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友衛道讀書會

鸞友衛道讀書會

無極證道院武廟明正堂

無極證道院
武廟明正堂
鸞友雜誌社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所有集數

衛道讀書會《天道奧義》— 第廿四章

衛道讀書會《天道奧義》— 第廿四章

🄴 鸞友衛道讀書會

鸞友衛道讀書會《天道奧義》第二十四章 總論御林軍護駕主帥岳武穆王 降律詩:頻吹臘鼓寫鸞箋,奧義道書不了緣,愁世貪眠酣未醒,惱人趨勢夢中牽,豪吟豈讓黃山谷,情意何輸白樂天,險惡凡心悲此日,鐘聲磬韻化三千。天母至尊無極老母 降律詩:真如一炁化三清,寶殿莊嚴頂上鳴,八卦道衣明日月,五輪法掌勝神兵,呼風喚雨乾坤動,伏虎降龍宇宙驚,奧義經年終著就,付諸剞劂耀鯤瀛。無極老母曰:近世科學發達,注重唯物,更忽視宇宙變化之理,而只研究物理上的智識,沒有高遠的道德思想,所以社會上的風氣日見敗壞,戰爭愈來愈多,也愈殘酷,娘為不忍蒼生齊罹浩劫,故不辭雲路之辛苦,下凡扶筆著作「天道奧義」天書一部,期喚醒世人同修天道,齊履善路,以挽救此一大危機也。修天道確是一條光明大道,既無禁忌,又無避諱,一切公開研究,確實對於社會有供獻,無其他弊端,因所信仰是最高的「道」,所希求者同為人生的真理。修天道者必須心神專一,不為物所動搖,達精誠的境界,自有奇蹟的出現。何以心神專一而能發生奇蹟?因心一則「神凝」,神凝則何求之不得乎。神凝即「至誠」,至誠「如神」也,蓋天人距離甚近,其交通在「至誠」。啟信為修道第一件大事,信仰是一種力量,藉著這種力量才能打通天人的道路。「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人之生死繫於機,所以必須掌握機先,如能掌握「機」,則生死變化,一切在掌握之中。機是什麼?機是「玄牝」,也是「眾妙之門」。玄牝是什麼?蓋玄牝稱曰「谷神」,以玄牝代表「道」也。宇宙有不生不滅之處,修道即追求這個大好去處,達到此處,才能解脫生、老、病、死,以及各種煩惱。修道對於人有兩大目的:一、脫離生活上的一切煩惱,二、達到不生不滅的境界。「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是「中庸」開宗明義第一段,已經將修道之「天、性、道、教」四者提出來。天─天是自然,天是神,天命者天所賜也,後來也講命,其意亦有天之意,故天命可作一事看,亦可分開。性─是由天所賜的,即由自然而來的,人由父母而生,但此一點性靈非父母所賜,乃係由天所賜的。道─性本善,率其性即曰道,道有本體與方法兩種說法,先天道為本體論,後天道為方法論。教─修道之謂教,將道加以修持,即曰教。易經云:「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使人民容易暸解修道之理,乃以神設教。以上為本書之總論,並作本書之跋,凡修天道者若能讀而研之,研而味之,味而修之,則獲益無窮也。(全書完)

