺得孝心有善報,得到這麼多的幫助,所以『賞一人而天下知所從』。假如全中國的老師,把這個節目放給所有的莘莘學子看,那這個不得了,這對下一代的影響非常深遠。   而商鞅變法,當時候秦孝公用商鞅,當他拿了一個很長的木頭立在南門,寫到:把這木頭搬到北門,賞十金。結果沒有人要做,哪有這麼好的事情,才搬個木頭過去就賞這麼多?沒人做。結果賞金就一直加加加,加到五十金。有個人一看,反正搬過去真的沒有賞,也不算太辛苦,他就姑且試一試,就把木頭搬到北門,商鞅就真的賞他五十金。這個事情一傳十,十傳百,所有的老百姓都知道,政府怎麼樣?言出必行,我們要相信國家法律。那不就「賞一人而天下知所從」!都要遵守國家的法令。所以有一個成語叫「徙木立信」,遷徙,搬這個木頭立了全國對法律的信心。所以這個得五十金的人還是傻人有傻福,不過可能是他前世也有種因,剛好遇到緣得了這個福報。從這個故事也給我們啟示,立信對一個家庭、對一個班級、對一個團體、對一個國家,非常重要。   所以孔子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一個國家,假如老百姓都不相信國家領導人,這個國家非常脆弱,很快會發生內亂都不一定。一個家庭,孩子都不相信父母,這個家沒有向心力,要分崩離析。但是這個相信不是要求出來的,是父母、領導者、老師,自己做出值得讓人信任的行為。像一個父親的威信,跟言出必行決定有關係。我們自己回想看看,為什麼會這麼相信父親,甚至是敬畏父親?因為父親從來沒講過一句假話,真的是!甚至連一句玩笑話都沒有講過。我現在回想起來,好像我父親是當了外公以後,才比較有幽默感。事後想想,應該不是這樣,因為當外公跟當爸爸角色上有點不同。當外公叫含飴弄孫,當父親他是整個下一代是非善惡的標準,他不能亂開玩笑,那到時候孩子都搞不清楚狀況。所以孩子對是非善惡的標準,從哪裡建立的?看一下爸爸、看一下媽媽:就是不可以做的。那可以做的是:嗯,這樣才能做。   有一個故事應該我們比較熟悉,但是聽故事的重點,就是故事裡面這個精神,自己真正能體悟,變成自己處世的態度,變成家道,甚至是整個團體應該守的,做人、做事的原則。這個故事就是「曾子殺彘」,曾子的太太有一天要上街,結果孩子可能哭鬧,這個媽媽就說,你不要吵,回來我殺豬,煮豬肉給你吃。結果孩子就說好、好!挺高興的。後來他太太回來了,曾子就準備,結果曾子的太太一看就很緊張:你幹什麼?他說殺豬,妳剛剛不是答應孩子嗎?他不吵,回來妳要殺豬,煮豬肉給他吃。她說我跟他開玩笑的。你一個玩笑開了,兩個玩笑開了,以後爸爸媽媽講的話,孩子怎麼相信?一個人假如連父母都不相信,他這一生人格怎麼健康?所以當父母、當老師要了解,我們的態度影響孩子一生。   父母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根本。現在為人父母者,把教育覺得是學校的事、社會的事,這是非常錯誤的認知。《三字經》就提醒我們,「養不教,父之過」,教養一定是從家庭父母開始,哪有說學校跟社會的事情?家庭教育是根本,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發展,宗教教育引導人靈性不斷提升,最後契入聖賢無私奉獻的人格,這是家庭教育的圓滿。這四種教育,家庭教育是根本。所以曾子這個做法是讓父母懂得不能欺騙孩子,要立信於孩子。父母所定的規矩、所講的一切話,孩子決定不敢馬虎。延伸到學校老師答應的事情也一定要做到,孩子愈相信老師,他學習愈恭敬,學生愈得利;假如老師不守信,學生對老師的話很難信服。他聽聽就好,那孩子學習不可能好。這樣變成,讓學生不相信老師,那他的道業就很難成就,學業就很難成就。《弟子規》也提醒我們,「凡出言,信為先」。下面接著講:   【罰一人而天下知所避。】   懲罰一個人,天下人都知道這個事情決定不能幹,所謂成語講「殺一儆百」。而且這個罰,一開始就要罰,不然人會有僥倖的心理。   【明開塞之路。使百姓曉然知軌疏之所由。是以賢者不憂。知者不懼。干祿者不邪。】   賞罰分明,明確老百姓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那百姓就知道做人的軌跡、做人的道路,他遵紀守法。這樣子『賢者不憂』,賢人不擔憂,人民都知道怎麼做人。『知者不懼』,有才智的人就不害怕。『干祿者不邪』,謀求做官的人也不會走上邪路,因為「爾俸爾祿,民脂民膏」。這些領的公家的俸祿,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所以公務員犯罪判的罪罰一定比較重,因為他這樣傷害的人太多,對不起太多的人。當然我們看到這個刑罰,剛剛說「知者不懼」,有才智的人就不擔憂。我們看二百八十二句就有把它進一步做說明。   【賞足榮而罰可畏。】   賞賜足以使民眾感到榮耀,而懲罰足以讓民眾覺得畏懼。所以:   【智者知榮辱之必至。】   因為國家這個法令是非常嚴整、非常公正,所以有才智的人、聰明的人,他就知道榮耀跟恥辱必然會到來。意思就是說,他行善必然會得到榮顯,他為國家盡心盡力了,這賞罰都很公平,他當然能夠愈來愈有成就。假如賞罰不公平,努力的人沒有被賞,諂媚巴結的人都被賞,這個有才智的人也不肯奉獻力量。所以這就是當整個法令是非常公平的時候,有才智的人就知道『榮辱必至』。所以一定帶頭:   【勸善之心生。】   勉勵自己跟大家一起為善的心就生起來。   【而不軌之奸息。】   圖謀不軌的念頭就停下來。這幾段都是賞罰的目的。好,我們回到第一冊,了解到賞罰目的是斷惡修善,接著,賞罰它的原理、它的做法在哪裡?我們看二百六十四句講到:   【古之明君。褒罰必以功過。末代闇主。誅賞各緣其私。】   古代賢明的君王,褒獎和懲罰都要依據當事人的功勞或過失,這樣子褒獎跟賞罰依照標準才公平。公才能平,平,人心才能安,人心安了才能樂,公平安樂。這個領導者心不公,老百姓心不平。法律只要不公平,人人很擔心,法律無辜加罪於他,或很輕的罪被判很重,很重的罪只要送很多錢就被判無罪。請問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老百姓能夠不擔心嗎?心能安得下來嗎?有一段話是講到,一個高官他的下屬會敬畏他,不是因為他很嚴苛,而是因為他很廉潔。他是上位的人很廉潔,底下的人不敢亂來,被他廉潔的正氣所影響,叫「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廉潔;民是老百姓人民,「民不服吾能」,不是服氣我有多強的能力,「而服吾公」,服氣我的公平公正。而「公生明」,一個人公正的時候,因為他無欲他看什麼事情清楚。他已經收了什麼好處,他都偏向、袒護了,他怎麼去看清楚事情?所以古人對這些分析非常的透徹,領導者不公平他的威信就沒有了,老百姓的民心也沒有了,這個影響非常不好。領導者就是因為失了公平,用自己好惡愛憎在做事情。   我們複習魏徵寫給唐太宗,「諫太宗十思疏」,最後面有兩句話,「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君王權利很大,愈高位的人其實對團體的影響愈大,每個團體、國家,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團體都有制度的。這些法規之所以不能立信於人,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領導者首先不遵守。所以有一句俗話講,「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在一個國家、團體當中,法令讓人民不相信,很可能原因,都出在領導者自己就已經把它壞掉了。比方準時,領導者自己定的準時,自己又不準時,那老百姓就不重視這些規定,底下的人就不重視了。這一段魏徵的提醒,你要賜給臣民恩澤的時候,不要因為你很高興就亂賞,一個小功,你給他賞一大堆。所以人的修養在哪裡鍛鍊?你很高興的時候你要伏得住,你很生氣的時候也要伏得住。   像我們有聽到格言講的,「盛怒時勿答人書,盛喜時勿許人物」。很高興的時候,不要承諾給人家什麼東西,就有可能太高興:什麼東西給你,包在我身上。其實那不是自己說了算的,還得要去努力看看,結果一高興了就胸脯一拍,最後失信於人。很生氣的時候不要寫信給人家,延伸開來,很生氣的時候不要寫短信給人家。或者很生氣的時候,不要直接衝到他住的地方去,不然橫批:出人命。都要先冷靜下來,只要是情緒不穩定,做任何事絕對也會更嚴重,所以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無因怒而濫刑」。唐太宗這樣的皇帝,幾千年來能找到幾個?但是他有沒有因怒而濫刑?還是有,他也很難隨時隨地都伏住自己的情緒。所以有一次他就因為太生氣,就馬上要對一個官員行刑,最後錯殺了那個人,他非常非常後悔。結果後來有一個成語叫「三審定讞」,在唐朝就是這樣,延伸到現在叫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最高法院,要經過三個法院審,最後定罪,怕誤判。縱使是確認死刑,還得要照朝廷兩天重複複奏,就是要喊給皇帝、喊給官員了解,兩天要喊五次最後才執行。所以對死刑犯慎之又慎,不可誤殺,這都是無因怒而濫刑。   接著經文講,『末代闇主,誅賞各緣其私』,末代的亡國昏君,他們誅殺跟封賞,都是順著個人的私情、個人的愛憎,大忠臣他把他殺了,大奸臣他一直賞他。所以他就已經失去理智,不是以功過了。從這裡要挑選領導者、挑選幹部,比方說一個班級裡面挑選班長,不能那個性格就是愛憎好惡很強的,不然他就不公平,到時候會鬧革命,其他的同學起來給他鬧革命。其實這句話講的也不是別人,也很可能是我們自己。因為我曾經聽一位老師講,他有一個學生很早就讀《資治通鑑》,讀的時候就給老師講:老師,這些末代的帝王,夏桀、商紂怎麼這麼愚蠢?忠臣他都殺,只是給他意見,他不高興了,他就殺了他,給他講好話的他就很高興。他就笑這一些末代皇帝。大家要冷靜,末代皇帝有沒有讀書?有,都是些明理的。   我請教大家,我們這個時代的華人幾個人讀聖賢書?都是升學主義,知識技能。請問你有讀過《資治通鑑》的舉手,你有讀過二十五史的請舉手,對,這些歷史我們所知也有限。他一讀了,覺得這個太誇張,怎麼可以這樣做?後來這個班上選班長,這個讀《資治通鑑》的人被選上。然後他當了班長以後,人家給他提意見,他就生氣,然後循著自己高興,很多他的權利,都是循著他高興去做,聽不進人家的勸。有一天他老師就說:你愈來愈像夏桀,愈來愈像商紂。他才嚇一大跳!當一個班長都不容易了,更何況是當一個帝王。當一個班長有這麼小的權力,人的這種虛榮、愛憎都會上來,那當一個皇帝還得了。   而且有些皇帝是前期還能保持,後面就不行了。唐玄宗前面是開元之治,後面差點把唐朝給毀了叫「安史之亂」,同一個人。所以「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可能這個皇帝一上來,大家都希望勵精圖治,慢慢慢慢的五欲六塵的享受,他就墮落了。所以逆境磨練人,順境淘汰人,真正當官的人也好,修身的人也好,不可以享福,享福沒有幾個人不暈頭轉向,不墮落的。所以范仲淹先生的話很有道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吧!代表什麼?生於憂患,這一輩子都別享樂。享樂是順境,幾乎沒有人不暈頭。所以要以苦為師,不要享福,要「居安思危,戒奢以儉」,這也是「諫太宗十思疏」。大家冷靜去看,一個人終其一生,富貴、德行能保住的,都是沒享福。曾國藩先生他的後代都不讓他們享福,家裡的活都要自己幹,都要早起,都要刻苦,這正確的。所以生於憂患,就一輩子心都應該恭敬、謹慎來生活。   剛剛講這段話,有沒有學長說,活著不能享福,這人生還有啥意思?大家要冷靜了,假如我們人生的快樂是建立在享福,去享受那些欲望,那錯了,那是刺激,不會是真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才是真的。隨著你智慧、靈性的提升,那些物質的享樂沒有意思,那是刺激而已,是變成欲望的奴隸,那沒有什麼樂。讀書樂,所以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諸位學長,你自己可以試試看,比方說你很用功讀書,讀一個月然後讀到什麼程度?沒有時間去逛百貨公司,沒有時間買東西,沒有時間用money,就是連買這個要花多少錢,他要找我多少錢,連找錢的腦筋都不用傷,全部都用功在讀書上,那個感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有時候我們剛好在準備課程,一天下來三、五個小時,讀到會心處拍案叫絕,神交古人。這樣的心境你慢慢慢慢物質的欲望就淡,所以回也不改其樂,那不是強迫,那是自自然然的。所以大家不要擔心,學傳統文化人家不會逼你,不要吃好吃的,不要穿好穿的,那是你自自然然的,自己世味哪有法味濃,世間這些欲望的味道,哪有經典這些善法的濃!所以能夠在順境當中修行,這個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古人留下來的這些話,值得我們深思。「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富貴怎麼不離身?還是要做到節制自己的欲望、節制自己的傲慢,他一定要戰戰兢兢護念自己,怎麼可以去享樂放縱?那就守不住了。「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有這樣的心態,才能夠在福報當中不墮落。俗話講「富不過三代」,因為我們中國大陸強調科學發展觀,所以這句話在現實社會,應該改成富不過三十年,都過不了,現在是十年都困難。因為大家都沒有這些概念,沒有這些基礎了,現在情況很慘烈,趕緊要從小教起,不然都不懂了。   二百六十四句,點出了褒罰,賞罰依循的標準是功過,決定不能依循個人的好惡、個人的私情,這個就不能以私廢公。在《群書治要》的《春秋左氏傳》有一段記載,魯宣公二年鄭國的公子歸生,他接受楚國的命令要去攻打宋國。這樣念下來有沒有一點頭暈?鄭國的公子接受楚國國君的命令,去攻打宋國,搞清楚了。還有第二個重點,重點在哪?當時候用人才不分哪個國家,用人唯才是不是?只要這個人能夠讓國家強盛,這一點也提醒我們一個國家要強盛,決定要平等對待不同的種族、民族,甚至不同宗教。唐太宗那個時代真是民族大融合,太宗用的很多都是其他民族的,也是重用他們,不分彼此,人心才能凝聚,當時候也是用人唯才。結果將要開戰了,宋國的華元率兵迎戰歸生,就是楚國的軍隊。將要開戰的時候,宋國的華元就宰了羊犒賞將士,可是他在犒賞將士的時候,沒有給他的車夫羊斟吃,大家都分了,沒有分給他的車夫羊斟。結果等到開戰那一天,開戰了,他的車夫在前面駕車,他的車夫就講,前幾天分羊肉,是你說了算,是你做主。今天戰車的進退,是我說了算,所以他的車夫羊斟,就把他的車子開進鄭公子歸生的軍隊裡面去,結果它宋軍大敗。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身邊的人不好惹,不能得罪身邊的人,不是!要愛護身邊的人,要平等對待。當然我們實在不了解,當時候華元為什麼不分肉給這個車夫。我想當然第一個情況,應該是他還不夠尊重這個車夫。我們要了解任何一件事情發生,有時候是分羊肉叫導火線,人一次羊肉沒分到,就害他的主子死,我看這樣也有點過分是不是?但可能長期以來不被尊重,這個導火線一點才會造成這個結果。所以當身邊的人對你的態度很不好的時候:我是領導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但這樣的心境就反思不夠,可能要想已經是因為三年,我們這種錯誤太多次,造成底下的人都很難受有怨了,應該要這樣想,「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當然這個故事就提醒我們,「誅賞不能緣其私」,要公平對待。   