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老娘開新房

移?老娘開新房

南洋台灣姊妹會

「外籍新娘」搖身變成「新住民」,多元文化平權看起來理所當然,可是,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新住民人權也不是從天而降。

你知道台灣現今新住民、新二代的豐富資源如何而來嗎?背後代表著什麼呢?本節目《移?老娘開新房》由南洋台灣姊妹會老娘主持,分享姊妹會成立二十多年以來的經歷,並邀請來賓一起輕鬆暢談,深入淺出婚姻移民大小事,希望和新一代的新住民、二代,以及所有關心移民的朋友們,共同認識過去、迎向未來!

🏠收聽平台👉🏼Apple|Spotify|KKBOX|Google|SoundOn
🎙收聽&🎬收看連結👉🏼 https://linktr.ee/tasat.taipei

🏠本節目為南洋台灣姊妹會老娘們自製播出!
「南洋台灣姊妹會」是台灣第一個由婚姻移民女性們自主成立的全國性組織,2003年成立至今,以新住民姊妹為主體,培力姊妹們投入爭取、倡議移民人權的工作;並透過戲劇、音樂創作與多元文化講師等方式,致力於促進社會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與接納,以及實踐多元文化公民的精神。

🏠本節目音樂收錄於南洋台灣姊妹會《我並不想流浪》姊妹發聲音樂專輯,歡迎到 MOOV/Spotify/KKBOX/MyMusic/Omusic/INDIEVOX 音樂平台聆聽全專輯🙋🏻‍♀️

🌳更多南洋台灣姊妹會資訊,歡迎到以下平台追蹤訂閱我們
👉🏼FB:https://www.facebook.com/tasat2003
👉🏼IG:https://www.instagram.com/tasat.taipei/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suntasat

🌱喜歡我們的節目,邀請你捐款支持《南洋台灣姊妹會》,讓我們能製播更多集數❤️
帳戶: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南洋台灣姊妹會
銀行:華南商業銀行 雙和分行
帳號:172-10-001792-4
(匯款後請來信 📮 tasat.taipei@gmail.com 聯繫捐款收據相關事宜)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所有集數

SE4/EP8  新二代如何成為移民/工的社工

SE4/EP8 新二代如何成為移民/工的社工

🄴 移?老娘開新房

首播搶先看👉🏼 https://youtu.be/vBS-FyNiE8w當你是「新二代」,又選擇成為移民/工的社工,會是一段什麼樣的人生旅程?本集節目邀請了兩位活潑的新二代——媽媽來自菲律賓,現任移工庇護中心社工黃靖媚 ,另一位則是印尼二代,曾任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社工的謝沛育!她們不只是站在協助移民/工的第一線,更是在自己的生命經驗裡,找到了一條助人之路。兩位二代有什麼特別的優勢與挑戰?進入現場後,對移民/工處境有了哪些不同的理解? 沛育談起小時候的記憶: 「爸爸媽媽都很辛苦在工作,我那時候很希望有社工能把資源帶進來給我們......」。當沛育要考社工系時,她跟媽媽說了一句話——👉 究竟是什麼?吼~小編不爆雷靖媚也笑著分享自己小時候的回憶,媽媽以前開雜貨店,許多移工會跟媽媽賒賬,當時她不懂為什麼,問媽媽後,媽媽只淡淡地說了一句——👉 這句話她記到現在,到底是什麼呢?嘿嘿,想要知道大家講了什麼?趕緊點擊收聽今天的節目吧!————————————————————😍覺得我們好棒棒?歡迎鼓勵我們:https://neti.cc/rwV63Pk👉🏼Youtube:https://reurl.cc/ornVOD❤️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按讚、追蹤、訂閱我們的 FB|IG|Youtube,並把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們,聽見姊妹的心聲❤️**幕後人員音檔剪輯師:梁麗群影片剪輯師:李孝濂影片錄製:林麗雲錄音師:梁麗群監製:陳雪慧、周慧盈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5izf3e02lz01wmhodxgct9/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E4/EP7  移民姊妹撐起台灣農村半邊天

SE4/EP7 移民姊妹撐起台灣農村半邊天

🄴 移?老娘開新房

#Podcast團隊首度出外景啦說到高雄美濃,你可能會馬上聯想到「野蓮」這道脆爽的蔬菜代表。但你知道嗎?現在在田裡彎著腰、蹚著水種植野蓮的往往不是大家以為的「本地農夫」,而是移民姊妹。本集節目邀請到了美濃愛鄉協進會現任的協會總幹事邱靜慧,以及來台灣25年,來自越南的王美春。聊到農村的變化與務農現場 ,長年陪伴移民姊妹的邱靜慧是這麼說的:「農村的人一直往外流,像美濃的農業還很蓬勃,要靠誰填補空缺呢?我覺得移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也看到農村裡面的照顧系統,完全就是姊妹在承擔這個角色。」兩位也在節目中,帶大家回到社會對「外籍新娘」充滿污名與誤解的年代,聊聊當年為什麼會成立識字班、為什麼是從美濃開始,又是什麼力量,讓這群被社會邊緣的女性,開始學習中文、發聲以及組織起來?趕緊點擊收聽農村老娘的故事!————————————————————😍覺得我們好棒棒?歡迎鼓勵我們:https://neti.cc/rwV63Pk👉🏼Youtube:https://reurl.cc/ornVOD❤️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按讚、追蹤、訂閱我們的 FB|IG|Youtube,並把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們,聽見姊妹的心聲❤️**幕後人員音檔剪輯師:梁麗群影片剪輯師:李孝濂影片錄製:陳雪慧錄音師:周慧盈監製:陳雪慧、周慧盈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5izf3e02lz01wmhodxgct9/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E4/EP6  老娘為何很「愛演」?劇團帶給移民姊妹的力量