衛道讀書會《天道奧義》— 第廿三章

衛道讀書會《天道奧義》— 第廿三章

🄴 鸞友衛道讀書會

鸞友衛道讀書會《天道奧義》第二十三章 天道之七善道御林軍護駕主帥岳武穆王 降律詩:身隨老母到台中,色相真如悟本空,大道陰陽成兩氣,修心日夜啟三蒙,因皆夙世遺今世,果出前功證後功,禍福無門均自召,闡揚奧義挽頹風。天母至尊無極老母 降律詩:雲車飛輦出仙關,武穆神威伴聖顏,飄渺清風身上拂,蒼菁至樹手中攀,文章滿腹沖牛斗,道氣明心濟世寰,無極天書開奧義,群黎有幸沐榮頒。無極老母曰:天道有七善道,凡修天道者應遵循而修之,則道果可成。七善道者:「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茲將天道之「七善道」闡明如下:一、居善地─住在一個地區,就應將這個地區感化好。天道以化民為首,我住在甚麼地方,就應將這個地區感化好。如何的感化?自然以佈道為要務,凡是修道者都當負起佈道的責任,能佈道才能化民,為善有多端,寒者衣之,饑者食之,自是功德,這個功德雖大,但真正大的功德是挽救人的生命。怎麼才能救人的生命?惟有佈道,勸人修道,道是生命的源泉,生命的源泉就是道,使一個人得道,這是最上的佈施。道不是很神秘的,道在生活中,生活即是道,勸一個人改善他的生活,就是修道。修道者不可以自修滿足,如自己得道,更當感化別人,兼善天下,乃是修道的最高目的。二、心善淵─心如大海,清澄照物,萬流所歸。淵者,海也,以海喻性。為什麼以海喻心或性呢?因心性有如大海一樣,不僅明可照物,亦可載物。心性是什麼東西?不是虛無飄渺的,如本無其物則不能有何作用,心是宇宙變化的樞機,這個樞機無限大,又無限長,祂是一個充滿宇宙且不可思議的東西,所以以海喻之,言其廣大深湛也,心必須如淵,才能發揮心的功能。(一)沉潛:不浮躁,則可以肆應眾感,千變萬化。(二)靈明:不渾濁,則可以燭照幽冥,纖塵畢現。(三)下流:不偏狹,則可以弘百川,廣為收納。養心的功夫在「誠」,誠者純一不二也, 純一即「見素抱樸」,亦即「明心見性」,誠字的意義非常深奧,孔子云:「至誠如神」,又云:「誠者,非自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三、與善仁─救濟當出之仁愛,發大惻隱之心。幫助別人也當以仁愛為要,並不存其他意思,許多人幫助別人,存有不正當的企圖,這是不對的,仁愛也不是隨便可施的,不當用愛的,也不可愛。上利於天,中利於鬼,下利於人,謂之天德,天德則愛之。上不利於天,中不利於鬼,下不利於人,謂之天賊,天賊則不愛之。四、言善信─說話要有信,民無信不利。人必須有信,人類之相處,其結合之條件在信。信好似一種契約,買賣之成立在有契約,信者約也,約必兌現,不能兌現則買賣不能成立。治國者尤貴信,言而有信則立,言而無信則亡,一人當立信,一國更當立信,信者第二生命也。五、正善治─正者政也,行政必須做到最好的地步。執政者不一定能正善治,許多暴政,歷史上記載也很多,昔時軒轅黃帝一生經五十二次大戰而後安定天下,黃帝且戰且學道,修道者不一定要遯入深山古剎,隨時隨地都可進修,為政者當善為治之以安天下,此乃修天道救世之本旨。六、事善能─做事要努力,再接再厲。善能者,善其所能,即自強不息也。修道的自強不息,是竭精殫慮,較之一般人更為努力,蓋修道應清心寡慾,專一於一件事的。每人都應求之於己,而不求之於人,任何人都不靠,惟有自己的努力才能創造出來新的事業,其所以事善能者,因其對於人生有認識、有修養,此修道之可貴也。七、動善時─及時而動,即不可過,亦不可不及。人須要動,但不可妄動,當乘時而動。宇宙為一動體,生命者動能也,人生自然也在動中,善動者成功,不善動者失敗,善動與不善動,其區別在「時間」,凡是捉住時間的大半可成功,時間決定一切,許多問題或成或敗,自有時間來裁決,由此可知善時之重要也。例如種田,善時而耕,適時而種,必可收穫,若不乘時而動,則終無穫可收也,所以修道者,眾人所不願做的,我獨自去做,才能進於道。又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是偉大的修道精神,修道應苦修,苦修則可少私寡慾,藉苦修以淨化,始能致良知。良能之發揮在壓制及刺激,越受苦,良能才能光大,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苦不是憂患,而是神對於人的考驗,凡能擔當重任者均出身貧困,此乃上帝對於人的恩惠,從艱苦中站起來的都有大成就,並進於道矣。本文出處《天道奧義》- 無極皇母大天尊執筆飛鸞著作#無極證道院 #武廟明正堂 #鸞友雜誌社#天母至尊 #無極老母 #無極皇母大天尊#衛道讀書會 #天道奧義 #善知識#有聲書 #無極天書 #人間至寶