一個故事裡面有很多學處,剛剛跟大家講,楚國用鄭國人,用人唯才。再來這個羊斟也是我們的學處,他的主子對他不好,主子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們自己要先做對。現在在五倫關係當中,這個態度非常重要,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事,首先自己要做對。因為這幾代人都沒有學,沒有學他一下子轉不過來,靠誰來轉?靠我們做對,正己化人去轉。大舜在雷澤那個地方沒有人教化,所以他自己做禮讓,一年的時間,這個地方的人全部都禮讓。所以聖人都是明瞭從自己做起,自己不能去指責,更不能去隨波逐流。假如沒有這個道德的根基,別人都這樣,就隨波逐流了。我們現在雖比較早學,那學了之後,不能把懂的道理去指責要求。因為我們一指責要求,對方會覺得你也沒有做到,還要求我。人家心裡也不服,反而在我們身上建立不了信心,他就更不願意學。學聖教信解行證,他要先相信,他才要學,有些人被誤導傳統文化,傳統那都是過時的,我們現在都學最新的。他不了解,真理哪有過時的?那他就誤會了,他怎麼學?他怎麼相信?   所以一般的大眾對聖教的相信,從哪裡來?從見到學習者,他產生歡喜、產生仰慕,這樣我要學。學了以後變得很替人著想、變得很柔軟,不生氣了,這樣的學問非常好,信有了。所以大眾的信,我們家裡人的信,跟我們是息息相關。他相信了他接著去解,他要深入經典,了解道理他才知道怎麼做。了解了邊學邊做,叫解行相應。解行相應他的境界就愈提愈高,最後就契入君子進而聖賢,這是修學的四個階段。既然我們先學,家人、有緣的人的信心是建立在我們身上,我們又不理智,又去指責、要求,誰認同?見到我們壓力很大,可能都聽我們講兩句話:對不起,我要上廁所。就走了,就沒有緣了。所以這個態度很重要,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事,首先我們自己要做對,不能意氣用事。可能有人又說,他沒有沒學,他學得比我久,怎麼還這樣?他學得很久還學成這樣,那他不就是落入了一個學習的誤區,比沒有學更慘。所以大家轉一個念,天底下沒有惡人,沒有值得我們去生氣的人,只有可憐的人,沒有可惡的人。今天他是領導者他做錯事,你不要生氣,為什麼?他位置愈高所背負的因果責任愈重,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換一個角度,你很生氣的人,你應該護念他,他以後很可憐。所以大家看人、看因緣要有前後眼,什麼是前眼?他今天有這樣的性格,有這樣的行為,他的成長背景造成,他一定有不足的地方、有可憐的地方;後眼,他現在這麼做了,你不要生氣,他以後會很慘。那人哪生得了氣!他學了很久還學成這個樣子,他折了一大堆福。你看我都長不胖,我名高,名過其實,名就是福報,就會折損。所以他處在高位又做不好,或者他是傳統文化的學習者,人家都知道他是學傳統文化,結果他學成這樣,還讓那麼多人煩惱,他是破壞了傳統文化的形象,這個因果要背,那當然折福,當然身材會苗條。「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大家看我胖起來的時候,就是很多過慢慢、慢慢改過來,就會胖了。所以人要明事理,這些道理你都想清楚,你不會跟人對立,你也不會有討厭的人,你只有一個態度:義所當為,我要護念他。「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所以所有生氣、看不順眼、對立的情緒,全部都放下,把這些時間全部用來利益對方。或者他還不夠相信我,我提升自己他就相信我,純是一個道義的心就對了。   諸位長輩、學長,現在聖教很衰,我們哪還能浪費時間?哪還一大堆煩惱?浪費生命、浪費時間、浪費身心的體力。傳統文化常講一句話,叫「轉煩惱為菩提」,轉煩惱為覺悟,轉危機為轉機,化悲憤為力量。您覺得最痛苦的事情,轉一個念頭會變成你源源不絕的動力。比方你說現在的人怎麼成這樣了?邊說邊流眼淚,流眼淚流完會覺得沒有力氣,你們有沒有經驗?大哭一場,好像要好幾天才恢復元氣有沒有?悲傷有什麼用?要振作起來,人都變成這樣,「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你那些眼淚都不用掉了,全省起來。師長老人家講了,現在假如有三個孔子、五個孔子,這個世界就有救了。流眼淚不如聽師長的話,請自己出來利益眾生、利益社會,定位自己,我就要做當代的孔子跟孟子。怎麼做?四書就是標準。這個讓自己哭得死去活來,一轉變就成什麼?所以人不要自己找苦吃,不要在那裡自暴自棄,天助自助者,天救自救者,天棄自棄者,自己沮喪、自己放棄自己老天爺都幫不上。你這麼有責任和使命感,聖賢、祖宗冥冥中都在保佑你。   所以待會下課,諸位學長們想一想,我心裡還有什麼最煩惱的事情,趕快把它轉掉。大家不要好日子不過,念頭一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也有一個學長,他就講到,他到學習傳統文化的團隊,結果待了一段時間,覺得有很多做法,他也挺失望的,失望是情緒,學傳統文化要學理智。他說有些人接觸了這個團體,看到大家沒有依照經典去做,喪失信心,他好難過。我說難過也於事無補,你不要再難過了,這件因緣被你遇上了,就是提醒你現在人心沒有依歸,物欲橫流,大家不知道什麼才是人生正確的方向目標。遇到經典他非常激動,他都感覺我找到人生的路了。結果我們又做得不好,又讓他們喪失信心,感同身受他們會多難過?顯正破邪就從你做起,從我們做起,樹立一個完全依照經典去做的團體。你真的立起來了,誰不願意效法、誰不願意這樣做!   哪怕現在不是做得很好的,也都會去跟著學習,大家都想做好,只是在境界當中進進退退,有時候也察覺不到自己的問題。當有好的榜樣一立起來,大家互相觀摩學習,他馬上就可以察自己的不足。就好像中國大陸這麼多的企業,到吳執行長他們的企業一看,人家做這些我怎麼都沒有想到?人家做得這麼徹底、這麼到位,他想把事做好的人生慚愧心,他就知道哪裡要調整。與其在那裡抱怨、批評,不如正己、顯正破邪。這一件可能讓你難受的事情,一轉不就變成你的使命感。所以經典《尚書》才告訴我們,「聖狂之分在一念之間」。哪一念?現前這一念就能轉了。「聖罔念則作狂」,我們本有的本善,我們隨順煩惱習氣就變成凡夫。「狂克念則作聖」,我們這一念正念轉過來,念念相續,邪念都污染不上就作聖。   剛剛談到這個車夫,不應該因為他的主子不對,他就用情緒去做事。因為他的情緒造成第一,千萬將士的死亡;第二,可能國家都要危亡,不得了。他這個情緒要背負的因果有多重!所以人往往因為個人的恩怨,毀了團體、毀了國家都有。吳三桂因為陳圓圓,把山海關打開來,清兵長驅直入,明朝就毀掉。這其中雖有朝代的定數,它的氣數將盡。但是這期間牽扯到多少的因緣,多少的人民,多少自己國家的將士。人往往想到這些事,只要想到要為大局著想,不能造這些因果,情緒就下來了。所以建立理智的人生觀,要為大局著想,要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做對。   這一節課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我們下課,大家好好練功夫,「聖狂之分,在乎一念」。大家下課練完功夫,待會上課就可以看出來功夫有沒有練成。因為看氣色就知道,這個額頭發亮就是功夫練成,額頭暗淡就還是卡住了。不過卡住了沒關係,有恆為成功之本,繼續練一定可以練成,「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好,這節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 144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 144

🄴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尊敬的諸位學長、諸位長輩,大家下午好。   我們剛剛跟大家談到,「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句話從自我的提升當中,強調的是不要隨性,包含不要太有把握。像上一節課,我要上來以前把頭髮梳得很整齊,但是忽略了沒有做沙盤推演,這都是剛剛課程裡面講的,不好意思,我是反面教材。因為我的沙盤推演忽略了,我上來以後,鞠了兩個躬,鞠了躬以後頭髮掉下來。孔子教導要「不貳過」,要效法顏回夫子不貳過,所以我以後上來只要鞠完躬,要先做這個動作,不然可能又忽略了頭髮又掉下來。頭髮掉下來,會讓底下的人整節課都不是很專心,他在那裡擔心,好像有學長就比了一下。我剛剛下去叫了一位學長,我說我頭髮掉下來,你沒有看到嗎?他說有,我在底下比了好幾下。比好幾下我還是沒看到,所以這裡又有一個很重要的態度:做一件事一定要把它做到位。另外一個學長又跟我講,他說可是我們坐在旁邊,老師你直接看不到,有沒有道理?你不會走到這裡來是不是?很有意思!   人什麼念頭都有,就沒有一個把它做到位。所以做什麼事情,可以找十個、二十個藉口,但是你想幹,鐵定可以把它幹好。但是又想一想,坐在旁邊的人不敢來這裡給我比?他又有想法:那個攝像的人。我的頭髮還是這樣,顯然他沒有給我提醒的!就是說我們在思惟一些事情跟實際情況要符合,不然這個不符合的情況,又讓我們把這件事就不幹了。所以思惟要是有意義的思惟,不要變成不符合實際狀況的思惟。為什麼坐在旁邊反而不敢來中間提醒?所以孔子講「慎而無禮則葸」,就你太謹慎,反而做什麼事怕怕的,想去做,我想可能有學長因為我頭髮的問題,他在那裡:我要去,算了,可能有其他的人。   所以孔子這些話很有味道,在我們生活當中就會發生。「恭而無禮則勞」,禮是節度,你的節度要掌握好。「慎而無禮則葸」,你太謹慎,謹慎到自己有點害怕,想做又不敢做就在那裡猶豫、躊躇,就做不出來。但是大家要注意,害怕是自己的心理反應,我們有時候會隨順自己,沒有想到大眾的利益。所以為什麼說「仁者必有勇」,因為他時時考慮就是他人的利益、大眾的利益,那個「仁」就會推動他,突破他的那種比較太過謹慎,或者有點畏懼的性格,就把他推過去。所以人不能突破習氣,往往是慈悲心不夠切,利益對方、利益大眾的心不夠,想自己比較多,你的顧忌就退下來了。「勇而無禮則亂」,個性很勇敢,但是沒有深入經典學做人的分寸,勇而無禮則亂。人很正直、直率,但是沒有經教的學習,「直而無禮則絞」,可見得學很重要,有好的性格,還要經過經典的教誨、人事的歷練,慢慢才能走到中道。你看,正直的人他不知道講話的分寸、因緣,講得也對,但太衝、太直了,對方會受不了,很像繩子絞在一起,都快要斷的那種感覺。   我們剛剛還講到,人君的本分,每個人都應該了解本分。所以諸位學長,在台下聽課也有一個本分,就是台上的人頭髮掉下來的時候,你們看到了要盡一分道義提醒我,人的本分anytime anywhere。比方趙學長今天做主持,他有沒有本分?有,這整個開課前、開課後,他的職責在哪裡?他要把它串聯好。再來,麥克風他要檢查,他想說我們信息部的人會檢查。你再檢查一遍不就萬無一失!有些做法都要有double check(再次確認),這樣比較不會因為剛好一個人疏漏。疏漏是有可能,為什麼?他剛好那一段時間身體不好,剛好他太太要生孩子,是不是?人之常情,都會有不穩定的時候,可是你有重複的檢查,就不會出這個情況。   不然剛好今天有哪個國家的元首來,還是什麼重要的人物來,我們一上去,麥克風講不出聲音,人家一看,辦事怎麼這麼不牢靠,接下來的話人家還會慎重來聽嗎?人家很內行的人他都看細節,看你落實的程度,不是只看你講話。包含台上這個坐墊的高度,上一個講課老師可能是一百五十五公分,下一個講課的老師是一百七十四公分,本來有墊子現在不用了,本來腳底下有墊子現在不用。假如這個都沒有檢查,那麻煩了,我坐上來就變成這樣,所以這個都要了解到,扮演每個角色,都要細心去沙盤推演,這樣才能讓人家感覺辦事特別仔細、縝密,人家才能信任我們,我們這些經教都是落實在工作、落實在生活當中。好,我們剛剛延伸到二百六十二句,這是提醒我們在君臣關係當中,應該怎麼順著君臣的綱常、倫常。我們一起念一下:   【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則臣不事事矣。是君臣易位也。謂之倒逆。倒逆則亂矣。人君任臣而勿自躬。則臣事事矣。是君臣之順。治亂之分。不可不察。】   經句提到『人君』,一個君主凡事都是親自去做,『躬』就是親身、親自,什麼事都是自己親力親為,把下屬的事情都做了,他的下屬就不知道要做什麼好。甚至於他做了,每一次都不合我們的意,好像動輒得咎,都是被罵,罵了又不講怎麼改善,罵得他最後就緊張,不敢做,反正你都會來做,那我都讓你做好了。每個人在五倫的因緣當中,心態都會起變化,他是往好的變化、還是往不好的變化?首先當父母、當老師、當領導的人,這個心態的變化一定要往正念、正確的態度去變化。因為他處上位,他一正,底下的人比較容易效法、信服、認同,因為上行下效。有沒有下行上效?這就是人情事理。你的身分比較高你以身作則,底下的人很容易接受跟效法;你處在下位,領導者又很固執,你要影響他就不是那麼容易。而且本身高位者就有本分要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這個才是辦政治。   往往我們在這個道理當中不清楚,所以學很重要。信解行證,對經典相信不懷疑,願意去學,所以信是第一步。但人對於聖教的信心,來自於哪裡?他連經典都還沒有深入,他怎麼知道好東西?所以他認同經典有個緣,有個增上緣是什麼?介紹他的人。所以為什麼要「為人演說」?演要在前面,你演得好,人家認同才能說;演得不好,信任沒有,愈說可能人家愈反感。比方說領導常常遲到,然後他在開會的時候:諸位同仁,不可以遲到。你相不相信反效果更嚴重?所以這個信,假如我是一個領導者,底下的人還沒接觸聖教,那他的信跟我有關。「身教者從,言教者訟」,自己帶頭去做,人家很容易接受。你恭敬他們,他們很歡喜,自自然然就恭敬你;但是我們自己很傲慢,要求他們恭敬,很難接受。我們先做到位,這個信有積累對我們信任,然後帶著他們深入經典。人要明理,也要有個過程,甚至於明瞭理,「理有頓悟,事要漸修」。知道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本來的慣性又跑出來,還要再提醒,還要再陪伴。   科學家調查,一個人對一個道理要記住,要重複幾遍?二十一遍。告訴大家,是記住,還不是契入。知道、悟道、做到、得到,二十一遍叫知道。所以從事教育工作,耐性很重要,你要不厭其煩。孔老夫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他有所感悟了,他還會反反覆覆在跟慣性、習性做個拉扯,這都是正常現象。所以真正放下習氣的人,他絕對不苛刻要求別人,因為他已經走過來,他知道不容易。凡是很會批評別人的人,決定自己還不是修學的過來人;因為修學的過來人,不可能是這樣的心境跟行為。反而我們曾經跟大家說到的例子,看到別人的問題,可能就是自己也有這樣的習氣。心中有佛,見人是佛;心中有糞,見人是糞。這個故事非常有味道。所以一些大儒,他們修學的體悟就講到,凡是見別人的過失,假如把這個過失一反省,自己幾乎都跑不掉,只是深淺嚴重的程度不一樣,但是還有。   要不見人過,不跟人對立,一定要落實《弟子規》說的,「見人惡,即內省」。他也是我們的老師,他也在教育我們,尊重、恭敬他就不會見他的過,這叫愛敬存心,他在幫助我們提升,恭敬他。再來,我一定要做好,給他好的影響,你愛護他,叫正己化人。人能把愛敬兩個字放在心上,決定任何境界一提起來,煩惱就調掉了。所以《了凡四訓》行善的總持法門,就是「愛敬存心」。其他的你可以不隨時記住,就這愛敬存心記住了,不會被煩惱障住,不會被煩惱牽著鼻子走。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這也是《了凡四訓》提醒的。