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民文化行動是紮根於中部的市民團體,同時也是一項以文化、教育介入社會的市民倡議行動。
在地耕耘更需要你的行動支持,若認同我們的理念,請加入我們,成為定期定額的會員。
加入定期定額,成為好民之友➤https://reurl.cc/o0aqA5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為了紀念1947年二月到三月,在台中地區武裝抗暴的二七部隊歷史,好民文化行動協會於2025年二月自由路上藝術節期間,舉辦了「二七部隊紀念互動展」,來介紹二七部隊的成立始末,邀請大家透過展覽與互動,認識台中這段武裝抗暴的歷史。本系列PODCAST為展覽現場聆聽之解說音檔。二七部隊紀念互動展─結尾在二十一師針對烏牛欄戰役的官方報告中,寫著:「到達牛相觸附近與匪三百餘接觸」。其實二七部隊當時只剩不到40人,可以說二七部隊給整個21師帶來了「以一當十」的震撼,打了一場漂亮的戰鬥。雖然二七部隊成立不到兩週便解散,但他們撤退至埔里的決定,讓台中市區得以逃過戰火波及,避免了大量的傷亡。二七部隊集結了許多挺身而出保衛家鄉的青年,烏牛欄戰役更是台灣人自主抵抗、英勇面對威脅的展現。你願意為自己的故鄉付出多少犧牲?二七部隊的這段歷史讓我們看到台灣人為了家鄉,即使面對強權脅迫也不畏懼,堅持武裝抗暴的精神與韌性。讓我們一起紀念這段歷史,並將這份精神流傳下去。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iopi9uauoc081020ay8vws/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為了紀念1947年二月到三月,在台中地區武裝抗暴的二七部隊歷史,好民文化行動協會於2025年二月自由路上藝術節期間,舉辦了「二七部隊紀念互動展」,來介紹二七部隊的成立始末,邀請大家透過展覽與互動,認識台中這段武裝抗暴的歷史。本系列PODCAST為展覽現場聆聽之解說音檔。二七部隊紀念互動展─烏牛欄戰役1947年三月九日,二十一師登陸基隆港南下,沿途進行無差別攻擊,造成許多無辜市民死在槍林彈雨中。消息傳回台中二七部隊後,大家立刻召開會議討論戰略。眾人擔心若是在台中平地與國民黨軍正面衝突,將會有很大的軍力傷亡,也可能殃及無辜的民眾,最後警備隊隊長黃金島認為,如果將戰場移至埔里,利用地形高低採取游擊作戰是最好的方式。三月十二日,副官古瑞雲召集了二七部隊成員,宣布即將領兵離開台中,進駐埔里準備與二十一師作戰,讓眾人選擇要離開二七部隊,或是留下來繼續作戰。二七部隊進駐埔里後,有消息稱二十一師其中一連隊已進駐日月潭,其他連隊即將從台中往埔里進攻。因此二七部隊也兵分二路,一路埋伏在烏牛欄溪周圍,等待二十一師的到來;另一路則由古瑞雲率兵,於三月十五日夜襲日月潭。三月十六日清晨,二七部隊與二十一師於烏牛欄吊橋展開交戰。由於二十一師並不熟悉二七部隊的人數與戰場地勢,起初遭手榴彈密集轟炸。但當時二七部隊人數僅剩數十名,雙方數量懸殊,隨著交戰時間越長,二七部隊缺乏食物和彈藥等後援補給,也未能救出後來遭到包圍的弟兄。最終二七部隊決定解散,成員們將武器埋起來,在當地村民的幫助下,各自換上便衣離開。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iopi9uauoc081020ay8vws/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為了紀念1947年二月到三月,在台中地區武裝抗暴的二七部隊歷史,好民文化行動協會於2025年二月自由路上藝術節期間,舉辦了「二七部隊紀念互動展」,來介紹二七部隊的成立始末,邀請大家透過展覽與互動,認識台中這段武裝抗暴的歷史。本系列PODCAST為展覽現場聆聽之解說音檔。