衛道讀書會《天道奧義》— 第廿二章

衛道讀書會《天道奧義》— 第廿二章

🄴 鸞友衛道讀書會

鸞友衛道讀書會《天道奧義》第二十二章 天道有五德御林軍護駕主帥岳武穆王 降律詩:雲車駕起貫凌雲,愛國精忠蓋世勳,統轄貔貅誇一代,驅除邪惡掃千軍,破金壯志威風在,扶宋輸誠戰日昏,隨聖登堂懷往昔,揮鸞聊表賦詩文。天母至尊無極老母 降律詩:著書寒夜露凝霜,接踵飛鸞樂未央,昨日蒼天烹玉液,今宵紫府煉瓊漿,願將一滴乾坤洒,祈望千秋日月長,奧義篇篇資濟世,慈暉永沐耀台疆。無極老母曰:修道就是修德,這是一個基本思想,而「德」是什麼呢?從祂的內涵說,可分為:「明德、公德、下德」三種,從祂的外沿說,則分為五種,道德經云:「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由身而修及天下,則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此乃修天道之真髓也。茲將修天道之五德,分別闡述如下:一、德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德一定要從身體上修養,這個德乃是真實的,修之於身,並不是「煉丹」之謂也,是「無為」之謂也。無為而無不為也。唱道正言:「上士學道,修之於身;中士學道,索之於言;下士學道,求之於術」。學者多,而成者少,蓋以道在邇,而求諸遠也,是故,孔子云:「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不可須臾離者生活也,離開生活,便無真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必須遵德而行也。二、德餘「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道者非獨善其身也,應再擴大之,由身推及一家,由我自己推及一家,其德乃有餘,餘者充餘也,有所餘,蓋不盡也,將德擴大至一家、數十戶、或數百戶。沾德之恩澤,與一身之德不同,一身之德好似一個點,擴至一家則是增大一個面,這個德比一身之德大了若干倍,所以稱餘。德是開拓的,僅僅一身修德,其光甚小,不足以達於大道。道是無所不在的,德亦應普及,此乃上德也。三、德長「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一鄉較一家為廣,其德乃長久。餘之本意,只是略有所多耳。長之字義,則是有久遠不滅的意思。修德而成道果,有下列等級之差:「修三百公德者可成人仙,修八百公德者可成地仙,修一千二百公德者可成天仙」。總之,修德愈多則昇化愈高,此乃不移之理。故云「德感天地」者也。四、德豐「修之於國,其德乃豐」。豐是豐滿之意,一國人民之眾,疆土之廣,如能施以恩澤,則德豐矣。治國平天下在立德,應以修德為出發點,則其境界極高,所以修道之目的在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修德是為民服務,服務愈大,則所修之德亦愈大。五、德普「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普者,普遍也,則浩然之氣充塞於宇宙之間,娘希望從政的人都以修德為本,不必以功名富貴為目的,功名是暫時的,轉眼過去,如同一場黃粱之夢。「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德即道,修德即修道。道不滅,德亦不滅,故修德者實為「生命的擴展」,德愈高,其生命亦愈大,生命是不朽的,修德則生命擴展,所謂長生久視之道者,其淵源於德也,普及天下,即「渡盡眾生」之意也。老子云:「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這幾句話是補充上述的話,可見老子修德的積極,要自我的實踐,實地去做,由身以至家、國、天下,都是要實踐其德,修道的基本精神在救世,主要在修德。本文出處《天道奧義》- 無極皇母大天尊執筆飛鸞著作#無極證道院 #武廟明正堂 #鸞友雜誌社#天母至尊 #無極老母 #無極皇母大天尊#衛道讀書會 #天道奧義 #善知識#有聲書 #無極天書 #人間至寶