所以,人的心不定,隨時都在變化,隨時都受環境的影響,除非自己很理智,隨順聖賢教誨,不隨順自己煩惱習氣。我們講到君臣,今天我們不懂這個,你把底下人的事情都攬去做叫做『倒逆』。他還不懂,他還繼續看底下的人做:這樣不合格,來來來,我自己做。又不教他,最後他會變成什麼?底下的人都無能。麻煩了,他這個態度一出來,他對底下的人都苛責,彼此不就很難過。   大家都被打擊了,他的心態愈偏愈厲害,我一個人當十個人用。一般人聽到覺得:他好厲害!一個領導者怎麼可以一個人當十個人用?他一個人可以培養出十個人,這樣是對的。所以人沒有經典的指導他的心會一直偏,愈偏,底下的人就偏得愈厲害。他愈覺得底下的人無能,底下的人要不自卑,要嚴重的變什麼?怨。你都不給我們機會,你也不指導我們,就是會罵而已。上下相怨,上面的說,底下無能;下面的說,都不體恤我們,也不教我們,只會罵我們。《孝經》說「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我們不能學成上下有怨,為什麼孝可以上下無怨?孝就有愛心,會設身處地。孝是父子有親的原點,而且孝一開,性德開。「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我們對人不能保持愛敬,就是這真心還發得不徹底、孝心還不徹底,鐵定對父母還不夠愛敬,可能還有不耐煩,還有見父母過這些現象。所有修行的根源問題,都離不開孝道。   所以為什麼找人才都是回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所以少成若天性,真正培養人才要從小開始,發掘人才要觀察他的家庭教育,這是根本。除非當事人非常受教,這個緣分,領導者要指導下屬才容易,因為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我們學的時候都二、三十歲了,師長老人家講,二十歲以上可以講,二十歲到四十歲要用暗示的,四十歲以後講都不能講。我以前聽到這句話:真的嗎?你看我都不老實。這句話是師父的人生閱歷講出來的,代表人隨著年齡的成長,很多習慣愈來愈固著。除非他發真心,我這一生一定要成就,不然光是一個面子要放下,談何容易?連對父母道歉都很困難,怎麼去尊重老師?怎麼去跟老師真誠相待?怎麼去跟領導真誠相待?所以我們愈是成年接觸聖教,我們學貴自知,要有自知之明。要下真功夫、要下大功夫,對自己的習氣要趕盡殺絕,不能有絲毫放任。   人家講得對,一定要表態:謝謝你的提醒,我一定改給你看!沒有這種決定的氣概,我們學很多年真的自己冷靜想想,退多進少。「修道須是鐵漢,兩字信條真幹」。真幹二字心境,呈現出來是什麼?沒有一毫自欺,沒有一毫夾雜叫真。我們在思惟的時候,把自私自利、把貪瞋痴慢夾雜進來,不真,不是用真心。明明自己發脾氣了:我哪有、我哪有?自欺,這不是真。幹呢?一毫自恕一毫懈怠即非幹。感覺到人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不容易。我們有學長也有研究《易經》,真正能改造命運的人,一百個人當中難得有一、二個人。為什麼?因為改變命運大根大本就是改變習性,「改習為立命之基」。我們能不能看出自己的命改了沒有?很簡單,我的貪念減少多少?我的脾氣減少多少?人脾氣不調伏,該衝突的因緣還是衝突,該犯的過失還是犯,他忍不住。   有一位長輩,他的父親就跟他講,依你的背景種種,要娶一個不錯的太太,應該沒有問題,但是父親最擔心你的,就是你的脾氣。知子莫若父!請問大家,我們學習聖教,有沒有曾經問過自己的爸爸媽媽:爸,你覺得我最嚴重的習性是哪幾點?有問過的請舉手,好,請放下。我們連最親的父母都不敢直接請教,然後來提醒我們,其他的要接受也不容易。我們面對自己最信任的身邊人,「聞過欣」,有沒有請教他?為什麼不請教?「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沒有主動,自己的顧慮在哪裡?自己的牽掛在哪裡?那是更深的習氣,不這麼探下去,自欺一關要破談何容易?明明自己在乎,嘴上又說不在乎,人家就不可能繼續給我們講下去。明明有得失,你說沒有,我看得很開了。其實我們跟這些親戚朋友在交流的時候,常常都會看到:我最放得下我兒子,我不擔心他了,我都放下,全放下了。那就是最放不下的人。我才不罣礙他了,真放下的人不會嘴巴掛著。所以人修學最可悲的事,是被自己給賣掉,不願意承認自己,不自知之明,那不就被自己給耽誤了嗎?   所以,我們看到俞淨意公,他修學的過程,有一段自己的體會是什麼?只要你這一生修學要成就,必然要跟他下同樣的決心,不然種種習氣打不過去。大家以前有沒有看過,武俠片「十八銅人陣」?少林寺你要畢業。有沒有看過《西遊記》九九八十一關?人只要一覺得:我還不錯!保證不出三天,絕對遇到事情過不了,一有得意馬上考試就來,戰戰兢兢,不能得意忘形。俞公他已經得到高人指點,明理了,但還是起起伏伏、進進退退。最後在觀音聖像前面,懺悔磕頭磕到流血,願自己的「善念永純」,善念一直保持。「善力精進」,什麼是善力?懺悔力、反省的力、感恩的力量讓它相續。人感恩的力量不相續,埋怨就進來了,念恩就忘怨,念怨就忘恩,正念就沒有辦法相續。人的正念能提起來,感恩重要!我們每天吃飯前念感恩詞,能夠放在心上,邪念不容易進來。為什麼?要感恩的太多了,感恩國家、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農夫、感恩各行各業、感恩大眾的支持,不要多,其中一個句子提起來邪念就進不來了。懺悔力,要承認錯誤,然後愈挫愈勇。又犯錯了,不要沮喪,迎難而上百折不撓。所以俞公講的善力精進,善力是孝的力量、感恩的力量、懺悔的力量。   「倘有絲毫自寬」,你看自恕、自寬一樣的意思,有絲毫自寬自恕即非幹。他下決心了,我有絲毫的自寬永墮地獄。那他就沒有後路了,沒有後路就勇往直前;有後路就還有明天、還有明年,最後還有下輩子,這就麻煩了。「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所以諸位學長,我們今天回去,晚上列三個最需要克服的習性,痛改、痛下功夫,用一個月的時間改這三點,一個月之後我們來互相切磋交流一下。所以聖教能不能有功夫都在改過、放下,這才是功夫。沒有改過、放下,學的是知識跟學術而已,自己很難得真實的利益。什麼是真實的利益?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法喜,煩惱會輕、會少,智慧會增長。   剛剛我們提到,領導者的心態偏了,底下人也會跟著被影響,所以上下相怨,不被理解。《孝經》是非常好的管理學的經典,我們一個領導者要愛眾,「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諸侯章: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對下,「必謙以和」,謙虛、和藹、和氣;對上,「必忠以敬」,對上忠誠,不失恭敬。我們的心態一偏,對上諂媚,對下變成傲慢,變成苛求,變成不體恤、忽略,這樣就不好。我們不管是君還是臣,都是在這個本分當中積功累德,不能變成造作罪業,就非常冤枉。尤其我們在傳統文化的單位,是可以跟廣大的大眾結善緣、結法緣,要珍惜好這個機會。我們盡心盡力做出來的書籍、光碟,假如有一萬個人受益,這是我們整個團體對他人的服務貢獻,我們這一生就在服務當中積累自己的功德。一般的人在其他的行業因緣,要跟上萬的人結善緣,不一定有這個機會。   我記得二OO五年十月底,剛好我們在廬江第一期的課程,當時候有三十幾個學長,我跟他們共勉,能夠來做弘揚文化的工作,是跟大眾廣結善緣,是有福氣能夠來做這個事情。當時候我還給他們講了一句閩南話(福建話),好像是周潤發的廣告,他不知道有沒有版權,我必須要講一下是?台灣有一些廣告詞滿有味道的,比方孫越先生,他說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這挺好的!孫越不簡單,演藝圈名跟利都是達到很高點,他最後走向公益事業,盡心盡力在服務大眾,可佩。為什麼?公眾人物做公益活動,認識他的人這麼多,起而效法,功德無量。所以人有名,你要藉這個名利益更多的大眾,不是拿來炫耀那就墮落,麻煩了,就對不起上天、對不起大眾的信任,對不起領導對我們的栽培。名的背後是對社會、對團體的責任才對。當時候周潤發的廣告是說:福氣!所以我跟這些學長們共勉,我們來幹這個事情,老祖宗、聖賢人會保佑我們,我們好好幹。「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以顯祖宗。   所以我想,我們祖宗在天之靈,一定默默的祝福我們加油、加油。你有時候氣餒了、退心了,突然晚上一作夢,比方說你假如是魏徵的後代,突然魏徵就來到你的夢中:不要氣餒,我支持你。或者姓李的,唐太宗就出現;或者是姓劉的,劉邦就來。我們的祖先很慈愛後代,冥冥中都在護佑我們,大家看《三字經》就很清楚,「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誰點化他的?他去世的祖父到夢中點化他的。「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他隨時都在護佑我們。新疆有一位老師,她的老闆很仁慈,拿了很多傳統文化的光碟跟書籍免費送給他們。她有一個習慣貪小便宜:免費的拿了很多,裝了一箱回去放在床底下,沒有看、沒有學。有一天早上她三、四歲的女兒過來跟她說:媽,昨天我作夢,夢到爺爺。她公公已經過世,結果她的女兒夢到她公公來,爺爺說,叫媽媽把床底下那個書拿出來學,尤其《了凡四訓》。孩子怎麼知道?什麼叫《了凡四訓》?她爺爺在夢中告訴小孫女的。   大家想一想,怎麼不直接跟媳婦講,還得要託小孫女講?因為我們的腦子亂七八糟,連睡覺都不安寧,作夢很多,祖先的頻率插不進來。能夠夢到周公不簡單,夢到聖賢人你的心很真誠清淨。不然你夢夢看周公來不來?誠則靈。「一念不生是謂誠」,雜念要放下,尤其邪念那更感不來。邪念都感妖魔鬼怪,都做惡夢。她聽完之後嚇了一大跳,為什麼?她那一段時間起了不好的念頭,打算要跟她先生離婚,她的公公趕快提醒她:趕快學聖教。這是她親口跟我們分享的,她現在在新疆也在教傳統文化。「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個都是很可貴的例子。   我們看到,「君臣易位也,謂之倒逆」。這個現象就稱為顛倒錯位,那顛倒錯位必然會造成混亂,造成上下相怨。所以『人君任臣而勿自躬』,君主任用臣子,不用事必躬親,臣子就會各司其職。我們傳幫帶接著能夠信任、肯定他們、鼓勵他們,他就不斷提升。這樣子做就是『君臣之順』,因為他們各司其職,盡職盡責完成任務,這樣君臣的倫理就順暢,有正常的發展。這樣是『治亂之分,不可不察』,是「君臣之順」、還是「倒逆」,這就是治世跟亂世的區別所在,不能不審慎、明察。   我們再回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其位就要謀其政,一個領導者要知道他的職責本分,權責、權責,我的權利背後的責任是哪些,很清楚。清楚了他就會照著去做,不會越權、不會攬權,這個分寸不會去侵人家的權責,這分寸就拿捏得好。所以延伸開來,自己在這個職責本分提起責任,放下習氣,延伸到對整個團體的,人際關係、整個組織的倫理,我們就能敦倫,大家都和睦。不止是自己上下級,再延伸開來,平級單位才能和順,互相相親。別部門的事,我們常常給人家拿來做,這個變成越權了。這樣才能和睦組織,這是第二點。第三不只是說不能越權去做事,連建議都要有分寸,建議是為他好,有分寸;再來,絕不批評,我又沒去管他的事,但是一批評就造成人心的動盪。待會我們再來分析,不屬於我們管的事情,我們批評一大堆,會有什麼副作用。先看連建議都要有分寸,因為你不在那個位置,不管那個部門的事情,免得侵犯別人的職權。   但是假如這個部門的負責人來請教?那你假如懂了不講,不就沒有盡一分力嗎?分工不分家,他覺得你可以給他建議,然後他跑來請教你,你說不關我的事,那是你們家的事,那叫分裂大家庭了。分工不分家,真的他願意聽你的意見,只能在理論上提出意見供他參考,不能說太具體的辦法。為什麼?因為客觀的狀況是他比我們了解,你把原理原則給他,他客觀判斷,怎麼去用這個原理原則,把事情做得妥善。假如我們客觀狀況不了解,又具體說怎麼做,我們會不會判斷錯?請問,你說你第一步怎麼做,第二步怎麼做,第三步怎麼做。等他做了以後不行,責任歸誰?就是你給我講一、二、三,我都照做了,現在不行。你跳到黃河都洗不清,這個不是不承擔責任,這都是進退的分寸。他是主事者,他聽了你的建議,你有把握他做幾分嗎?這個都是變數。所以進退當中守住自己的本分,守住自己能盡多少力。   「哀公問政」,孔子說「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是不是?原理原則。有沒有講得細到你要教你兒子第一句話怎麼教、第二句話怎麼教,沒有那麼細。「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親親就是他齊家,大方向告訴他。「來百工也」,他真有心,他就會去了解各個行業的情況,調底下的人來問客觀的狀況,怎麼帶動風氣?怎麼改善問題?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來跟你請教的人,他對你的話百分之百不打折扣,而且絕對有狀況他都會自己承擔,不會推給你,他又覺得你的經驗決定有更好的方法,他願意百分之百去做。但是,這樣的緣分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少見。所以聖人強調的,還是你把重要的綱領告訴他,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當然更可貴的,比方說他落實到一定程度,他會一直來請教,你一直在他的情況之下,再去給他最重要的這些綱領的建議。就好像中醫治病一樣,病情都在變化,他可能一、二天要把一次脈,趕快調整。   這一段話當中我們有看到,「人君任臣而勿自躬」,領導者信任授權給下屬去做,『則臣事事矣』。這一句話就是說,臣他承擔不斷的歷練,最後他能做好,可不是第一次就做好。那我們這個領導者的心態很重要,接受、包容底下的人犯錯,失敗為成功之母,哪有做任何一件事情一次到位的?我們要求一次到位不就變成太苛刻。只要要求底下的人一次到位,我想底下的人一做事都會發抖。你有沒有看過哪個父親,他的兒子一歲左右在學走路,然後他推著他兒子說,兒子,我只給你一次機會,你只要沒有走好,輪椅伺候。你那孩子不練就已經全身發抖。都是什麼?一直信任他、一直鼓勵他,他就愈走愈穩了,人學習這是必經過程。   所以為領導者在任何事情發生,還是要回到我們在講「君道」,反身當中的,那句聖王代代相傳的教誨,叫「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朕躬有罪,無以萬方」。我自己犯錯絕不找藉口、絕不推諉給別人;但是老百姓有過失,都是我沒有把他們教好、帶好。比方今天我們團隊,同仁進來,他不夠盡責、不夠好學,我們覺得你做傳統文化的,要表法,你要為人演說,你怎麼可以懈怠?你怎麼可以這麼不用功?結果這個同仁花了二年、三年還是不改,當然這個領導會很難過:我都花了二、三年,我花那麼多功夫,我也盡力了。二、三年不容易,這一句朕躬有罪要不要繼續用?要。他的心境不到位,他沒有這個使命感,他怎麼去為人演說?那不就變成我們攀緣了嗎?攀了緣以後,他又不受教,不把自己也累死,把他也累得半死。   為君者或者是你教學的人,你要緣分具足;緣分不具足,你出再大的力氣,效果有限。結果你很多事情都幹不了,每天就為了一、二個同仁不聽你的話,在那裡傷了很多的精神體力。這個還是要回過頭來,多少人做多少事情,你何必去強求這些不具足的緣分?傳統文化一個團體,又不是說一、二千人才能弘揚傳統文化。