SE4/EP6 老娘為何很「愛演」?劇團帶給移民姊妹的力量

🄴 移?老娘開新房

南洋姊妹劇團重磅回歸惹!!!!!(小編偷偷預告:我們即將在9月有大型演出, #新戲新議題 敬請期待!)你聽過「民眾劇場」嗎?你知道劇場也能推動政策的改變嗎?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差事劇團創辦人鍾喬老師、以及來自越南、曾參與南洋姊妹劇團的洪金枝,一起聊聊那些年在劇團一起哭一起笑、站上舞台說出故事的日子。鍾喬在分享投入劇場時常警惕自己的話:「那些受苦的人把故事告訴我們,我們帶著某種精神在做文化工作的,並不是為了個人,我們也要去記得我們跟誰工作,我們是向他們學習的」。而曾在舞台上演出的金枝也說:「其實演員可以當觀眾;觀眾是可以當演員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趕緊點擊收聽,感受老娘們在舞台上的力量!————————————————————😍覺得我們好棒棒?歡迎鼓勵我們:https://neti.cc/rwV63Pk👉🏼Youtube:https://reurl.cc/ornVOD❤️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按讚、追蹤、訂閱我們的 FB|IG|Youtube,並把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們,聽見姊妹的心聲❤️**幕後人員音檔剪輯師:梁麗群影片剪輯師:李孝濂影片錄製:林麗雲錄音師:梁麗群監製:陳雪慧、周慧盈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5izf3e02lz01wmhodxgct9/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E4/EP5  新住民、原住民,心心相印!

SE4/EP5 新住民、原住民,心心相印!

🄴 移?老娘開新房

大家常說,台灣有「五大族群」,你們知道是哪五大嗎?🤔第一大的原住民族群,以及現在被歸類為「第五大」的族群——新住民,兩者「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但實際上,他們共享著許多相似的生命經驗與感受。本集節目邀請兩位特別的房客來開房間:🎤 洪簡廷卉|卑南族與閩南二代,從事組織原住民青年參與部落議題和公共事務多年🎤 劉千萍|台越二代,移民青年倡議陣線理事長千萍在高中時,曾被一場講座深深觸動:「當時的社團老師邀請到了一位原住民講者,他分享了自己的身份認同來源,他媽媽是原住民,這個身份認同的探索故事對17歲的我而言,是非常震撼的事,因為我第一次聽到有個人在談論自己是誰時,是跟母親這麼接近的......讓我開始思考媽媽的文化,媽媽跟我的關係......」廷卉也分享,雖然自己從小和母親的家族較為親近,但她也曾經歷過許多來自外界的質疑與期待:「我很常被質疑說為什麼我不會說族語、身份證上為什麼不是用族名等......」趕緊點擊收聽,從她們的故事,看見自己的生命歷程。————————————————————😍覺得我們好棒棒?歡迎鼓勵我們:https://neti.cc/rwV63Pk👉🏼Youtube:https://reurl.cc/ornVOD❤️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按讚、追蹤、訂閱我們的 FB|IG|Youtube,並把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們,聽見姊妹的心聲❤️**幕後人員音檔剪輯師:梁麗群影片剪輯師:李孝濂影片錄製:陳雪慧錄音師:周慧盈監製:陳雪慧、周慧盈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5izf3e02lz01wmhodxgct9/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E4/EP4 長照霧煞煞系列(九)被長照政策漏接的新移民與二代

SE4/EP4 長照霧煞煞系列(九)被長照政策漏接的新移民與二代

🄴 移?老娘開新房

很多人以為來自中國的新住民在語言溝通上應該沒什麼問題,但你知道嗎?即使是中文,來自不同地區的用詞、醫療照護文化都大不相同!本集節目邀請了來自中國貴州的姊妹楊夢迪,以及她的女兒——移民青年倡議陣線常務理事李依靜,一起談談她們照顧家人的親身經歷。夢迪的先生突然昏倒緊急送醫,「依靜打了越洋電話給我,當下只知道惶恐、緊張,當我回到台灣看到先生的狀況後,才知道那是煎熬的開始」,像是在做醫療決策時——什麼是放棄急救,要不要簽同意書、怎麼跟親戚溝通不同的選擇……這些都不是「會中文」就能簡單解決的問題......而依靜作為新二代,也成為了媽媽照顧路上的「翻譯者」、親戚與醫院間的溝通橋樑,甚至是唯一的支撐。「雖然媽媽看得懂中文,但因為醫療術語不是那麼直觀,當下沒有辦法那麼立即吸收(資訊)......變成很多東西都需要回家查資料,慢慢閱讀......」趕緊點擊收聽,從夢迪與依靜的視角,看見我們的制度還漏掉了誰。————————————————————😍覺得我們好棒棒?歡迎鼓勵我們:https://neti.cc/rwV63Pk👉🏼Youtube:https://reurl.cc/ornVOD❤️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按讚、追蹤、訂閱我們的 FB|IG|Youtube,並把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們,聽見姊妹的心聲❤️**幕後人員音檔剪輯師:梁麗群影片剪輯師:李孝濂影片錄製:陳雪慧錄音師:周慧盈監製:陳雪慧、周慧盈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85izf3e02lz01wmhodxgct9/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