二七部隊紀念互動展─女性擔任的角色在台中二二八事件期間,許多女性未直接參與戰鬥,但也在後勤支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台中省立醫院(現台中醫院)的院長夫人邱阿慎女士,以及台中地方法院蘇推事的夫人鄭罔市女士,分別於台中醫院和台中女中成立救護隊與炊事班,救助傷患,也為抗暴隊伍準備飯糰,確保他們不會因缺乏糧食而無法作戰。參與者有台中師範、台中女中、台中家政的學生以及婦女會的成員。當時台灣物資缺乏、糧價飛漲,包飯糰用的米糧是由富商顏春福、黃棟、鍾添登等人提供,更親自下鄉向農民高價收購米糧,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台中,以支援前線。這些女性的無私奉獻,即使在數十年後,仍令當時參與作戰的人們銘記在心,用料簡單的飯糰在戰場上吃起來卻格外溫暖。※當年包的飯糰其實也非常克難,只有用鹽水煮過的米飯加一顆梅子,據說梅子可以延長米飯不要餿掉的時間,雖然是如此克難的吃食,但是根據二七部隊隊員的口訪,回想起來,在當時緊張的事態之中,唯有吃飯糰的時候,留下了溫馨的回憶。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iopi9uauoc081020ay8vws/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為了紀念1947年二月到三月,在台中地區武裝抗暴的二七部隊歷史,好民文化行動協會於2025年二月自由路上藝術節期間,舉辦了「二七部隊紀念互動展」,來介紹二七部隊的成立始末,邀請大家透過展覽與互動,認識台中這段武裝抗暴的歷史。本系列PODCAST為展覽現場聆聽之解說音檔。二七部隊紀念互動展─二七部隊成立1947年三月六日,二七部隊於台中干城營區正式成立(今台中市東區南京路、自由路三段、雙十路、進德路所圍繞之區塊)。謝雪紅女士集結各路民兵、青年、學生,其中包含:埔里隊、中商隊、中師隊、台中一中隊、建國工藝學生隊、警察隊等,並由眾人推舉鍾逸人先生擔任部隊長,部隊人數共計四百餘人。二七部隊為高度志願性組織,成員可自由加入或退出。由於非正式武裝部隊,組織運作依賴成員間的互助與自主性。其主要目的為維持治安,保護鄉親的生命安全。「二七」的命名,源自於1947年二月二十七日發生於台北天馬茶房的「緝菸血案」——當時,專賣局查緝人員以槍擊傷一名賣菸婦人,引發民眾強烈不滿,並成為二二八事件爆發的導火線。為了紀念這場悲劇,台中地區的抗爭者將部隊命名為「二七部隊」,象徵反抗國府軍鎮壓的決心。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iopi9uauoc081020ay8vws/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為了紀念1947年二月到三月,在台中地區武裝抗暴的二七部隊歷史,好民文化行動協會於2025年二月自由路上藝術節期間,舉辦了「二七部隊紀念互動展」,來介紹二七部隊的成立始末,邀請大家透過展覽與互動,認識台中這段武裝抗暴的歷史。本系列PODCAST為展覽現場聆聽之解說音檔。二七部隊紀念互動展─教化會館之戰市民大會結束後,1947年三月三日,謝雪紅在台中市民館籌組「台中地區治安委員會作戰本部」與國府軍在台中市區展開激烈戰鬥,其中以教化會館(今公園路、繼光街口)為最激烈的戰場。當時,教化會館是國府軍在中部最重要的據點,館內存放大量武器,並安置了許多國府軍眷屬。民兵包圍教化會館,雙方從下午激戰至夜晚,僵持至約晚間十點。其間,一名學生曾秋祈(日本名:曾根台藏)投擲手榴彈,精準炸毀陽台上的機槍防線,民兵隨後取出大量汽油,佯裝要縱火焚燒教化會館。國府軍見情勢不妙,約三百名士兵攜家帶眷走出館外,繳械投降。最終,民兵成功奪取教化會館及館內武器,並將其作為日後重要據點。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iopi9uauoc081020ay8vws/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