這就是對事情的判斷力、決策的能力,多少人做多少事,我們才二十個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你要看哪個部門,雖二十人,但是都盡心盡力,都有使命感,都能做出一些成績供養別人。又不是在大,是有沒有真正把《弟子規》、把三根的教誨,做出來在自己的團體。或者在每個部門,哪怕二十個人放大光明,為什麼?每個人來他都能看到怎麼落實,那二十個人放光明,光照神州、光照大千!我們那個喜歡大,也可能是做事的習氣,大比較有面子、比較有氣勢是!所以「毋欲速,毋見小利」,都還是要隨緣盡分,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所以一個上位者,「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不能去抱怨,當父母的人,能不能抱怨孩子不好教?不行,因為是你生的,不然你不要生,生了你要負責任。所以很多女孩子要出嫁的時候,她爸爸媽媽都交代一句話:你自己挑的,自己下決心了,不要嫁了以後回來抱怨。人生本來就是這樣,抱怨就是不負責任,你自己選的哪還怨?那不是很不成熟。古人決定事情非常冷靜、非常慎重,他不輕易答應你,不輕易承諾,有些承諾可是要終身盡責任的。所以你看古人那個私塾,父母把五、六歲的孩子帶到老師面前。我對那些私塾老師太佩服,人家給他三跪九叩,他受那個禮太不容易了,戰戰兢兢,那要對這個孩子一生的道業要負責,這都要慎重考慮。真的答應,再怎麼難都沒有退縮的心,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特色,信義,答應了,再難不回頭。   我們中華民族的婦女,一百年前沒有人有離婚的念頭。你說那個時候她們遇到的丈夫,難道沒有很惡劣的嗎?可能有,少數,可是她們的念頭裡面,就是為孩子、為一個家。而且人只要不抱怨、不發脾氣,遇到脾氣再大的人也不會被打。一般會被打,就是付出很多,但是很容易講一些刺激別人的話。那男人本來脾氣就不好,又被一刺激,那麻煩,他脾氣就控制不住了。我有一個長輩,是屬於曾祖那一輩的,長得很莊嚴,結果他的先生長得很醜、脾氣又很大,常常跟人打架,從來沒有打過他太太。因為這個太太很柔和,從來沒有抱怨、沒有生氣過,柔能克剛,以柔克剛。但是告訴大家,水很柔和,可是它該「剛」的時候不得了!你看那個海浪一聚集上來,連房子全部都被它捲走。你看女人在關鍵時候,那個爆發力嚇死人!火災的時候連冰箱都搬出來,我們家二十年才買了這個冰箱。你看那個母愛一起來,養四、五個孩子,這邊抱一下、那邊抱一下,又要拖著菜籃,像大力士一樣,潛力都發揮出來。   我們現在冷靜一下,我們的人生承諾過哪些事情,就不要再抱怨。「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道義永不變,「如是願心永不變」,我們彼此有這個默契,以後大家好溝通、好提醒。比方你在走這一條路:氣死了不走了。然後我們有默契了,我就會微笑的看著你:你自己來的,沒人逼你,不要抱怨。一下子提起正念:對,我沒有退路,往前走。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告訴大家,一抱怨、一生氣,「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不划算,我們閩南話講不划算,太吃虧,不划算。你幹了二十年,拍個桌子全燒掉了,重新再來,真不理智。你積了二十年,你就一把火燒掉,那不是很冤枉嗎?所以要先從不抱怨開始、不發脾氣開始修起。所以當父母的人,不能怨孩子,自己生的;當老師的人不能怨,因為學生是你自己收的,到學校教書是你自己選擇的是!甘願做,歡喜受。你再冷靜一點看,所有的因緣都是成就自己的,他們在提醒我們,我們的耐性不夠,脾氣還伏不住。看一切人都是善知識,都是來成就我們道業的,心就平等恭敬、平等慈悲。   再有,對下屬也不能抱怨,那還是我們自己接納的,他已經進到我們的團體來,只求什麼?仁至義盡。你不能挑他的毛病,挑他的毛病叫上下相怨,這是負面教材,這有罪過。我們掛著傳統文化的牌子,幹的都是負面教材,這個有過無功。只問自己面對這個同仁,有沒有做到仁至義盡,這樣你就問心無愧。做到仁至義盡,他願意突破他就能突破;他不願意,他自自然然跟你這個緣,就了結。他會留一個印象:這個領導很可貴,自始至終都還是為我著想。當然他不願意承擔、不願意這個因緣,這是勉強不來的。「行百里路者半九十」,人只能隨緣盡分。每個人都是他人生的主角,其他人只是配角,配角能發揮多大的力量,是主角決定的。他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他得十分利益。但我們要很冷靜,不要攀緣之外,記住,我們是自己人生的主角,這個自己要負完全的責任,不能怪別人。接著我們看二百六十三句,我們一起來念一下:   【政不可多門。多門則民擾。】   一個國家、一個團體的政令,不可由許多的部門單位發出來,應該是讓相關負責的部門去發布、去主這個事。因為假如許多的部門發布,這樣會造成底下的人,或者造成民眾的困擾,他無所適從。因為不同部門講的不一樣,他就多頭馬車,那不就因為自己領導者辦事沒有章法,而造成底下的困擾跟組織的混亂,這就不妥。所以領眾,帶領治理一個團隊,不簡單。「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像我們現在禮請吳執行長,他是企業的負責人,他就有帶領團體的經驗。他們在了解情況、在處理事情都非常果決,因為他很有經驗,心裡都很有底。所以在用人方面不只是聽他講,還要客觀了解他整個工作的經歷,他確實對這些非常的熟悉。我們有時候聽他講:你講得很有道理。一下激動:來來來,你來做。我們要記住孔子的話,「不以言舉人」,不因為他講的話你就重用他。這個在歷史當中,有一個成語叫「紙上談兵」,有一個人他談戰爭,講得皇帝都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就要任用他帶領大軍。結果他媽媽跑來阻止:我兒子都是理論而已,他實務經驗太差,不能讓他帶兵。皇帝沒聽,這皇帝也有點問題,他的母親最了解他,你要聽她的,結果全軍覆沒。   所以「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不認同他、對他有成見,他講的一切意見你統統否定,這個叫愛憎,這個叫情緒化。人家講得有道理就要聽,哪有心量這麼狹窄?有摩擦、有過節,心就這麼偏頗,不妥。尤其在團體當中「有容乃大」,要有肚量,「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這都是《群書治要36O》在「度量」的經句,應該還要以德報怨才對。我們冷靜來看政多門,首先領導者自己威信會受損,然後自己本身不明職分、隨便說話,這個對他的修身跟做事都不利。對底下的人,這個多門的現象,會造成底下的人沒有信心,上位者做事沒有章法了,他當然信心會受損。再來,久了之後底下的人聽了去做了又改,麻煩了,當然怨就會產生。要政通人和,必然要守住這些組織倫常,還有運作組織的這些章法、綱領要抓住。剛剛講的這幾句都很重要。   所以上位者要趕緊調整這個情況,那不能批評。而政有多門,變成上位者之間缺乏溝通,我們要把原因找出來才好調整。為什麼缺乏溝通?可能彼此有失和,彼此有成見。所以處上位都要以大局為重,要盡棄前嫌,不然這些情況不能改善。坦誠布公,怎麼坦誠?以前的事情放下。再來,以前的事情先承認自己的錯誤。諸位學長,有沒有人承認錯誤之後,死掉的、缺一塊肉的?沒有。那為了團體又不缺一塊肉,為什麼不做?大家從這裡校量。為了面子,不管團體,修行很難,難在放下自私自利。再往人生的前端推,我們兄弟姐妹鬧不愉快,父母操不操心?誰主動道歉、主動化解,那個人一定是最懂得體恤父母的。「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所以現在看年輕人火氣很大,面對是他爸爸媽媽的年齡的人,居然還可以跟人家衝,跟人家發脾氣。這個造的孽太大了,這個要趕緊懺悔,完全沒有根基!我保證這樣的年輕人在家對父母一定無禮。   你真的有把父母放在心上、尊重父母,你看到別人的父母,你就會聯想到自己的父母,怎麼會這樣講話?父母絕對沒有在自己的心中,才會對長者這麼講話。但是我遇過不少這樣的年輕人,我勸他們,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人聽我的,都是我看到的。所以我今天才跟大家講心裡話,不是,以前也是講真心話,這個有語病。我跟大家講,二十歲到四十歲只能暗示的,四十歲以後講都不要講,為什麼?四十歲你要他不好面子,很難,你就尊重他的面子,沒辦法,順勢而為。什麼人能講?他跟俞公一樣發這樣的懺悔,可以講;沒有到這樣,你不要跟人家結怨。只是幾個人真的想修道?幾個人真的這一生要成就?我們問問自己,再看看我們處世的態度,跟同參道友之間的互動,觀照自己是不是真的想成就。所以上下要帶頭、要和、要溝通,不要造成下位者的恐慌。父母不和,孩子很擔心;領導不和,底下的人心不安。和了統一口徑、統一發言人,這個責任歸屬於誰,這個事在一個部門、在一個單位,有可能一件事情是好幾個團體合作,政也不可多門,多門,配合的人也會很困擾。   所以像我們一些國際活動,來自好幾個團體,這個時候哪一個團體是主,我們要主辦圓融,配合主角懂得那個分寸,該建議的建議,主的人負責。為什麼?因果責任是他背,誰拍板誰負責任。所以你們知不知道,我為什麼這麼瘦?我拍了很多板。所以很多人對領導很生氣:領導你這個做法錯了,很生氣。你不應該跟他生氣,你要念著他要背因果,你要幫助他,生什麼氣。生氣是什麼?控制的念頭太強了,誰不聽我的我就不歡喜。領導他要背因果,他愈不聽你的話,你要愈護著他,要善巧方便再勸,「諫不入,悅復諫」。人假如這些理都想通了,不會在那裡發脾氣。因為調自己的心,跟趕快去幫助主事者就好了。所以深信因果的人了解,自己當領導要負因果責任,要戰戰兢兢,敬畏的心就起來了。知道要負因果責任,廣納雅言,多聽一些意見,不然漏了事情,還是做了因果還得背。有些事影響的面又很大,不就造成一生的遺憾。所以下屬不要怨上司,要護念他,然後積累自己的經驗,不管是領導跟被領導,積累經驗好互相護念,然後設身處地為他想。「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我們這一句是跟大家講,『政不可多門,多門則民擾』,這是在辦事。   再拉回去根本,就是他在家庭當中,以前是大家庭,大家庭要不要開會?有沒有一個最後拍板的德高望重的長者?他拍板的,你在底下亂講話:來,拖出去打屁股。小孩子有耳朵沒有嘴巴,不要聽了以後亂講,聽了是讓你長見識,不要沒有分寸亂講話,這都是學習。所以大家看,「家齊而後國治」,因為他在大家庭當中都懂這些組織的分寸,現在小家庭沒有這個鍛鍊,很可惜。所以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有規矩做事就不隨性,遵守組織的倫常、綱紀。   好,那「綱紀」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我們下一節課從第十一個綱領「賞罰」開始跟大家交流。好,謝謝大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 143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 143

🄴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群書治要36O》的課程,談到「為政」的「綱紀」,二百五十九句是上一次談到的經句。今天我們要進入二百六十句,「綱紀」,綱舉目張,綱常。所以在「綱紀」所提到的經句,可以說是為政當中,不變重要的原理原則,動了綱常可能國家就不安定。從上一次的經句:   【是故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也。尊師則不論貴賤貧富矣。】   這是重要的綱常,因為德行是做人的大根大本,而孝親尊師是德行之大根大本。所以只要忽略了孝親尊師,人德行就不穩固了,就會做出違反倫理道德的行為,家庭、國家就必亂了。我們在這個大時代當中,孝親尊師這樣的風氣,遠遠不如一百年前,甚至於比起三、五十年那就差的非常遠。師長有強調,整個文化要復興可能得要三到五代的人,尤其這個教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以文化復興不能急。「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不能求立竿見影,因為已經忽略那麼多代了,我們首先放下對他人的要求,不要求別人行道。所以師長講「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從我心做起。」面對他人的五倫八德沒有做到位,不只不見他們的過,都是期許自己:我要把五倫八德落實給他看,從內心的和諧做起,不要求別人就不對立。不然我們只要見人過,自己已經跟人對立了,那不止不能復興文化,可能我們就以身謗法,自己的心行就跟經典不相應了。   所以夫子一些教誨,我們要常常銘記在心,「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正己,要求自己,不要求他人,不然我們不止不能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反而招來別人的埋怨,自己還沒有做好就要求他人。正己不求於人的態度,落實在《群書治要36O》的每一句當中,這個心態對了,這個經句才能真正利益自己。心態錯了,這個經句,反而變成指責、要求別人的一個工具就不好。比方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看到尊師,可不能去要求別人尊師,得要自己做出來。「自重而後人重,自敬而後人敬」,自己真正犧牲奉獻,展現師道的精神,自然贏得別人的尊敬。「君子不重則不威」,自己懂得穩重,懂得師道從我做起,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自重自有威儀。「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這個師道就從自己的態度,慢慢可以復興起來。   師如此,當父母的亦如此,父母一言一行都給孩子做最好的榜樣,這是真正的慈愛。領導者都能做到以身作則,上行就下效了。看每句經句,只要是從正己去落實,這個心態正確了才能入道,不然句句可能都變成傲慢、見人過的,一個助緣就不好了。我們很冷靜來看,我們學傳統文化三年、五年,很可能三年、五年之後,反而看別人過更嚴重,三、五年前剛接觸的時候還很謙退,因為懂的還沒有那麼多,所以要很冷靜。孟子講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真實的學問在心地的功夫,謙卑退了,傲慢增長了,再學二十年還是退。一真一切真,學聖教是恢復真心;這個心偏掉,一切就偏掉,一妄一切都妄了。好,那我們以正確的心態接著來看下面的句子,二百六十句:   【湯曰。何謂臣而不臣。對曰。君之所不名臣者四。諸父臣而不名。諸兄臣而不名。先王之臣。臣而不名。盛德之士。臣而不名。是謂大順也。】   這個句子我們體會到,聖賢的學問離不開倫常的大道,「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這一句就是君臣的綱常。其實我們每個人跨出家庭,步入社會最常面對的倫常,就是君臣關係。像前面的師生關係,在古代師生如父子,它的精神是相應,所以父母是守喪三年,師生是心喪三年,精神一樣。而我們看到在商朝時代,這離我們好幾千年,代表這五倫關係都是代代承傳。