衛道讀書會《天道奧義》— 第廿一章

衛道讀書會《天道奧義》— 第廿一章

🄴 鸞友衛道讀書會

鸞友衛道讀書會《天道奧義》第二十一章 生前與死後的關係御林軍護駕主帥岳武穆王 降律詩:春夏秋冬又一年,輸誠護駕任雙肩,著書勸世心猶壯,說法度人志益堅,紫氣騰騰環玉闕,文光朗朗耀南天,若能了悟修真理,奧義深研氣浩然。天母至尊無極老母 降律詩:著書不倦到三更,奧義文章勸眾生,身外錢財都是假,心中善性即真誠,願期了悟修天道,一旦開明覺世情,體念娘親思子苦,門閭倚望淚盈盈。無極老母曰:人生數十寒暑,轉眼過去,世人當怎樣的渡過這一段數十年的生活呢?在人死後,離開這個世界,人的生命是否終了呢?娘今堅決的指示:「生命不死」,肉體雖死,而生命可昇天,永遠不死的。軒轅黃帝說:「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谷神者,即人的生命,生命也名之曰「玄牝」,牝是天地的根源,一切萬有都是從谷神產生的,谷神好似生命的本體,一切生命都是從祂那裡來的,源泉滾滾的流動,永遠不息。黃帝修天道一百餘年而得道,故知「生命永遠不死」的道理。所以說,人之肉體雖已敗壞,生命並未滅亡,祂是永遠與天地並存的,可惜世人不知道生命的尊貴,也不了悟修天道可以「超生了死」。很多人在摧殘他自己的生命,把自己送入地獄中,這是由於罪惡造成的,也是魔鬼的力量。修道者當與魔鬼戰爭,不能使魔鬼在心理立足,更不能讓魔鬼放縱恣肆。不過這場戰爭也不簡單,修道者自己的力量能否戰勝魔鬼,須要憑其恆心與毅志了。修道為求超生了死,故必須了悟「生前與死後的關係」,娘特闡述人之生前與死後關係如何?以開悟諸迷子。一、生前好貪者,死後必受貪火的燒煉:生前多有貪心,貪之起,由於內心火之燃燒,凡是火盛的都有貪心,所以生前犯貪者,死後必受火的燒煉,此火即生前的貪火也。二、生前好怒者,死後必遭暴力之壓力:怒者氣盛,自不免凌人,所以死後將遭暴力之壓力,此種暴力就是魔鬼。所謂魔鬼者,實為其生前「怒」的反應。是故世人必須戒「嗔」,蓋嗔之結果,是魔鬼的糾纏。三、生前好淫者,死後必受女鬼的侵擾:姦他人之女者為淫,其結果死後多病,受女鬼的侵擾,再來世時,將為鰥夫。四、生前好爭者,死後必被惡鬼所鬥爭:好與人爭奪者,死後必被惡鬼所鬥爭,這就是必然的反應,有感自然有應,如同回音,絲毫不爽,生前的所為,死後親受,這是感應的道理也。五、生前好財者,死後成餓鬼:生前好財,視財如命者,死後必成為餓鬼,饑寒交迫,永遠沉淪在貧困艱苦的途中。六、生前好私者,死後都要補償出來:凡是好自私的,許多事不公平,死後遭審判,將許多自私都要補償出來,並且還要加倍的賠償。七、生前好妄者,死後遭割舌頭之苦:說謊話為妄,說謊話即是騙人,騙人者死後割舌頭,因為罪起於舌頭,當然受到處罰。八、生前好迷者,死後墜入迷魂河:凡是生前迷迷糊糊的,不明事理,不知是非,死後將墜入迷魂河裡,永遠不清醒。世人須知死後的問題與生前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在生前必須保持下列三種態度,庶免死後多受苦楚也。一、為人必須清明─清明者,清醒明白也,不渾渾噩噩的生活著,對於人生有很深刻的認識,不為名利所混淆,不為物慾所困惑。二、為人必須和平─遇事不可爭持,對人要謙恭,在世一日,要和平一日,以養成慈祥之心地。三、為人必須快樂─人生短暫,不可多悲愁,一有悲愁,便有鬱結,則淪為魔道。娘所說的快樂不是徵逐於聲色,而是一種自然陶冶心情的快樂。果能生前清明、和平、快樂,則死後可免除許多苦惱,這是非常重要的,希世人應多注意,為了死後舖平一條大道,在生前一定要多立功德,今日的功德就是為來日的準備。準備的好,自然多享幸福。其功德分為下列四種:一、供品大,功德小─某人捐獻雖多,而別有用意,其心不誠,凡是不誠者功德小也。二、供品小,功德大─某人甚貧,奉獻一文錢,已傾其所有,所以功德最大也。三、供品小,功德小─某人本不願立功德,而勉強捐獻,供品小,自然功德亦小也。四、供品大,功德大─某人願意奉獻,心亦誠懇,供品大,功德自然亦大也。然則奉獻要看自己的力量,不必勉強,主要在心誠,不誠無物,所謂「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善與不善是兩條道路,世人當選擇一條路行走,不可再敷衍,人生不過數十寒暑,不知何時離開這個世界?如果不早作準備,一旦劫數到來,悔之晚矣。本文出處《天道奧義》- 無極皇母大天尊執筆飛鸞著作#無極證道院 #武廟明正堂 #鸞友雜誌社#天母至尊 #無極老母 #無極皇母大天尊#衛道讀書會 #天道奧義 #善知識#有聲書 #無極天書 #人間至寶