商湯請教伊尹,當時候的名相,賢相伊尹,請教他什麼是『臣而不臣』?這第一個「臣」,就是輔佐,用他做輔佐的大臣,卻又沒有把他當作臣子看待。「臣而不臣」的深意是什麼?伊尹接著說到,國君不稱臣子為臣子的有四種情況,『諸父臣而不名』,國君面對他自己的伯伯、叔叔,這是從小看他長大的長輩,他現在做為天子、做為國君,但他打從內心尊重這個長輩、記得長輩對他的恩德,可能成長過程,這個伯伯不知道幫他撒了幾泡尿都有,這麼愛護他、陪伴他。古人很清楚「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人是要不斷增長自己的德行,恢復自己的本善。他當國君也離不開這個目標,他從事各個行業,都是要達到這個明德的目標,這是他提升自己的德行、道心的一個因緣。   所以有些人當國君,有些人當臣子,有些人當媽媽,有些人當老師,但是您看,不管他在哪個因緣本分,他都可以契入聖賢境界。周朝的三太,她當母親也是契入聖人的境界。人決定不能因為自己的身分地位,擁有的外在的這些物質條件,反而造成心性的墮落,這就是太冤枉、太可惜了。我們冷靜看看這個時代,人一有錢給父母講話愈來愈大聲,那完蛋了,他心性就墮落,他在財富當中貢高我慢墮落。所以大家看到這樣的人不止不能生氣,他是可憐的人,哪有什麼好生氣的?他太危險,他太冤枉了。哪有人有富貴反而墮落,你看多冤枉。他是用富貴去不斷的提升自己,造福於人,「財散則民聚」。「仁者以財發身」,用財來不斷的增長自己的仁德之心。人不明這些義理,在富貴當中很難不顛倒,所以首先要明理。「詩書為起家之本」,首先要讓子弟讀聖賢書,不然你真正富貴起來,那下一代驕奢淫逸就非常嚴重。擺在我們面前這三、五十年經濟快速開發,但人心墮落的速度也相當的恐怖。「德者本也,財者末也」,這些話在這個時代體會起來都非常的深刻。所以古人這一分存心首先不忘本、不忘恩,所以看到自己的長輩,絕對不敢把他當臣子看。   『諸兄臣而不名』,他當國君面對自己的兄長,他還是那樣的恭敬,怎麼會叫他哥哥臣?不可能。所以我們看清朝雍正他是老四,看到他的哥哥,三哥,大哥,絕對不會是以臣來稱呼。因為就像《孝經》當中講到的,「禮者,敬而已矣」,禮教是每個人從小到大行為的規範,大家都學禮。為人子之禮,為人弟子之禮,為人弟妹之禮,為人媳婦之禮,為人夫、為人婦之禮都有,甚至朋友之間也有禮。「敬業樂群」,朋友、同學之間尊重道業,和睦相處就是禮,常常跟同學吵架就非禮。「無相聚以邪談」,同學之間都是談經論道,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談什麼哪個名牌很好,都是追求這些虛榮,那這就非禮了,「禮行於朋友矣」。而禮它的本質是什麼?恭敬。恭敬對方的道業,然後「報本反始,不忘其初也」,就是禮的精神,「禮者,報本反始」。我們看禮當中非常重要的祭禮(祭祀),飲水思源,慎終追遠,就是不忘恩、不忘本,然後那一分恭敬,所以「曲禮曰:毋不敬」。假如對自己父母長輩這個恭敬心變了,就變心、就染污了,那就墮落了。恭敬不失,而且愈來愈提升,這個才是在修道當中。   我們報本反始的精神,從念父母、長輩、家人的恩德,延伸到在學校裡面,也要念老師,念學長、同學的恩德。我們有聽到朋友談到以前大學的同學,十來年沒有見面,剛好這個同學走了政治的路當官,四十來歲官也做得不小,他自己是走上教育的工作。跟同學約見面,他同學先到,他一進餐廳他同學坐在那:小陳,來來來,坐坐坐。那口氣就好像上司在喊下屬的口氣,你說十年不見了,多期望那種老友相見,兩眼淚汪汪,很思念那種同學的情誼。看到同學本來很激動,聽到那個語氣都涼一半,那一講話,頭都還有點往上抬,講沒幾句變成官員在訓話,這都不是報本反始,因為同學相處,必然有互相照顧的這些時光。朋友是道義,什麼是道義的體現?受恩莫忘,他的好我放在心上;施惠無念,你給他的幫助絕對沒有放在心上,不然就不是道義。   幫助人放在心上叫利害關係,付出了都想我以前對他很好,他現在發達了應該回饋回饋我,那叫利害之交,不叫道義之交。義,應該的,應該的怎麼會放心上?所以人一有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付出有所求,求不到了怨就上來。所以有怨的時候,我們要提醒自己,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自己的心遇這個外緣動了。當然人能無所求付出也不容易,要體恤人情,這個標準是要求自己的,不是要求別人的,這個自我觀照很重要。包含什麼?道友之間,同參道友他一心向道,他有這樣的心態,這個可以提醒,「善相勸」。平常沒有到這樣的認知、交情,不可以這樣點。更高的標準,三輪體空,幫助別人,內不見己,外不見他人,中不見所施之物。你幫助他的事,或者給他的東西,根本心上痕跡都不落,這樣的布施,心包太虛,這個功德很大。   剛剛是談到人不忘本,從家庭到學校,延伸到對領導、對同事,人都會有因緣聚散。以前幫助過你的老師,在道業當中也不一定比你先成就,有可能你後面學的超過他。你以前的領導,他以後在事業的發展,也不見得比你高。或者你是公務員,你剛到一個部門,領導、同事對你也非常栽培,可是二十年之後你的官比他大。那我們就要想一想,當你再碰到老領導,你的官已經比他大了,你跟他的應對當中有沒有不忘本?一談起話來:二十年前假如沒有你幫助,我哪有今天!人家一聽心裡暖洋洋的,不只跟你溝通不會有壓力,還非常的感動。所以古人這些經典當中的話語很有味道,這是《孟子》上面的話,「不忘其初」,對一切人的恭敬、對一切人的愛護始終如一,不忘其初。所以冷靜想想,人要不變心也是功夫,所以這面對世間五欲六塵的誘惑染污,能如如不動才能不變心。   在周朝有個故事印象非常深刻,在《德育課本.忠篇》,有一則故事叫「忠婢覆鴆」,一個非常忠誠的婢女,她把毒酒翻覆的故事。在周朝有一個大夫叫主父,他從魏國到周天子管轄的地方當官,當了兩年官回到自己的國家。他的妻子不忠於他,跟鄰居有染,結果這個妻子就起了歹念,就要拿毒酒毒死他的丈夫。然後主父回來了,他的妻子就命婢女把毒酒要呈給他的丈夫喝,大家想想這種情景也是非常危急的狀況。這個婢女她已經能了解到,自己的主母有這樣的惡行,她也很敏銳,知道這杯酒決定是毒酒。她自己就在那裡打算該怎麼辦?她想著:我假如遞上去了,就把我的主人給殺死了。可是假如我把真相講出來,可能主母(女主人)也要被處死。她左右為難,走著走著急中生智,所以人的真心可以長智慧,故意跌倒,一跌倒酒就翻了。結果主人就很生氣,你這個下人怎麼端杯酒都不會?就打這個婢女。這個妻子一看怕東窗事發,就更落井下石,慫恿他的丈夫要殺了這個婢女。一杯酒弄倒了還不至於判死罪!女主人就想要藉這個機會滅口。結果這個主人的弟弟可能了解到一些情況,很快就來告訴主父。主父知道就把他的妻子休掉了,然後要納這個婢女為自己的太太。諸位女同胞,假如是你,你會接受嗎?你們都沒反應?聽故事的時候要入戲,這樣體會才會深刻,不然故事還是故事,自己還是自己。   你看,看電影的時候,請問大家,你是誰?男的看電影自己是男主角,女的看電影那個心情一定是隨著女主角在起伏。有沒有人看電影說我就是廚房端菜的那個人?我看沒有!所以你說人還挺微妙的,從這裡看出什麼?人都有志氣的是吧!看電影都還有自我期許在裡面。我們看《德育故事》,為什麼要入這個故事裡面才能體會到,我們假如在這些境界當中,談何容易!那個所處的急迫性、壓力都不是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因為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像林則徐他到廣州去禁鴉片,在路上走了多少天?請問走在路上什麼心情?那既得利益者可能是成千上萬都要他的命。所以我們假如能夠沙盤推演,對古聖先賢那個崇敬心會更高。我們剛剛談到,要納這個婢為自己的太太,結果這個婢女堅持不接受,推掉了,然後就賞給她很多的財富,然後找個好人家把她嫁掉。這裡也看出來,古人還是不強迫他人,縱使他很有身分地位,但是他待人還是有分寸,不可以強人所難。   讀書人呂坤就這個故事分析到,我感覺《德育課本》除了這些故事可歌可泣,這些評論的讀書人,真是有高度的智慧跟人生的閱歷,點出來真是讓我們茅塞頓開。不然有時候看完這個故事,可能有十個學處,自己看完才看到一個學處,非常可惜。呂坤說到,忠婢在這個事件當中,她每個態度、每個做法都跟善相應,都跟君子之風相應,甚至超過君子,君子都不見得能夠做得比她好。首先她不張揚自己女主人的惡,她很厚道,不彰人短,人的厚道是什麼?講別人的不好講不出口。所以人厚道從哪裡?恭敬別人,哪怕他有惡行,他還是尊重他。為什麼?「人之初,性本善」。看人造惡不忍、也不願意講,這是厚道;不忍看主父,看自己的主人被毒死,忠。然後裝作把酒給翻倒了,這是智慧,在那麼緊急之下,能有這樣的善巧出現。然後打她打得很嚴重,可能把她打死,她還是不願意彰人家的惡,這非常的貞烈,忠貞、貞烈,這些一般人都達不到。然後不敢嫁給他的主人,居她女主人的位置,這就是禮,她很恭敬。   女主人犯這麼嚴重的錯,女主人的惡沒有在她的心中,她還是一樣把她當女主人。「天下無不是之父母」,有契入聖賢教誨的人,這句話再延伸,天下無不是之國君。你看那些暴君,忠臣在勸的時候都是痛哭流涕,沒有見他君王之過,一心只想君王好。我們現在想一想,領導有點不妥當,我們可能就批評得很厲害,這個跟古人比起來還是有差距。再延伸開來,對自己的兄弟姐妹,他有任何的過失都沒有放在心上,就怎麼幫助他、怎麼去愛護他而已。還有一點很可貴,她面對自己的主人,就是當作君的態度,那嫁給他變什麼?變太太。她始終如一!古人這些態度很可貴,領導就是領導,怎麼變成丈夫?所以不忘本。然後敬而已矣,這個恭敬不變,就是始終如一的精神,都在這些故事當中,體現出來。   我們回到經句上看,「諸兄臣而不名,先王之臣,臣而不名」。看到父王這些老臣都是他的長輩,都為了這個國家犧牲奉獻了一生,在他的心裡面非常非常佩服這些老臣,所以決定心裡面沒有把他們當臣子看。而且這些老臣智慧德行都高,把他們當老師看。大家從很多古籍去體會,湯王對伊尹,文王、武王對姜太公,您從他那個對話,確實是恭恭敬敬把他們當老師看。所以只要把大臣當老師看,就是這個朝代要興盛的徵兆出現。假如把賢臣的話不當一回事,這個國家就要滅亡了。「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他已經悖逆了君臣之禮。接著,『盛德之士,臣而不名,是謂大順也』,面對德行非常高尚的大臣,其實還是把他當作老師一樣尊敬,所以「臣而不名」。這是順應,「大順」是順應倫常大道。在《了凡四訓》當中有一段話很重要,人的善根,都是從孝敬流露出來的。所以《了凡四訓》強調十個行善的綱領,其中有一點叫「敬重尊長」,恭敬心從哪裡入手?「家之父兄」,家庭裡面兄姐、父母、爺爺奶奶長輩;「國之君長」,你在團體當中,領導、學長這些比我們年長,資歷比我們深的人。「舉凡年高」,年齡長,「位高」位置比我們高,「德高」德行比我們高,「識高」見識比我們廣博,「皆當加意奉事」,都要很用心恭敬對待,長養自己的恭敬心。   在《群書36O》第二冊有提到,曾子說古聖先王用來治理天下的,重要方略有五個,這是在第二冊二百一十七句,一百五十八頁。有學長已經準備好第二冊,抱歉,剛好有用到,沒有先請大家拿過來。   【曾子曰。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   這都是治天下最重要的綱常。   【貴貴。】   第一個『貴』就是尊重,尊重顯貴之人,他有地位,他帶領大眾。我們不尊重他,所有的人民不就輕視他,他怎麼帶領人民?所以在佛家非常重要的根本大戒,其中有講到四重戒,「不謗國主」,不能毀謗國家領導人,不能毀謗一個團體的領導人,叫「貴貴」,他才能帶領全國人民。   【貴德。】   尊重有德行的人,那全國人民都效法有德的人,尊重有德的人,這道德就復興起來。我們看很多開國帝王都非常尊重高尚道德的人,比方東漢漢光武帝他尊重嚴光,還把他帶到宮裡面跟他一起睡,非常尊重他。范公就有寫到,〈嚴先生祠堂記〉,「先生之德山高水長」,這是東漢時期的人,范公在宋朝還非常推崇嚴光的道德,那也是漢光武帝做得好,不然怎麼會有這個故事流傳?這是「貴德」。一個領導者,比方國家元首,他在一些場合,剛好跟他的老師一起出現,特別尊崇他的老師。比方說他在主席台,他就給他老師留個位置,來跟不來都給他留個位置,這就「貴德」。那全國人民一看,哪有對老師不恭敬的!所以一個領導者一舉一動都能帶動風氣。我們看到現在中國的光盤運動,不止影響中國,還影響全球華人。我們上一次去參加一個課程,每個人都掛了一個牌子「光盤行動」,不浪費、全部要吃光光。   而且光盤行動好像是四菜一湯是吧!我們小的時候是「梅花餐」,五菜一湯,這個都是很好的節儉之風。你從小有這個態度,擺太多菜你會心疼,覺得太浪費,所以響應。因為有時候到一些地方去,三十幾道菜,那個從頭吃到尾很難受。他一直端出來,都覺得根本就吃不下了一直端,太熱情,也是感覺對方很熱情,但很捨不得。「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然後心裡想,吃這一餐飯,跟皇帝吃一餐的福報差不多,自己已經沒什麼福報了,還折這麼大的福,所以怎麼吃都吃不胖,就是很多福報都漏掉。宋朝的蘇大學士他很有原則,你請他吃飯,超過幾道菜他就不去了,他就不吃了,他也是帶動一個風氣。   【貴老。】   尊重老人,這就是表不忘本。沒有老人哪有我們?沒有爺爺奶奶哪有父母、哪有孫子?老人的心血才讓現在的社會有發展,所以人都在這些國家最重要的風氣當中被提醒。現在夏商周的這些道統、這些治國方略,沒有被重視,多少國家都是瞧不起老人,老人活著都覺得很壓抑。年輕人看到他們,都覺得老了、沒用了、不能做事了,小孩都不知道,現在社會發展全部是他們流血流汗,那麻煩!這一代年輕人瞧不起老人,再下一代更慘,連老人沒命了、餓死了都不管。所以如是因、如是果,要慎之又慎。我們有一個學長,談到他的爺爺被朋友照顧,沒有血緣關係的晚輩照顧他很多年,把他送終送得很好,不簡單。沒有血緣關係照顧老人,老人有時候晚年生病,行動不便,不是子女,勝過子女的尊重愛護,結果現在他們也老了特別健康,自己的兒女特別孝順。大家想一想,那兒女從小看,連不是爺爺奶奶的老人都這麼愛護,那孩子從小不就效法、學習到了嗎?所以人生哪有吃虧的事情!人欠你天會還你。如是因、如是果,所以「貴老」重要。   【敬長。】   尊重長者,這些都是我們剛剛談的不忘本,這些都是大順,都是恆順倫常大道,『敬長』。最後一個:   【慈幼。】   幼有所長,慈愛孩童,為什麼?孩子是整個國家社會未來的主人翁,沒有好的下一代,那人類就要滅絕了,就對不起祖先了。所以為什麼結婚這個婚禮這麼隆重?因為他是要承先啟後。為人父母這一生最大的功德,就是把自己的兒女教育好,成為國家的棟梁,這個對家族、對國家最大的貢獻。你當了大官,孩子沒教好,功不抵過,因為流弊太大。你展現的是什麼?為了功名忘了對孩子的情義、道義,怎麼會沒有流弊?在西方幾千年歷史它是政教合一,政治受到宗教教育的影響非常深,整個西方宗教強調,任何的成就都彌補不了家庭的破碎,因為已經沒有辦法給社會好的帶動。所以『慈幼』,也是提醒我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為人父母、為人老師、為人領導者,對於家庭、對於道統、對於民族、對於團體,重要的責任就是要培養出下一代來,培養出接班人。不然所有的付出、所有的成就最後等於零,因為沒有人接續就斷了。   好,在《韓非子》一書當中有提到,文王他在討伐崇國,以前的討伐,一定是這個國家已經悖逆、違反倫常大道,這叫正義之師,他是去平亂的。在我們歷代當中,像韓國出現殺了自己的國君這些誖亂,我們中國派兵幫他們國家安定,馬上又把軍隊撤回來,這叫正義之師;不然這個亂下去,民不聊生。為什麼鄭和六百年之後那麼多人感他的恩?當時候馬六甲王國被泰國侵略,眼看就要滅國,鄭和出來主持正義,把它的國家救回來了,後來馬六甲國王常常都到中國,去朝覲中國的天子。文王去伐崇,結果他的襪子鬆掉了要重綁,他是走到鳳黃墟這個地方,然後他就蹲下來自己在綁。旁邊很多臣子,姜太公看了怪怪的:君王,你怎麼自己綁?周文王就說了,一個國君對待上等的人,把他當老師一樣尊重;對待中等的人,把他當好朋友一樣尊重;對待下等的人,才吩咐他一些事情去做。現在所有的臣子,都是我先王的臣子,所以沒有一個人可以使喚,我當然要自己綁。我們這些聖王他做出來了,「先王之臣,臣而不名」,不止不稱呼他是臣子,連這些綁鞋帶的事情,不敢使喚他們做,恭敬他們,「盛德之士,臣而不名」。   另外有一個說法,是說晉文公跟楚國交戰,走到鳳黃陵,結果也是襪子鬆了,自己去綁。因為這些故事傳了幾千年,可能有版本不同,但是義理是一樣的,義理沒有傳錯,都把它記錄下來。也有可能都沒錯,為什麼?他們都有這種心境,鐵定都會遇到這些情況。剛好他在綁的時候,他左右的人就說怎麼不請臣子綁自己綁?晉文公說,對待上等的人,他是敬畏的心;對待中等的人,他是愛護的心;對待下等的人,才能夠吩咐他們去做事情。我雖然不是很賢德,雖不肖,但這些人都是先君的臣子,我怎麼可以吩咐他們做這樣的事情?好,這是古人給我們的風範。我們接著來看二百六十一句,我們一起先把它念一下: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我們剛剛講到,出了社會,君臣關係是重頭戲。一個人上班的時間,可能比在家庭的時間還要多,人要修鍊自己,要積功累德,離不開君臣關係。假如君臣之禮都不明白,很可能因為自己的不明白,反而會犯很多的錯。所以為什麼人要學經教?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我們今天開始學到的經句,明理以後就不能再犯這樣的錯了,再犯叫什麼?明知故犯,那比前面的罪過更大。所以「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我已經明理了,此義理在生之身也,就從我明白的義理開始做;不然就是把經典當知識學,背一背而已了;不然就是糟蹋經教,糟蹋古人的苦心。所以誰有福報?學了真幹的人有福報,學了不幹折福。糟蹋聖教怎麼會不折福?而且學了還明知故犯,還不承認,那就變「倘揜飾,增一辜」。所以學聖教的人要有一個覺悟,什麼覺悟?沒有後路可以走。對,學了以後不幹,倘揜飾,增一辜,明知故犯!所以恭喜大家,你們跟我一樣幸運,因為沒有後路走,鐵定要往前走,就不會因循苟且。「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   所以每句要當難遭難遇想,太難得的經句,這每一句是從一萬四千多部書當中,八萬九千多句裡面選出來的精華。你要深入《群書治要》的人,每一天感謝編輯《群書治要》的眾聖賢,感他們的恩。最近有一位副校長他常常聽師長,說退休的校長、老師發心來深入《群書治要》,十年深入。假如退休的時候六十歲,好好深入十年,七十歲,一個七十歲的人出來講經不得了,所有的年輕人全部被震撼了。以前人家一說六十歲好像就很老,有沒有發覺現在,你看,我們執行長跟康顧問,都是六十歲左右的人,你們覺得他老嗎?都覺得他們好像熱情十足,每天從早忙到晚精神奕奕。其實最重要的是什麼?有志向,每天都覺得有方向、有目標,非常有朝氣。人為什麼會變老?沒有目標,每天又說我老了、我病了。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愈想就愈老。   今天早上跟康顧問在談話的時候,我們說你看起來一點都不像快六十歲的人,他非常客氣,他說我都跟年輕人在一起。我想幼兒園老師最不容易老,每天接觸小朋友,講出來的都是赤子之心的言語,所以他們不容易老。每天讀經的人不會老,為什麼?經典就是教我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要恢復自己的率真、真心,怎麼會老!所以真正用心學經教的人返璞歸真。你看許哲女士,不少學長見過,她一百多歲笑起來很可愛;像我們師長,很多人把師長的法像框起來,每天感恩、每天禮敬。我看到很多都是師長笑得跟嬰孩一樣燦爛的照片,其實這樣的照片也是提醒自己,不要學成老學究了,要愈學愈天真、愈有活力才對。   我們在求學的過程,其實對君臣之禮學習得比較少,這句就非常重要。孔子強調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君子不擔任這個職位就不去參與、不去計畫這個職位範圍內的事情。每個經句一定跟明明德、跟親民相應,就是跟自行化他相應,自利利人。這句從自身來看為什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的另外一句有說明到,「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第一,做事情一定要專注才能成就,他的心才定。他都去關心,看著別人的事情去給人家意見,要去耕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田。上一次我們跟大家交流到,做事很重要的一個態度專注,「事無鉅細,不專則不精;業無大小,不熟則不巧」。你不專精怎麼熟能生巧?我們現在實實在在講,要把一個職位扮演好,應具備的德行、經驗、能力,都不是一日、二日之功能夠達到的。我們現在很冷靜的評估自己,我現在在這因緣我的本分有哪些?一列出來,不知道要下多少功夫,可能都覺得時間不夠用。要提升自己的德行、能力,尚且時間不夠,我們還分心去管別人的事情,鐵定自己的事做不好。   而且我們要了解,我們在團體裡有本分,我們在家庭裡也有本分,演什麼要像什麼。在家為人子,學聖教為聖賢學生的本分;在單位為人臣的本分,都要定下心。我們現在有一個傾向,俗語說的皇帝不急,急死太監。就是別人的事,我們比他急,最後都忽略了自己,緊接著自己會很難受,為什麼?你也是出於熱心提醒他、管他的事,最後他受不了回你一句話:你自己都做不好,管管你自己,還管我?三條線,臉黑了。你這個時候不要心情不好,馬上靜下心來也對!那今天開悟了,什麼叫開悟?發現自己的不足、問題開悟了。所以有時候別人回的那句話,可能是自己冷靜下來的一個機會點。你說可是他真的有不對,你只要做對了,正己化人;做不對了,信任都不夠,怎麼還能諫言?那是什麼?隨自己的性格在做事,不是理智,太隨性了。人有沒有契入聖教,看他在因緣當中應對進退的分寸,就可以看出他的實學有多少。有五分的緣,話不講八分,點到為止,不然他就是太隨著自己本來的習慣辦事,哪有提升?   所以孔子講「君子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信任關係都還沒有建立,我跟你講,你到共學班來就是想成就的人,你生活裡面種種哪些問題不對,來來來,我一條一條跟你講,我今天非給你講清楚不可。然後對方的臉從這樣,到這樣,你還是講得很痛快,結果隔天對方看到你,看都不看你。你就要知道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孟子這段話很精彩,你很愛護他,他不跟你親愛,反思自己的仁德不足,可能你的方式他不接受,不夠設身處地,愛人不親,反其仁。有些人會有這個煩惱:奇怪,我天天給他打電話,你一個月才給他打電話,為什麼他跟你比較好,跟我比較不好?還吃醋,這是在相上看事情。人家一個月打一通,他跟他交心;我們雖然每天打,太形式化,而且帶著目的對方有壓力。不能看相上的東西,還是反其仁。   你帶領的下屬,治人不治,他不服膺你的領導,反其智,我的智慧不足。禮人不答,你很恭敬給他鞠躬,他不怎麼甩我們,是不是我內在的真誠、恭敬還不夠,人家體會不到,覺得你都是做表面,那還是反省自己。不能隨性,要建立信任,縱使是做好事,進退的分寸也要懂得,這是從自身反省要專注,不要隨性。專注當中還要很清楚自己的責任在哪裡,敦倫盡分,和睦倫常、團體,然後還要很清楚自己的本分。所以要述職,把自己當下這個工作的職責寫清楚,為人子、為人學生、為人下屬的職責在哪裡。那不隨性的話,就要懂得跟所有的同仁一起共事,平行的同仁不侵權,你不要去管人家管的事。對上不要越權,你去搶你領導的事情,那越權;對下不要攬權,該是你底下的事情,你全部都攬在身上來,那底下的人就很難受,他不被信任。你做的那些事都不符合倫常,他會胡思亂想、會誤解,這人心就離散了。   所以下一句就談到這個重點了,你攬權,底下的事都管麻煩了。管到什麼程度?你是一個部門最高領導,你管到桌子要放在哪裡、椅子要放在哪裡,你全管,那所有的人都等著來看,領導還沒來,先不要搬椅子。這就牽扯到領導者對自己本分的認知問題,領導顧名思義引領,他是抓大方向的,他的方向性要很清楚,他要很果決。人在思惟、決斷一些大方向,他的心要整個靜下來,他管的雜事很多,靜得了嗎?那就麻煩了,他只要管的事一多,他的本分事鐵定很難做得好了。說到這裡我就有點流冷汗,所以看到這些句子,自己之前這些進退、分寸不當,做錯不少事情,我們處在高位,做錯事影響都很大。十年前到海口去的時候,還時時提醒自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隨著這個歲月走過來,要但求無過也不容易。不明理,明瞭理以後,還要高度警覺戰戰兢兢,不隨性做事。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整個調伏自己習性、慣性的定力不夠,還是照原來的習慣做事情。一開始「始而勉強」,得不斷的提醒自己,甚至於最常犯的要貼在日光燈前面,貼在每天刷牙的鏡子旁邊,所以為什麼商湯要在臉盆裡面寫「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時刻提醒,不然很容易忘掉。不斷提醒,慢慢慢慢不勉強了,「終則泰然」,就變成習慣了,一開始必須時時保持高度警覺。比方我們說不要現場答應事情,因為可能這個事情還要牽扯到其他部門,我得充分去了解,不過自己性格就比較容易激動,一講很高興:沒問題。結果一回來,把事情跟幾個部門主管一講,人家臉都黑了,我們這領導痛痛快快答應,人家做得流血流汗。所以講話的分寸很重要,你這個建議很好,我先回去好好了解一下情況,我們再談。「事緩則圓」。   上一次跟大家談,對事情處理的心態、這些分寸很重要的,比方說很多事情,你還不夠了解,你心裡還有疑惑,你可不能礙於面子去拍板,這都是不妥當。礙於面子是人情,拍板是公家的事,不以私廢公,這個待會都有提到,在「賞罰」、在「法律」都有提到。剛剛我們提到,一個為君者也要演出敦倫盡分,他要對他的職權很清楚。職權是什麼?決策要做對,方向要做對。一個國家幹部決策錯誤所造成的損失,很可能勝過貪污的損失。因為他決策錯誤要重來,那不得了,而且決策錯誤再重來,人民的信心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現在這個時代,人與人的信任已經很難建立,假如還常常因為我們做得不妥當,那鐵定信心沒有辦法增長,團體是很脆弱的。「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信從哪裡?從我們做事讓人家覺得穩重、信任。   再來,重要的本分用對人,「人存政舉」,所以用人是領導者最重要的工作。再來,培養人才、發掘人才,以前當官的人考績第一條是什麼?你舉了多少孝廉?孝廉就有德行的基礎,以後一定可以培養成國家幹部。你幹了不少事情,都沒有舉孝廉,考績不合格,古人這些本分的輕重緩急,都很清楚。你要培養人得要下功夫,每天都很忙,沒有時間帶身邊的人,怎麼可能培養得出人來?在大陸的說法叫傳幫帶,你得把你的經驗、智慧傳下去。傳了以後有時候你只講,有聽沒有懂,我都跟你講過了,有時候你還得先做給他看。先做,他專注看完,接著帶著他做,最後讓他自己做,循序漸進培養人才。你讓他自己做,你也要扶著他,在旁邊看著指導就好,最後就可以讓他獨當一面,他有夠那個能力的時候就授權給他。   我們看二百六十二句就剛好講到,「為人君」這些應對的分寸,本分的拿捏很重要。這一段比較長,我們下一節課再跟大家一起來探討。好,謝謝大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 142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 142

🄴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接著繼續談我們在應對事情、做事情,應掌握的一些原則,比方在講到做事情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事情,我們說道法自然,繩鋸木斷、簷滴石穿、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不然我們假如做事的原則沒有掌握,有時候都瞎著急,自己一著急,心都不定,對事一點幫助都沒有。而事物它的整個發展,必然有它的軌跡可循,所以「天下之勢,以漸而成;天下之事,以積而固」。很多形勢我們要判斷清楚、要掌握好,而且形勢好的時候,更重要的要有人才出來,所謂教化一方,利益一方,都要有正知正見的人才。但人才非一朝一夕可以培養出來,所以對於天下的形勢,我們可以感受到整個中華文化的復興,在整個中國領導人的帶動之下是必然之勢。但我們要了解人才難得,首先自己要期許自己,要好好下功夫、好好提升,機緣成熟為國家民族所用。   而以學問來講,那得要厚積薄發,我們自己不好好實修,到時候真的機會來了,孟子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假如面對一些誘惑敵不住,本來是要利益天下、復興文化,最後自己變成負面教材,那就情何以堪!所以「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而我們剛好談到求學問方面,在之前我們有以夫子為榜樣,談了為學、談了如何做一位老師,在這裡就不再多談。就幾個點跟大家再交流一下,在求學問當中,不在於我們學了多久,得的真實利益,在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都要從誠敬心當中下功夫。而儒家的學問、中國傳統文化的學問,很強調篤行,「博學、審問、慎思、明辨」,這是屬於學問,加上「篤行」,這才是真實的智慧,要解行相應,自己的境界往上升才有智慧。   有一段格言講到,「為學為教,用力於講讀一二,加功於行者八九」。不管是求學還是從事教育的工作,把精神力量用在講課或者讀書、聽課上一二。把主要的功夫放在哪?放在力行上八九。有一句詩提到,「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少壯就開始接觸這些經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等於是一句要落實,都要下很大的功夫。之前有跟大家提過,明朝有一個薛文清公,他就講到二十年來對治一個脾氣「怒」字,都感覺還沒有調伏盡,以此知克己不容易。要真正把這個瞋怒心完全調伏,那時時刻刻不可以放鬆,所以加功於行者八九。還有求學問要有恆心,不能間斷,就好像鑽木取火,鑽木取火鑽了兩分鐘手酸,休息三十秒,三十秒後再鑽,它又涼了,火還沒出來。火好像智慧一樣,未出來已經休息了好幾次,很難真正鑽出火來,所以要用功不間斷,絲毫不可懈怠。甚至於古人的用功,連作夢都不敢懈怠,夢裡面有做得不好的行為,醒過來還要懺悔。這是跟大家提到循序漸進的重要。   再來,在面對事情要「度德量力,審勢擇人」。我們說量力而為,我們自己的德能還有包含做這件事情,所應該具備的能力具不具足?所謂「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事實上當我們這麼仔細去衡量而拒絕,反而會贏得對方的信任。因為對方會覺得我們做事是非常慎重,不會輕易答應。但是答應了再怎麼難都要去做到,這是古人做事他很守信諾。他很慎重評估,不輕易答應,答應了拋頭顱、灑熱血他都要做到。