衛道讀書會《天道奧義》— 第二十章

衛道讀書會《天道奧義》— 第二十章

🄴 鸞友衛道讀書會

鸞友衛道讀書會《天道奧義》第二十章 感應與鍊心御林軍護駕主帥岳武穆王 降律詩:葭管飛灰歲欲殘,梅梢傲雪序臨寒,風聲急急無辭苦,雲路迢迢不畏難,但願蒼生齊向善,為期黎庶得平安,鸞門此夜揮桃筆,萬丈文光耀聖壇。天母至尊無極老母 降律詩:天道完成二十章,闡明奧義耀文光,人間應有勤修者,世上那無學善方,四大部洲沾德澤,三千世界沐恩長,從茲普化痴兒女,印贈造功感玉皇。無極老母曰:人與物的感應,人與人的感應,人與天的感應,究竟道理在甚麼地方?原因是人與物為同體,天與人也是同體,宇宙萬象都是同體,同體是一個,既然俱是一個本體,所以隨感隨通。同體之體是什麼呢?這個宇宙的本體便是「道」。一切由道生之,道先天地生,沒有天地之先已有道,道是宇宙萬有的母體,所以人人須要「修道」,娘今所著作之「天道奧義」便是道的真髓,修天道者最重要的問題是「鍊心」,如能把心鍊好,即可入道。如何鍊心?心猿意馬最不容易控制,要想控制「猿」與「馬」,必須用繩子將猿與馬之頸部套住,套住心猿意馬的繩子,就是要遵守「戒律」,不可逾越,並要時時刻刻的與道接近,念天道十六字真詮:「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使你的精神永遠聚在一起而不分散,一切惡魔自然不能侵入,自可還你本來的面目。本來的「面目」是什麼?就是獨立自主的「真我」。人所以犯罪,是真我被魔鬼所控制,所以修道最大的功夫是驅逐魔鬼,把道心光大起來。感應彷彿是一種磁電,無論多遠都可瞬即反應,所以謂之「靈感」也。善感有善應,惡感有惡應,絲毫不爽,要想避免不好的感應,應快覓一歸宿,不要讓魔鬼進入心裡。「歸宿」者,歸依大道,進修天道之謂也。人類有許多毛病,譬如:「眼」看鮮艷的顏色,「耳」聽快樂的聲音,「口」吃好的滋味,這都是「私慾」,由這些私慾都可演成許多的罪惡,因為這些罪惡慢慢的把生命包圍住,以致拖入到深淵裡,永遠不能再見天日。什麼叫「深淵」?深淵就是滅亡的陷坑,也就是地獄,當然要受痛苦,將永遠不能再重生了。此皆沒有好的「感應」與沒有「鍊心」所以然也。靈感之「靈」是一種「光」,是一種看不見的光,有光則明,無光則暗。大學書上說:「明明德」,又云:「克明峻德」。中庸書上也講:「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明就是靈,有靈而後才能明。「道」是一大靈,其靈不時都有光明,人若能勤修天道,就可得到「道之靈性」、「靈之光明」也。靈能燭照幽暗,辨別善惡,啟發智慧,從危難中拯救世人的生命。靈是從「道」處來的,勤修天道就可得到靈的力量,但必須「鍊心」與「少私寡慾」,以清潔自己的心靈,更當修至有所感應,使自己的靈光煥發,而後自能得到道的「靈感」。然則修至「道的靈感」不是易事,非每人均可得到道之靈,一定要有「至誠的修養,堅定的信心」,靈才能降臨,降「靈」之時,也就是「天人感應」之時,不是隨時均可通靈,「通靈」一定在寂靜之時,萬念皆空,一片寂靜,而後靈光彷彿是一顆星現在眼前,光明四射,無論想什麼,都會隨感隨應的。凡勤鍊娘之心傳─「金指妙法」者,若有恆心與毅志,浸淫一久,自能得到「道之靈光」也,此皆要由「感應與鍊心」之功夫致力也。本文出處《天道奧義》- 無極皇母大天尊執筆飛鸞著作#無極證道院 #武廟明正堂 #鸞友雜誌社#天母至尊 #無極老母 #無極皇母大天尊#衛道讀書會 #天道奧義 #善知識#有聲書 #無極天書 #人間至寶