而審勢當中有些形勢還沒有形成,不可以強求,比方說雖然是好事,法律還沒有同意,這個時候你硬做,最後落個違反國家規定,那好事的流弊就很大,這個審勢很重要。這也延伸出來,另外一個格言說到,「做事必先審其害,後計其利」。我們看事情要方方面面,不能只看到它的利益,可能會產生的負面影響也要想得到。古人考慮事情都會強調,「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比方我們學傳統文化,做的事情跟法律不相應,最後人家會說學傳統文化的都不守法,這個流弊就非常大。有些地方還沒有拿到批文,就開始辦課程,這都是很不妥當,要名正言順為妥,做好事不可心急,要很冷靜。   《了凡四訓》當中有講到,呂洞賓跟漢鍾離學習,教他點石成金,一點那石頭就變金子,馬上就可以去救濟人,好不好?「先審其害」。呂洞賓很冷靜的問,那請問這個金子會不會再變回石頭?他說五百年後會變回來。呂洞賓說那我不是害了五百年以後的人?這麼做還是不妥當。漢鍾離說修仙要積三千善事,你這一念三千善事滿了。因為他連五百年後的人都為他設想,這一念心量非常廣大。就像我們現在從事傳統文化的弘揚,我們這一、二百年來傳統文化被忽略,等於是再一個興起的時節因緣。有一句格言講到,「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日遠」。夫子影響我們二千五百多年,夫子在世的時候他有七十二賢、三千弟子,他要革命不難,他為什麼不做?會有流弊的問題。所以我們現在審時度勢,整個文化的復興可不是二年、三年就成就了。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培養一個人都要幾十年的功夫,現在是整個中華文化能夠再度復興起來,這沒有三、五代的人怎麼做得了!而且欲速則不達。   這幾年來整個傳統文化是宣傳期,很多人沒有學過經典、沒有聽過這些課程,連五倫是什麼?八德是什麼?他還不一定講得出來。他一接觸經典、一接觸課程:這個東西很好。宣傳效果,播種下去了。種子播下去了接著呢?要施肥、要灌溉,它又不是明天就可以收成。所以各個地方長期教學的風氣很重要,哪有說一接觸就成聖賢?當地有沒有電視台在播放?有沒有教育單位持續在教導?所以宣傳期之後要走入長期的扎根期,把德行真正扎下去,把經典真正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的工作。請問扎根期要多久?剛剛我們說對一個怒字要二十年,才知道克己難,所以不能急。都要在自己的身上下功夫,身修才能家齊,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單位才能為人演說,所以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這些都要了解到,不然我們都覺得辦課程就是弘揚文化,都沒有人去落實,最後廣大的人群說:這講課的人都是講而已,都不做。他還學不學?那這就不是以慎重之行去利益眾生,這道風怎麼會遠?   好,那真正要扎根可不輕鬆,要放下每個習氣,比方說好面子,要把這個好面子放下,要一層皮撕下來。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怎麼會苦?撕下來的時候就不被它控制,就不被欲望牽著鼻子走,就快樂。可是邊撕的時候怎麼樣?當然會痛。比方我們都有經驗,自己說錯話、做錯事了,對方剛好糾正我們,一下子那個態度有點不是很歡喜,本來要給他頂回去,突然想到「聞譽恐,聞過欣」,吞回去。你假如說讀了這一句以後,人家勸你馬上歡歡喜喜給他鞠躬,我真的要給你鞠三個躬,你太厲害了。因為我們習慣好面子,我自己讀書過程當中,都跟人家攀比成績,慢慢慢慢自己就好面子。人家一講我,我第一個反應是不高興,可是《弟子規》又是這麼講,馬上提起來得要轉變一下態度。始而勉強,終則泰然,哪有一開始就歡歡喜喜,那不是普通人,可能是顏回轉世他不貳過,人家一給他講,他接受就去改了。   接著,剛剛論的「慎重之行利生,道風日遠」、「先審其害,後計其利」,就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要戰戰兢兢。為什麼不求有功?這是我們炎黃子孫應盡的本分,所以不邀功。但是生怕自己的疏忽,給傳統文化抹黑了,不願意這麼做,這樣就會很謹慎。所以謹慎,也是做事相當重要的一個關鍵,不謹慎事情早晚要出問題。要能夠守住成果,謹慎重要,要居安思危,要防微杜漸。再來,事情在面對很多不同的情境,比方緩事宜急幹,這個事情不是很急,可能是下個禮拜、下個月的事情,但是你分配好時間積極去做。急幹就是很有步驟的安排好,就趕快去做,不會臨時抱佛腳。我們往往事情不是很急的時候拖拖拉拉,把時間都混過去,等到明天該交出來了,就一直熬夜、熬夜到很晚。這樣第一個,事情的品質不好;第二個,身體搞壞了,這都不長遠。所以「緩事宜急幹,敏則有功;急事宜緩辦,忙則多錯」。我選的這些句子,因為我常常犯,跟大家做交流這些句子,特別提醒自己。   緩事宜急幹的話,閒時要忙,事情還不是很急迫,一來要提升德行跟能力,再來要循序安排事情。我們現在變成有事幹的時候,想學習、學習,然後沒事的時候又胡思亂想,又下不了功夫,都不安住在境界當中,這樣做事跟修養提升不上去。急事宜緩辦,這個事情很急,首先心要定住,不然一急躁,就顧不了自己的心跟一言一行,怎麼去辦事?鐵定愈搞愈亂。心要先定住、要靜,把心先靜下來,人的心要靜不容易,欲望要淡,得失要淡,心裡罣礙的事要少。你每天牽掛那麼多事,事情一來你怎麼專注面對?所以我們看這些格言,就可以感覺到古人他們修養功夫很深,這些都不是一日、二日之功,都是長期在事情當中,不斷歷鍊突破自己。無事的時候,人沒有事的時候戒個「偷」字,沒有事就做白日夢,胡思亂想,時間就沒有了;有事的時候戒一「亂」字。劉念台這個讀書人說到,一個學聖教的人,遇到事情不能很好的應對,會慌、會亂,總是因為心有毛病、有不足的地方。這個心問題出在哪?他接著講遇到事情只有練心法,每件事都在練自己的心,歷事鍊心,沒有練事法,全是這個心是根本。   而練心之法怎麼練?「大要只是胸中無一事」,心裡面很清淨,沒有什麼罣礙的事。所以我們現在練心地功夫、心地清淨,什麼事要看得破、放得下。無一事,心裡面沒有事很清淨,就像鏡子,鏡是清淨的,它遇到什麼都照得清清楚楚。就像湖面它很平靜的時候,靜水照大千,旁邊看得明明白白;可是它起波浪?啥也看不清楚,手忙腳亂。所以古人從這些事物當中,都在提醒我們,心要靜下來才能有智慧,才能從容處理事情。所以這裡講到,燈動了就不能照物,水動了就不能見物,水面照東西就不清楚。人的心性也是這樣,所以心一波動、一妄動了,「動則萬理皆昏」。人一急躁起來,哪一句經句提得起來?我們曾經看人動情緒的時候,你跟他再交談,他講了二、三十句話,你很柔軟的問他,你剛剛講這二、三十句,沒有一句是師父教的,沒有一句是經典的,他萬理皆昏,都隨著他的情緒在思考了。「靜則萬理皆澈」,能靜得下來,煩惱能伏得住的話,他的智慧能夠觀照到自己的心,觀照到整個事情的客觀狀況。所以心靜,靜這個字每天二十四小時,離了一刻都不行,只要離了心境就開始亂了,心就會亂了。   這裡有幾個比喻很有意思,門每天開開關關,但是它那個門樞是不動的,樞常靜。妍媸,好看的東西、不好看的東西,每天都在鏡子前面來來去去,但是鏡子是常靜的,不隨它轉。人也不能隨接觸的東西心亂、心轉,「人盡日應酬」,應酬就是應對很多不同的緣分,應酬不是去喝酒,去應對很多緣分,心常是靜的。所以唯有靜,你一舉一動你才從容,你才很清楚不慌亂,不然做的事情都會後悔。假如隨著事情,心念都一直妄動、慌亂,那你面對事情一定看不清楚。所以縱使是在睡覺的時候,念頭不靜,作夢也是胡亂作。大家有沒有經驗?你剛好事情多的時候,連作夢都是夢那些事情。人的心太活躍了,一分鐘之內,都不知道有幾個妄念在那裡起起伏伏。所以這個心要時時不妄動,都在定靜當中,不容易。大家不相信,你試試看,你三天什麼事都不幹,不過要你的領導准你假。你三天什麼事都不幹,好我就把心靜下來,你看靜不靜得了?比方說送你到寺院去,你從今天開始就住在寺院裡面,暮鼓晨鐘,你不是很喜歡靜下來嗎?好,從今天開始你都不要回家了,就住在寺院裡面,每天暮鼓晨鐘伴著你入睡,你看能不能接受?   馬上心思如湧泉一般,我太太、我兒子?平常這些東西是你有事情忙來忙去,你看不到自己的念頭很紛亂。真的要你靜下來,哪有那麼容易?所以人練要靜下來的時候,會感覺很多妄念。這個時候要什麼?以理折情,用這些聖賢的義理調伏自己的妄心。「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人那麼多妄念都是過去妄想、現在妄想、未來妄想。過去的已經過去,要放下;未來的還沒發生,不要瞎操心;現在的,也別擔心,依照道理好好的去應對、去盡心盡力就對了。你看師長的教誨、經典慢慢調伏這些妄念,慢慢會愈來愈少。這些義理常常正念分明,心就在法喜當中,不在紛亂當中,所以靜下來也是循序漸進。一下子說好,我關起門來,一個月不見人。你得有功夫,不然你會有點輕微的精神病出現。給你關一個禮拜:趕快找個人來跟我說說話,我快不行了,快憋不了。很多事情還沒經過都覺得很容易,「事非經過不知難」。你很羨慕人家關一個禮拜不出來、一個月不出來,那也不容易。   我們剛剛講到,練心法怎麼練?心中無一事,唯有心中無事,乃能事事,這有味道。比方你剛剛罣礙的事沒有放下,另外的人來找你談話,有聽沒有進。或者你對這個人有成見,你邊聽就邊有對他的一些懷疑跟看法,你怎麼去應這個事情?所以這句話在自己處世待人再去看看,很有味道。要不斷放下心中的這些牽掛、妄念、習氣,「此是主靜功夫得力處」,你真的要靜得下心來,要時時練胸中無一事,慢慢的功夫才能得力。處事大忌急躁,所以不能亂,我們剛剛說到的忙則多錯,不能亂,「有事時戒一亂字」。「處事大忌急躁,急躁則先自處不暇」,你自己都顧不了自己了,「何暇治事」,怎麼可能還能夠去負責事情?所以首先,「為學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心裡面為什麼那麼多事情、那麼多念頭?總是貪瞋痴慢疑的念頭伏不住。這點我們在前面的課程有跟大家講,嚴以律己,要把這些東西調伏。比方說財色名食睡你非常貪著,那個心隨時都是妄念紛飛,怎麼可能會靜得下來?所以放下得失、放下欲望、放下這些最執著的妄念,這個很重要。   再來,有四個字很重要,「事緩則圓」。我們是很希望利益人,把事情做得好,但往往會有情況是愈幫愈忙。大家有沒有經驗?人家夫妻吵架,還是朋友之間吵架,我們去當和事佬,結果愈幫愈忙,然後自己也被攪進去氣得半死,這個都考驗我們應對事情的涵養功夫。這個事緩則圓,因為我們往往在聽一些話的時候,自己的情緒會被牽動。比方對方談的時候談到我們,自己的情緒被牽動;或者你在聽話的時候,聽一面之詞。曾經我們也遇過兩個夫妻衝突,你聽他先生講的話,太太不是人;你聽他太太講的話,先生不是人。有時候聽:奇怪了,怎麼同一件事情講出來的話天壤之別?一來角度不同,更重要的是每個人的我執、我見很強,他看事不客觀。其實假如一件事情,雙方講出來差那麼多,我想雙方講的都有失客觀。除非你很清楚,其中一個人的修養他不打妄語,不然一般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緒牽動,去看事、去說事情。   那這個時候怎麼辦?「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這個很好,事緩則圓。熟思,非常周詳的去了解、去思考,才能得到實情,真實的狀況才能夠判斷得好。所以人聽話首先要很冷靜,他哪裡帶情緒講,你都能夠點出來。然後因為你歷鍊得多,你能夠判斷他的虛實,再去客觀了解,則得其情,他的情實就清楚。緩處,了解清楚再去處理,不然一處理可能對方覺得被誤會、誤解,反而那個情緒更大。所以緩處,你客觀了解,先肯定他對的、肯定他的存心是好的,只是方式方法可能對方不能理解,用這樣的方式去跟他談。緩處則得其當,很平緩冷靜的去處理,會處理得比較妥當。我們有時候聽一面之詞,激動了就去批評、去罵人,那就愈幫愈忙。你雙邊充分了解之後,你就可以判斷每個人他的態度,他的念頭偏在哪,比較能夠看得清楚,進而你能夠去調劑人情,然後發明義理、發明事理,把他的正念給提起來。   再來,做事情「言不可道盡,事不可做盡」。這個做事的分寸很重要,事不可做盡,不要什麼好事都往自己身上攬,應該見好就收,功成身退,不要戀棧,最後會著名聞利養,還惹來一大堆的毀謗。要帶動風氣不為師、不為先,這個都是做事很重要的態度,好事多讓別人做。事不可做盡,我們就曾經遇到做盡,有的是好事不讓別人做,有的是壞事做過頭,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有一個官員叫奚顯度,他負責皇上交代的工程,結果夏天很熱,不讓工人休息;冬天已經凍得沒有辦法工作,他還是苛求。那很多人受不了這樣的虐待,就自殺了,他不體恤這些人民,最後他也被處死刑。這樣的人做事情鐵定會出很多紕漏,最後就被判死刑了。   還有一個監獄的官員,他對自己的下屬也很嚴格,比方交代他一件事情,晚了一天打五大板,以前那個衙門裡面的板子很大的。結果有一個下屬晚了六天,他心裡想,這三十大板打下去他就沒命了,他就找他的領導商量,可不可以分幾次打?結果這個官員就很苛刻,事就做盡,不答應,直接打三十板,活活打死,對自己的下屬不仁慈。結果這個下屬死亡的消息傳回去,他的兒子當場嚇死,他的太太自己的丈夫跟孩子死了,她也自殺,就一個苛刻三條人命沒了。他的下屬心裡想,可能他會收斂一點,沒想到一點都沒有改變。所以人反省很重要,不然再大的福報,最後還是會折光。你看他這麼苛刻,三條人命,他還能繼續當官也是很有福報。人假如沒有福報,傷害幾條生命,他自己的命也沒了;很多人有福報亂殺人,他還在那裡做皇帝,所以人的福報不一樣,但真的假如做盡了,就折光了。沒多久他回到故鄉,帶著自己的獨生兒子回去就生病,兒子就病得很嚴重,在病中還在那裡叫喊:不要追我、不要追我。好像有人在要他的命,最後就死了。那他也傷心,最後也沒多久就死了。所以事不可做盡。   壞事不可做盡,好事也要讓大家一起來。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出去吃飯,剛好有法師一起出去,學習聖教的人對法師很恭敬,有這個機會,法師是講經典、是老師,他們尊重。其中有三個人,都希望能夠請法師吃飯,結果他們三個人走去付錢,其中一個人把兩個人推開,挺粗魯的,然後就堅持,我付就好了!我看另外那兩個人回來的時候臉色很臭,你何不我們三個人一起來,不是皆大歡喜,幹嘛做事都這麼執著自己的意思?所以好事也不可做盡。大家一起來,然後功成身退最好,帶動風氣了就好了!可不能做了好事,每一次見到人:這個事是我先做的,你知不知道當時候老法師,誰是第一個請他來馬來西亞的?是我!功德全部都報掉。我還有證明,你看,這張照片是我跟師長照的。所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容易。   「言不可道盡」,有時候勸人點到為止,你再過了,他本來還歡喜,你一過了他惱羞成怒,你前功盡棄。當然因為你的言語柔軟的話,你一看這句話他已經皺眉頭了,趕快鳴金收兵,不要再講,見好就收,這是講話的分寸。還有「絕交不出惡言」,好合要好散。一見面相見歡,結果最後吵架,以後都見面不相識,那多遺憾!要善始善終,叫好合不如好散。大家緣分盡了,歡歡喜喜,說不定二十年後又見面了,又是一個好的開始。你假如這個緣很不愉快,可能我們心上常常都有一塊石頭,甚至於一想就生氣,甚至於對方每天在詛咒我們,你會覺得怎麼耳朵很癢,人家罵你會有磁場、會有念力。所以面對人生所有的事情跟因緣,廣結善緣,絕不跟人結惡緣、絕不跟人結怨,這都是做事相當重要的態度。   接著,我們來談一下面對事情的態度、心態。剛剛那些是原理原則。什麼態度?不怕事,不惹事。人不敢承擔,就是怕事。所以人要存公心,存利益天下的心,勇於去承擔責任。再來,縱使面對人家的指責、不理解,他也據理力爭,因為他要為大眾負責、為人民負責。少數人不理解,他也能接受這些批評,「人不知而不慍」。「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甚至於為了天下的人,有生命危險他都不怕。大家要了解,明朝時候海瑞要覲見皇帝,已經把棺材買好了,然後諫言一去,皇帝暴跳如雷:他不想活了?那官員說他已經把棺材都買好了。皇帝反而有點氣不出來。我們看到古代忠臣犯顏直諫,范仲淹直諫好幾次,那都有生命危險,被貶得很遠。他當時候都已經抱著必死的決心,交代他的子孫在自己的墓地旁邊,辦學教學,繼續還是利益天下,但是都有想到自己可能要面對的情況。   當然我們雖不怕事,但是對事不對人。當時候宋朝有一個官員當到宰相,范仲淹畫了一個百官圖,那個百官圖,呈現太多人都是藉由宰相的裙帶關係去當官,所以一看就知道這個宰相私心。宰相一看到這個奏摺,就集了很多力量毀謗范仲淹,結果范仲淹被貶得很遠。後來這個宰相弄權一時,你總有下來的一天,很多人就落井下石。反而范仲淹對他沒有一絲一毫的落井下石、批評他,甚至還憐憫他。范公就強調,當時候縱使是進諫百官圖,也是對事情,不對任何人起對立衝突。學聖教的人仁者無敵。   再來,不惹事。「本無事而生事,是謂薄福」,這無事生非鐵定是折福的,所以我們處事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甚至於心量大,再大,面對任何事情能夠開誠布公、盡棄前嫌,以前的事都過去了,不要放在心上,讓大家都有這樣的心境,來一起共事。假如我們自己本身沒錯,都能帶動這樣的風氣;自己本身有錯?首先去賠不是,首先去承認錯誤,那也能開啟大家坦誠相待。不然你不化開局面,大家彼此都不信任、都有隔閡,事情怎麼辦得成?做事的態度,我們剛剛講第一點,不怕事、不惹事。第二點,「一心敬慎」,時時在處理事情非常恭敬每個人、恭敬每件事情,這敬當中還有什麼?花的錢,尤其是公務員要為國家人民負責、為公眾負責,這個都是恭敬的表現,能省得一分就是為公家著想。甚至於自己在當公務員,都要對得起國家的俸祿,范仲淹先生他假如覺得今天做事不夠盡忠盡力,當天晚上睡不著覺,隔天很早趕快去辦公,覺得有補過來自己才心安。   而這個恭敬、謹慎表現在「慎始慎終」,這個慎始很重要,為什麼?人心很受一開始的影響。比方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你要把士氣帶起來,慎於始。好的印象會直接影響別人對我們的信任,這都是人之常情。所以一個單位接待部很重要,每個人一來,都是接觸接待的人員,他假如很有笑容、很親切、很恭敬,都跟所有的人一開始就結善緣。你假如找一個連笑都笑不出來的,好像人家欠他很多錢,你去讓他接待大眾,那有點……。這樣的人你要把他用去管財務,他那個臉就讓每個人想要去走後門,一看到他:算了、算了。用人取其長,要用人把他的長處用出來。包含每個緣分,他假如一開始,就能得到很好的叮嚀、很好的啟示,建立起非常正確的態度,他整個事情就能夠比較圓滿,發展得好。比方說一個人要去念大學,他首先建立對這四年應該有的態度,他不能蹉跎光陰。有些大學生一進去被學長帶壞了,跟他說university,叫由你玩四年。他一開始就被人家誤導,就毀掉了。   我就是被學長這麼講的,不過我不怪他,因為我自己定力不夠,我有愛玩的因,遇到那個緣,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但是我要懺悔,我做錯了怎麼懺悔?要勸所有有緣的大學生,不要再走我的彎路。那當學長的人、當長輩的人,在你的學弟或者你的晚輩要去念書,你就要告訴他,這黃金的四年,你要好好提升德行跟能力,你出大學才能報父母的恩,才能報整個國家對你的栽培。你把那個恩德要入他的心,他就覺得我要好好提升自己,他那四年就不會空過。包含我們老祖先非常深明「慎於始」的重要。所以成年禮,你成年了應該有什麼責任、態度?在那個禮儀當中收攝他的身心。婚禮,婚禮非常隆重,整個過程提起他的責任感,這不是兒戲。「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這是社會國家最重大的一件事就是婚禮、結婚。因為國家能不能出人才,社會、家族能不能出人才就在夫婦的相處上,夫婦好合自然能出聖賢子孫。好,這恭敬、謹慎的態度,不要急於求成,這個也是謹慎的態度。「勿欲速,勿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第三,做事的態度要深信因果,深信因果他絕對廉潔不貪污,他知道貪財會感來橫禍,這個因果,善因善果,惡因惡報。歷史當中有很多例子,比方在魏晉南北朝有一個人叫陰鏗,他為人很善良,有一天他跟朋友在吃飯,他看到服務人員很辛苦,給他們端菜倒酒。他突然就端了一杯酒,然後拿了一些好菜,要請這個服務人員吃。他那些朋友都笑他,說你幹什麼?他說他可能服務的不知道有多少人,連那酒的味道他都沒有嘗過,因為他窮:請他喝一杯。這個服務員很感動,喝了他那杯酒。結果後來梁武帝時候發生侯景之亂,很多的賊寇作亂,陰鏗就被賊寇給圍住,眼看著就沒命,突然有一個人殺出來幫他解圍,把賊寇給打退。他突然撿回一條命,魂不守舍還沒定下心來,趕緊問:這位兄台,我跟你非親非故,你怎麼冒著生命危險救我?結果對方講,我就是當初你請我喝一杯酒,我感你這一分情義,剛好遇上,就報這個恩。   所以諸位學長,要多請人家吃東西,這個歷史當中舉不勝舉,就因為請人家吃飯。包含春秋時候的趙盾,他就是請一個人吃飯,最後也撿回一條命,那個人幫他殺出重圍。所以要廣結善緣,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當你在危難、當你在很需要幫助,那些善果就現前了。假如你非常危難、焦頭爛額的時候,找人幫忙沒人肯,不要生氣,要反求諸己,平常沒有跟人家結善緣。這個深信因果要深信到一個惡念,都能產生嚴重的惡果。像有一個讀書人,本來考得上進士,但是知道自己考得上,當天晚上起個念頭,太太長得不夠漂亮,回來要換太太,他就考不上,一念就把福報給折掉了。包含人最嚴重的損德,是不孝父母,有個讀書人學問也很好,一直考不上,有個修學的高人就提醒他,以前曾經瞪過自己的父親,所以折掉了福報。當然假如他肯發自內心至誠懺悔,我想他也能夠轉變命運。但從這些事例讓我們了解,一個惡念都不能起。要起善念,而且這個善念要為天下的百姓著想,像衛仲達的例子,他一個念頭是為天下蒼生,他那一個善念的力量,超過他四十年造的惡業,這個力量很大。   而這個因果還包含什麼?一個人不盡責任,就要負因果,「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哪有說我都沒有做惡事,所以我沒有什麼惡報。不盡本分就是做錯事情,就要負責任。以前古人都很明白,你推薦的這個人對國家有害,事情東窗事發,我是推薦人,我要引咎辭職,我對不起國家,我要自己辭職。假如皇上下令:你還是要為國家做。那當然要聽君王的話,那可能國家還是會處分、會降職。所以敦倫盡分是積功累德,不盡本分也是折自己的福報。其實不盡本分就是不孝父母,也是不尊重聖賢師長的教誨。其實人不真幹就折福,為什麼?糟蹋聖賢、師長的教誨,怎麼會不折福?人最大的福田,孝親尊師。而尊師表現在哪?依教奉行上。   做事的態度還有一點很重要,不情緒化,叫「凡事不指責,勇敢去負責」。事情已經發生,在那裡指責、發脾氣,於事無補,既往不咎。我們複習曾經講過的一句話,「天地間」,「繆彤自撾」有這一段話非常精闢,「除自責自盡外,更無道理矣。」自責是自我反省,這一句話我的心態有沒有不對?這一件事我有沒有沒提醒到的地方、沒有盡到力的地方?反省自己。再來,這件事現在是這樣了,我還能怎麼補救?亡羊補牢怎麼盡我的力?人都時時反省,然後盡忠盡力,他不會把念頭放在去指責、去發脾氣上,不會的。再來,做事情要專精,所謂「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精進,你不能學一大堆,什麼都好像懂一點,什麼都鬆。就像挖井,你挖了十口井,沒有一口井挖到水,不如深挖一口井,所以專心專注非常重要。   「事無巨細,不專則不精」,業無大小,你不管做哪個事業,「業無大小,不熟則不巧」,熟能生巧。德國人這點做得很好,他很多行業,那個公司幾百年,它都做同一個東西,做到一門深入,誰都比不上它的技術。再來,做事要有恆心。「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有恆為成功之本。「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再來,做事不攀緣、不強求,緣分具足盡心盡力,緣分不具足,好好提升自己,等緣具足了,再去盡力。或者只有七分緣就做七分,只有三分緣做三分,三分緣做七分,攀緣;七分緣做三分,叫不負責任、隨便。這個都要審時度勢,抓好那個分寸。但是你三分緣你做三分,慢慢那個緣會發展起來,人家就會很信任你,覺得你這個人很有分寸,那個緣也會不斷的造得更殊勝。   還有一句格言很好,「不自反,看不出一身病痛」,人不能自我反省,看不到自己的問題點。「不耐煩,做不成一件事業」,耐煩也是成就事情很重要的修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態度,就是做事的時候,時時要為大局著想。格言當中有說到,「任難任之事」,你擔任很困難的事,「要有力而無氣」,這個事情已經很難成就,你要帶頭出力,帶動大家的參與投入,甚至是犧牲奉獻的態度,有力但是不要生氣。事情已經很困難,我們還發脾氣、還跟人摩擦,不是讓事情更難發展嗎?真正有大局觀的人,不願意添一絲毫麻煩。「處難處之人」,我們做事不可能不跟人相處,他的性格比較剛烈,「要有知而無言」,很有智慧能了解他的情況,包容。但是不要背後批評,背後批評又傳出去沒完沒了,這個都是大局觀的態度。   我們最後談對物的態度,首先要愛惜物命,「上天有好生之德」,不能亂傷害生命。我們從小教孩子愛護生命,戒他的殺心,他就仁慈;愛護物品,他就不會糟蹋東西,他就會愛惜東西、他會節儉,儉以養廉,戒他的貪心。所以古人教孩子很有智慧,不要傷害生命,「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你說真的昆蟲太多到家裡來,怎麼辦?把那些引誘他們的東西清乾淨,然後在外面留一些食物給牠們吃,還要真誠溝通就沒問題。我之前跟大家分享過,我們到雲南去,看到那一千畝的水梨,它就有其中一塊,就是讓昆蟲去吃、讓鳥去吃,真的其他都沒有碰,就吃那一區,而且吃得非常有修養。我去看被吃的那一片果樹,那一棵裡面被吃的那一粒,被吃得很厲害,然後旁邊沒有吃。所以這些昆蟲跟鳥很有修養,牠們看這一顆已經被咬兩口了,牠們就繼續接著吃。看到旁邊的同伴又咬其他的:你真沒有教養,人家對我們這麼好,你不能沒有職業道德。為什麼?牠都咬同一顆,其他好的還可以去賣。所以萬類相感,會感應,你真誠對牠,牠對你非常和善。   物品,比方說食物,「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每個物品背後可能有很多人的血汗,甚至於我們吃的菜,他要種菜可能還得犧牲不少的生命,蚯蚓不小心誤殺,暴殄天物跟殺生一樣的罪惡,所以要愛惜物命。而且人愛惜東西,他會節儉、會養廉,他愛惜以後,會把省下來的財物去幫助人,提升仁德。愛惜物品的人他會考慮把福、把東西留在後面,不要現在就把它給揮霍掉,他會深謀遠慮。而且我們感覺,人懷著一個感恩的心,他對每個物品都會非常愛惜。比方我們想到這衣服阿姨送的,這帽子姐姐送的,這眼鏡是我哥哥送的,都想著他們的情義,怎麼捨得糟蹋!你愈愛惜東西,東西愈耐用,而且愈用愈有感情,衣服就不會髒、不會壞。日本江本勝博士的水實驗,你以善念對這個水,它結晶很漂亮,你以善念對一切的物品,包含珍惜所有人對你的愛、對你付出的血汗,你對一切行業都尊重,對一切他們生產的物品都尊重,這些東西不容易壞。而且更有價值,一件衣服你能穿二十年,人家一看到,說學傳統文化的特別愛惜物品,你還給聖賢臉上貼金。   第二,不浪費資源。我們古人敬天敬地、敬山敬河,覺得一切資源都不是理所當然,都應該懷著感恩的心去接受。甚至於自己豐收的時候,都要感謝天地萬物,所以很多祭祀,都是祭祀這些萬物的恩德,非常可貴。現在的人沒有這樣的心境,對大自然予取予求,對山林濫墾濫伐,最後得的惡果什麼土石流、泥石流,全部是我們自己不尊重天地萬物所造成的惡果。這不是天災,都是人心壞了造成的。再來,對物品知足常樂。人家財萬貫,一天還是吃三餐就好,不然會吃出病來;「廣廈千間,夜眠六尺」,你房子再多,每天也是睡一張床!有沒有人說我有六間房子,我每一個小時睡一間,反正我就是要告訴別人怎麼樣?我就是房子多。保證他得腦神經衰弱。知足常樂,夠用就好了,為什麼?人生的意義是成就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靈性,而不是追求這些外在的欲望,變成欲望的奴隸。不做聖人去做奴隸,多可悲!   所以「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上」。《荀子》講「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君子是去享用這些物質,小人是虛榮,欲望不能滿足,最後所有的日子,都是拼命賺錢去還錢、去還貸款,那何苦來哉?現在都市的人忙了一輩子,好像都不得清閒,所以家累很多。真正冷靜的人才不會追逐這些東西,最後把自己累得半死,反而要什麼?不要吝嗇,要肯布施。人生面對所有外在物質的享受,甚至於所遇到的一切親人的緣分、朋友的緣分,都不要增長貪求,要珍惜、要感恩。不要變成強求,還覺得要變成應該的,理所當然,那就墮落了。彼此有緣珍惜這分情誼,緣盡了不要去強求,甚至去傷害別人,這個都是很愚痴的。再講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對一切物品,我們只有使用權,不要有所有權,不然心裡面常常一大堆負擔、罣礙。不要說要留多少東西給下一代,那也很傻,「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惟一經」。留智慧、留經典給孩子,現在人不懂,留一大堆錢財,很多企業家留錢財,最後死了以後棺材都沒有下葬,孩子爭財產爭了好幾年,擺不平,這是留錢給子孫衝突。所以老祖宗創字,這個錢字怎麼寫?金的旁邊兩隻刀。所以這個財物多布施出去,給子孫修陰德,不要留下來給他們爭爭吵吵。   最後以邵康節先生的一段話跟大家共勉,我感覺他這個心境對人、對事、對物,都是常存一個感恩祝福的心。他說到「每天清晨一炷香」,他早上起來,可能是三點到五點就起來,「清晨一炷香,謝天謝地謝君王」,他感謝天地、感謝國家,因為沒有發生兵禍,假如發生兵禍那可能就妻離子散都不一定。所以人往往在沒有兵禍的時候,不知道感恩,真的發生戰爭,才知道有國家的保護是多麼的可貴,人往往在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珍惜。所以這些話都提醒我們,時時要感恩國家,「每天清晨一炷香,謝天謝地謝君王,惟求處處田禾熟」,就是每一個地方都豐收。「惟求處處田禾熟,但願人人壽命長;國有忠臣安社稷,家無逆子惱爹娘;四方平定干戈息,我縱貧時也無妨」。我假如很貧窮我也覺得很歡喜,因為天下太平。我們以這樣的心境,來祝福天下、祝福國家、祝福每個人。大家也可以從明天開始每天清晨一炷香,我們心量很大,量大福就大。   好,謝謝大家,「做孩子一生的貴人」這個主題,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我們下一節課再回到《群書治要36O》。大家不要分別,我剛剛講的《群書治要》裡面很多,下一次開始翻給你們看,不然你們說我偷懶,都沒有講《群書治要36O》。好,謝謝大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